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590938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工中的质施量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对策姓名 杨亚东 学号 专业班级 系 部 工程管理系指导教师 目 录摘要1 引言12 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背景 2.1 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目的 2.2 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意义 3 施工中常见问题的现状及危害 23.1 地基基础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2 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3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4 砌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4 应该采取的措施34.1 地基基础工程4.2 钢筋工程 4 4.3 混凝土工程4.4 砌筑工程5 总结9参考文献10 摘 要由于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设计,施工,建设,使用,监督,监理,管理等多个部门,而建筑工程一般又

2、是在露天环境中施工,所以质量事故的发生总与某种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和各级管理机构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关。诸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不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投标,从而造成无证设计,超标承包,违章施工等,必然产生工程质量事故。工程地质资料不足和勘测不准确,加上处理方案不当或质量不高等,造成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地基变形太大,很容易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选择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或构件制品质量不合格,也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构造不当,计算简图不准确,结构计算出现错误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严格按照图纸作业,不经设计单位允许,随意改变设计,造成结构存

3、在严重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质量低劣。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较差,施工管理水平不高或混乱,施工顺序出现错误。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荷载超过了设计规定值,或者地面堆载太大温度、湿度及特区的变化影响;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腐蚀。自然界的不可抗力,社会的战争,罢工等也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大量的举例分析, 从地基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几方面探讨土建施工中的有关现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施工工艺和对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确保施工的质量,对于一些新工艺应该加以利用 关键词 地基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

4、文前 言 近年来,建设工程项目增多,建设工程不断出现质量问题,质量如果不及格,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的表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在外界条件的诱发下,可能瞬间就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如上海发生的新建住宅楼整体倒塌事件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建设工程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是每个建筑行业从业者特别是管理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下我将从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质量问题处理程序,质量问题处理措施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背景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平稳的上升期,虽然受到

5、金融危机的影响,近期发展状况不是很理想,但这是基于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度过这段时期,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无限美好。随着房地产业的厚积薄发,建筑施工行业已经成为我们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全国各地的建筑行业如火如荼,繁荣当中必然会有一些危险的存在,因此,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成为国家对这个行业尤为关心的事情。如何解决施工中的质量是建筑施工行业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近几年来,从全国建筑工程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是施工质量造成的。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高素质的人才不足和操作工人未经正式培训就上岗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建筑工程新技术的应用和质量的提高。新技术、先进设备是可以引进的,但

6、是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及政府部门非常注重职业培训,并将其视作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筑工程是由多种材料、多种设备、多种产品、多种专业技术人员施工、高资投入的组合体。它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多种技术技能,才能产生最佳的建筑产品,但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仍时有发生我们因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好问题的根源。1.1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目的 现在我国建筑工程参建人员的技术素质还远远跟不上建筑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标准、规范 ,做到按

7、规范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对于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改正,争取生产出合格的产品。1.2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意义建筑工程是人类生存,生活,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设施。做好质量的控制工作,对项目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发挥不同角色的项目管理者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并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2 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现状以及危害2.1 地基基础中常见的质量问题1、地基基础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深基坑的支护不按要求进行支护、施工期间有相邻的建筑物或者是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物未定期的进行沉降测量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甚

8、至是重大经济损失。2、地基处理方法中的密实法不按规定进行而造成承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上层建筑的质量。2.2 钢筋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1、钢筋的绑扎不到位或者是绑完后发生钢筋位移。会减少工程的预期荷载承载力。2、在施工中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或者是材料原因随意更换钢筋型号从而造成柱梁板的承载力不足发生质量上的问题。3、在进行钢筋连接时不按要求进行。在柱中会造成柱子的受压减小,在梁板中会造成受弯减小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寿命。4、受力钢筋的弯钩和锚固长度不够。在柱中会造成柱子的受压减小,在梁板中会造成受弯减小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寿命。2.3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1、拆模后构件外形尺寸偏差过大、露筋

9、,不仅影响质量问题而且还影响质量外观。2、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蜂窝、麻面、孔洞和出现裂缝 ,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抹灰工程和质量外观。3、混凝土拆模后露筋,不仅影响质量问题而且还影响质量外观。2.4 砌筑工程中的施工工艺质量问题 砌筑工程中的施工工艺质量问题不按施工工艺或者是不按规范来进行砌筑而造成质量缺陷。3 应该采取的措施3.1 地 基 基 础 工 程3.1.1 深基坑不按要求进行支护的措施一、原因 无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挡墙会破坏 、支撑会压屈,坑底会产生坑底隆起或是管涌等。二、措施 支护结构的作用是在基坑挖土期间挡土、挡水,保证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能安全、顺利的进行并在基础施工期间不对临近的

10、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产生危害。设计结构应遵循安全第一经济第二的原则,在保证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省资源。选择基坑的支护需要考虑下述因素(1)基坑的平面尺寸、开挖深度和施工要求。(2)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地下水位条件。(3)邻近建筑物距离基坑的距离。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和埋深深度。(4)临近地下管线和其他设施情况,以及对基坑变形限制的要求。(5)现有材料、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可能性。(6)工期和造价的优化。3.1.2 工程应进行沉降观测而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的原因及措施一、原因 忽略了对工程应进行沉降观测的重要性或是不清楚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法,如果未进行及时的沉降观测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二、措

11、施 1、应在施工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沉降观测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2、观测水准点的布设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发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3个,已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进行定期高程观测,以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行。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水准点应布置在受震区域以外的地方以防受到震动的影响。离开公路、铁路 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m避免埋设在低洼积水处。水准点的埋设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m。 3.1.3 密实法出现的问题及技术要点 一、原因 为了施工速度或者是节约成本从而简化施工顺序或是对规范不够了解。二、措施

12、 碾压夯实法:对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碾压或夯实。此法影响深度约为200毫米,仅适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层夯实。 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填土地基的处理。 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 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 振动压实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力,以振实浅层松散土。振动压实效果取决于振动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动时间等因素。用此法处理以砂土

13、、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 强夯法:利用重量为840吨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强夯的地基承载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影响深度在10米以上。此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黄土、杂填土和含粉砂的粘性土等。施工时噪声与振动较大。 堆载预压法:在堆积荷载作用下,使饱和软土层排水固结,提高抗剪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砂井堆载预压法:在软土层中按一定距离打入管井,井中灌入透水性良好的砂,形成排水“砂井”,在堆载预压下,加速地基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此外,还有挤密砂桩法和振动水冲桩法等。 3.2 钢筋工程3.

14、2.1柱梁板钢筋的位移的措施一、原因 在施工中柱梁板钢筋未垫设塑料卡定位、马蹬筋放置错误、绑扎完毕后随意走动、浇注时钢筋受碰钢筋的间距未设置等引发了钢筋的位移。二、措施 1、在现浇板钢筋绑扎时,应根据设计的保护层厚度在底部赶紧的下面垫设适宜的塑料卡定位,定位卡的间距应根据赶紧的间距、直径等情况确定,一般应控制在60cm左右。2、对于现浇板上部扣筋及悬挑板上部受力筋,应在其下假设马镫马镫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筋制作,间距以控制在50cm左右,且不少于两道,以保证上部钢筋的的位置。3、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搭设马道,操作人员不得踩踏钢筋。4、在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在浇筑过程中以及在浇筑完成后应派专人进行检查对位移的钢筋即使的调整回位。5、在柱钢筋绑扎时,应首先控制好钢筋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