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591158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开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3:银川能源学院 13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部): 商学院 专业:能源经济设计(论文)题目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学生姓名班级1301班学号1310540037校内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学位硕士校外指导教师职称单位研究目的和意义:1、选题的背景:我国经济自2009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陷入持续下降的新常态。需求侧改革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对我国的经济拉动日趋乏力,而供给侧改革政策成为经济恢复原动力的主要手段。加之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很严重。截至2015年12月初,

2、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而2016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中央财经的第十二次会议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案,供给侧改革成为之间热议的话题,根本目的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之能源行业的产能过剩、能效低、对坏境的污染加剧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能源行业的的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能源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能源产能过剩阻碍经济的发展,(2)能源结构不合理加剧环境污

3、染,(3)高耗能的能源消费使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能源供给侧改革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降低能源系统成本,提高能源的创新水平,提高能源的系统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通过结构性改革调整,应该对2016年经济的增长有一个乐观的预期。本文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的发展路径研究,从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政策及改革的实质和方向,从能源的角度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及能源供给侧的改革路径,最后提出能源供给侧实现的路径的几点建议。本人才疏学浅,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希望对当下面临改革的能源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相关的国

4、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国外研究综述: 1、本文的作者基于美国“再全球化”战略和中国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研究,总结出美国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美国启动了加息进程,经济政策整体回归常态化,为其建立新供给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创造了重要条件。为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注:闫坤.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10期)国内研究综述:2、本文的作者张明志认为: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逐渐成为经济恢复动力源的主要手段。供给侧改革实施的重要基础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逻辑是包括制度、技术、机制三大层面。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应坚持厘清不合理根源、掌控恢复

5、性力度,利用发展中方向、注重产业间转换四大原则,并妥善处理好与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供给侧改革通过改革在制度、技术、机制三个层面实现突破,实现经济平稳换挡运行。(注:张志明.供给侧改革如何操控A.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9期)3、本文的作者岳立、杨帆认为:如何变革是新常态下能源行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导致经济转型困难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经济不合理和地区性产能过剩。作者认为中国推进能源供给侧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突破口有以下几点:(1)产能过剩现状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2)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的污染,(3)高耗能的能源消费模式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我国能源

6、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构建能源投资体系,化解产能过剩,(2)构建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3)构建节约性的能源消费模式,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最后提出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建议:(1)培育新型需求;(2)建设能源互联网,(3)创新能源体制机制,(4)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提高技术创新,(5)强化法律法规对能源行业的规范作用,(5)深化能源市场的监管力度。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我的论文课题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我国能源企业的路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注:岳立,杨帆.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研究探析A经济向题,2016年第19期) 4、本文作者认为:供

7、给侧改革既是为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战略方针。作者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拉动已无力拉动我国经济前行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不相匹配两方面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美国等外国尝试运用供给侧改革来摆脱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通过简政放权、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全球人力资本战略等的供给侧改革路径。(注:贾康,张斌.供给侧改革现实挑战、国际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A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4期) 5、本文作者提出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应遵循保障能源安全源、增强输配环节运营独立性、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构建以独

8、立运营机制为蓝本的我国能源供给侧法律运营总体方案。最后明确提出构建独立运营实体输配官网运营能力审查、独立运营、运营权限制度,以及运输官网所有权人的权利与义务等四项具体法律制度。这为我的课题加强法律法规对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规范作用提供了借鉴,对加强政府管制和市场运行相结合的能源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注:郑佳宁,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 100088)6、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成为去产能的重点,可以看出煤炭行业改革急需改革。本文的作者郑锐锋提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由于需求约束或者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实际增长率下滑,作者提出解决当下这种情形应该通过增加有效供给

9、和加快改革来提高经济增长率。作者认为增加有效供给的政策包括加速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改革三类,并提出供给侧改革下煤炭行业去产能的路径有:(1)控制煤炭的产能产量,(2)提升煤炭的质量,(3)基于煤炭全产业链推动整体协同发展。本文的研究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改革的方向。(注:郑锐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行业去产能的路径研究.A.煤炭经济研究 2016年第4期)。7、本文的作者李佐军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分为三类:针对主体的改革、针对要素的改革和针对结构的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八减八增:减少政府管制,增加市场活力;减少行政垄断,增加公平竞争

10、;减少税负负担,增加企业效益;减少政府机构,增加社会组织;减少货币超发,增加直接融资;减少政府投资,增加社会投资;减少资源消耗,增加智力资本;减少短期政策,增加长期法治。并且作者认为要通过创新改革理论、创新组织改革、创新改革规则、创新改革试点、创新改革方式等进行改革。(注:李佐军.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全面改革.A.上海证券报.2016年12月26日第A03版)8、本文的作者杨东伟在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工业未来的发展中从供给侧的概念、改革的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等方面分析供给侧改革,并提出需求侧和供给侧并不是两个对立的理论,中国经济政策也从没有完全依赖其中一个。要警惕片面供给侧改革。本文的关于供给侧

11、的理论分析具体内容的深刻解析使我对供给侧的改革有了更深更具体的理解。(注:杨东伟.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工业未来发展.中国工业评论.2016年第1期)9、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出现供大于求得不平衡现状。认为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制造业投资过大、产能过剩,劳动力供给不足、生产成本上升,体制机制僵化、产业政策决策失误等原因。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着手。(注:赵鹏.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流通经济2016年7月,第30卷第7期)10、本文

12、作者贾康、苏京春基于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速缓慢,供给侧改革成为改革的热词,本文作者从供给侧的理论出发联系实际系统论述供给侧改革。国内外文献为供给侧改革政策驱动下能源企业的发展路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但存在以下不行业足:(1)对供给侧结构改革多采用理论论证,都采用我国政策的官方术语阐述,缺乏自己的理解。(2)大多文献只是用文字阐述缺乏相关的表格和图片不能使人一目了然。(3)大多文献只是写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缺乏创新。本文在解读能源供给侧改革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下的情形总结出能源产业急需改革的原因、现状,最后提出当下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所实现的路径。本文采取图表相结合使人阅读一目了然。研究

13、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1.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3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4研究的重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供给侧的相关理论综述 2.1供给侧的概念 2.2改革的实质 第三章 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3.1产能过剩影响经济的发展 3.2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 3.3能耗水平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3.4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第四章 能源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4.1控制投资规模限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4.2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4.3利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4.4加强能源法律法规的完善,促进经济环境友好发展第五章 中国的能源供给侧改革实现路径5.1加强政府管制

14、和市场运行相结合5.2加强创新能源体制改革,推进能源市场建设5.3加强政府引导,推进能源企业技术创新5.4加强法律法规对能源行业的规范5.5提高节能减排效益,促进经济环境友好发展第六章 总结建议第七章 参考文献第八章 谢辞研究方法:研究文献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6年12月15日前,确定选题方向及框架;第二阶段:2016年12月,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综述;第三阶段:2016年1月,开始论文撰写;第四阶段:2017年3月4日前,提交论文初稿; 第五阶段:2017年4月,论文定稿;第六阶段:2017年5月-6月,毕业答辩。导师意见:校内指导教师签字:校外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学院(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字:年 月 日注:可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