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609956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资料-中考物理复习探究型实验-苏教版ppt(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品 中考物理复习 分册,制作:朱琨珂,第二课时 探究型实验,要点考点聚焦 课前热身 典型例题解析 方法小结 课时训练,实验题专题,要点考点聚焦,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 中考考点之一.,课前热身,1.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而采取控制变量法, 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它的电阻,然后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1)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_ (填写导线代号).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_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 (3)如选用A和D两根导线进行测试,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

2、电阻与_的关系.,表格,F,C、G,导体的横截面积,课前热身,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2-2-1所示.要利用这个装置验证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其方法是_ _.要验证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其方法是_.,图2-2-1,调整使玻璃,后面物体与像完全重合,测得物体与像到玻璃间的距离相等,A.求出每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 杆的平衡条件. B.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多做几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格内. C.记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D.把钩码挂在杠杆的支点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该同学漏掉的重要一步是_,若该步骤的序号

3、为E,则 正确的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依次是_,在实验过程中,每次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_.,典型例题解析,【例1】如图2-2-2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某同学的实验步骤是,图2-2-2,典型例题解析,(2)如图2-2-1所示是该同学实验情况,请根据图填写表格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 cm、每个钩码重1 N),填写下列表格. (3)实验结论:_.(文字叙述) _(数字表达式),【答案】(1)漏掉的步骤是: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合理的步骤是E、D、C、B、A;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因: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 出力臂的长短

4、.(2)略.(3)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F1l1=F1l2或.,【例2】在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时,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 实验,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 实验得出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典型例题解析,典型例题解析,(1)分析表中实验次数1与2(或2与3,或1与3)或4与5(或5与6,或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 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 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分析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对

5、于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2)1和4或2和5或3和6 ( 3)同一种类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 类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典型例题解析,【例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说出一种简易可行的判断透镜是否为凸透镜的方法_. (2)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有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还需要的器材是_ . (3)实验前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白纸上找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凸透镜到白纸的之间的距离,即为此凸透镜焦距的近似值. (4)实验时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_大致在_,目的是_. (5)实验

6、表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 _ 的实像;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 焦距之间时成_的实像.,答案,方法小结,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 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1.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测量范围,认清它的分度值.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课时训练,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98;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 加热,水的温度不变.若一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 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2-3(甲)所示,则图b一定是水在沸腾 前的情况,

7、图a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某时刻测量水温的温度计示 数如图2-2-3(乙)所示,该时刻水温是76.,图2-2-3,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 d和e点,如图2-2-4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图2-2-4 (1)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 像 的大小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课时训练,a,d,e,变大,变大,3.用压强计来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可以看到压强计两管 中的水银面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越深,可以观察到_.要验证在液体内 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则需要在_.,课时训练,液体内部有压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改变金属盒放置的方向,典型例题解析,返回,图2-2-3,典型例题解析,返回,【答案】(1)对准太阳光,能成像的就是凸透镜,(或靠近书 本上的字,能起放大镜作用的就是凸透镜) (2)光具座 (4)中心,同一高度,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 (5)倒立缩小,倒立放大.,课前热身,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