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2625814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湘教版必修1)2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表现形式。2.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地貌类型的成因。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有_、_、搬运、_和固结成岩等。主要动力:流水、风力、冰川、波浪等。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_。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侵蚀作用:_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_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_内力抬升、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千沟万壑。沉积作用:a.大河中下游地区地壳下沉、泥沙沉积形成_和_;b.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_,埋没村舍、道路

2、、牧场,带来流沙危害。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有利影响:修建梯田,_等。不利影响:毁林开荒,_等。探究点一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探究材料】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北部,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一致,占地面积153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520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属水体景观中河流及地貌景观地质公园。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有河流地貌景观、沉积构造及古海陆交互线遗迹。河流地貌景观主要有河成高地、边滩、心滩、天然堤、决口扇、沉积层序剖面等;沉积构造主要有流水作用形成的波痕、流痕、水位痕,冲刷作用形成的冲坑、冲槽,风化作用形成的风成构造,生物作用形成的虫迹泥球,以及

3、其他作用形成的干裂、喷出等构造;区内分布着两条重要的古海陆交互线,一条形成于50006000年以前,一条形成于1855年以前。河流侵蚀容易形成沟谷地形,其形态呈_。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是_。在黄河流域内,侵蚀作用最强的位置是_地区,其突出地形特点是_。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_,原因是_。世界长河尼罗河对埃及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尼罗河下游的渔业和农业生产都受到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出现后退。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规律总结】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

4、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作用因素作用过程对地貌的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坡面流水使坡面地表破碎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沉积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逐渐沉积起来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山麓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岩荒漠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堆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形

5、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外力作用的规律沉积规律随着流速或风速的降低,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如下图: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发生,它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B;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考例探究1】读“地貌景观图”,回答题。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

6、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探究点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探究材料】XX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一场因国际旅游岛概念而催生的饕餮盛宴,正在引发海南第二次房地产投资开发热潮,逾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海南“跑马圈地”。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海南“跑马圈地”将给地表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人类活动也能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因而也属于地质作用,这种认识正确吗?下列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最合理的是A阿斯旺大

7、坝B都江堰水利工程c三门峡水库D洞庭湖围湖造田【规律总结】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未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人类对地表的改变,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有利影响:如缓坡修梯田、填海造陆、植树造林、兴修水库、退田还湖等。不利影响:如陡坡修梯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乱垦草原、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等。【考例探究2】下列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A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B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c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的形成D挪威峡湾海岸【巧学速记】景观示意图记忆常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常见的侵蚀地貌常见的堆积地貌【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

8、点总结我的反思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常考点,经常结合我国实际考查流水和风力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形态的特点和成因。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现为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人类应该做到趋利避害。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风化侵蚀沉积平坦横断山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角洲冲积平原沙丘填海造陆围湖造田等。探究点一“V”型黄河带来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变慢随着流域治理、水电站建设,黄河泥沙含量减少,中上游输送到入海口的泥沙减少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的泛滥减少,使携带到下游的泥沙减少,沿岸土壤肥力下降,营养成分减少造成鱼类食物不足,泥沙沉积作用减弱,再加上海水侵

9、蚀作用使三角洲出现后退。考例探究1Dc第题,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成,也属于内力作用。第题,峰林为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而成,以化学作用为主;“V”字形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探究点二耕地减少,海岸带生态系统破坏,植被和湿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加剧等。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地质作用必须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因而人类活动不属于地质作用。B考例探究2B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侵蚀形成的,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挪威的峡湾是冰川侵蚀而成的。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