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540451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三一轮语文课件写作专题三:怎样恰当选材(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怎样恰当选材,一、从自我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个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思考自我,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如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再如天津卷的“我说90后”,与这类作文,再把司马迁、苏东坡搬上去就不管用了,学生务必去思考自我的东西。为此,学生在二轮备考时,应注意一个方向性的问题,那就是少准备名人材料,多准备自我的材料,也即写自己的生活。,但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学生的生活经历一是缺少丰富性,二是缺少差异性。如果笼统地讲“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结果文章往往难逃雷同的陷阱。比如前些年上海作文的话题是“忙”。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

2、想到高三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这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事实上当年也确有不少考生以此为素材,结果是了无新意,鲜有佳作。,那么真正的途径就是:写你独有的生活。有的学生反问:我们都是同龄人,经历大同小异,哪来独有的生活呢?我给他的回答是舍大同,取小异。,为了使这条建议更具操作性,我们可以为“写你独有的生活”这句话加一个注脚:回顾经历,区别他人。这八个字就是找出自己“小异”的方法。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地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应该回顾和翻捡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份生活。这份生活,正是你藉以取材的最佳土壤。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应该树立一种自觉意识: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我要力求

3、从那块最独特最肥沃的土壤中取材,我要拿最有价值的东西示人。 为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取材的沃土,不妨再铺设两块跳板。,(一)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去搜寻自己独有的经历 1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的经历。 有些同学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农村,或者由农村转学到城里,可能在农村生活过,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就是一份独特的素材。,这份素材有很大的独特性。 (1)农民的性格。他们身上既有朴实、单纯的一面,也有因学识和眼界而造成保守、愚昧的一面,在新的时代大潮里,农民该如何提升自身?,(2)农村的变化。一些家在农村却在外地打工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与农村本土百姓的思

4、想有着很大的差异,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事例,你是否见过因此而引发的矛盾?这会引发我们思考很多问题。,(3)在历史的背景下思考。与历朝历代农民悲苦生活相对照,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前中央对农村的扶持政策、惠农政策使农村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4)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思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城市与农村如何谐调发展,如何保住农村的优美环境不被污染。,(5)在自然与人文的角度来思考。在农村人与自然密切接触,农村的天空、小河、树林、田野能引发很多话题。 (6)农村的老屋。这是一个很有挖掘价值的意象,这是一个附载了很多情感的载体。比如200

5、9年山东卷的“见证”,就可以由老屋写起,它实在见证了太多的东西。,(7)农村的老槐树。很多的农村都有这样的树,这样的树下会有很多的故事,它也见证了很多的痛苦与欢乐。,2社会变革给家庭、亲友所造成的影响。 (1)父母下岗或离婚。 (2)父母经商的成功与失败。 (3)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4)父母为子女求人、走后门等。,(5)全家出去旅游的经历。 (6)表哥、堂兄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7)所在的城市或农村发生的事件,如征地、拆迁、失火、公园免费、城管与商贩的关系。,(8)自己是艺术生,在求艺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 (9)自己曾经上当受骗过。 总之,认真寻找自己生活中独特的、与众人有差异的一点,从

6、此点中找到写作的灵感。,(二)从爱好、专长的角度,去挖掘自己独有的体验 如果说艰难的生活经历毕竟是块苦涩的素材沃土,不可求也不愿“遇”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学生还有一块属于“暖记忆”的独特土壤,那就是个人的爱好或专长。,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迫于家长的安排,对于自己的爱好或专长,你都投入过大量的精力。这份生活,既是自己熟悉的,又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因为是他人所无,所以写出来就有新鲜感,就有可读性;,又因为谙熟此道,所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到的体验与心得。而这些,正是构成一篇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上海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叫“我的财富”。当年几万考生很多人写我的

7、财富是知识,是书籍,是青春等等。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只觉大同小异之作铺天盖地,似曾相识之感挥之难去,评卷成了一种苦刑。,有一名考生却独树一帜,写了他所收集的近千枚古币和近十年的集币经验。作者就是从自己独有的生活中取材,告人以未知,道人所不能道,使一篇应试之作获得了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自然就得了高分。,针对自己的特点,总能找到一些专门属于自己的“暖记忆”。 1喜欢体育的同学,可以把自己对各类体育明星的故事、经历等作为写作的资源,可以避开大家所熟知的姚明、刘翔等人,找一些大家不太熟悉但也略微知名的一些体育界人士,比如美国NBA的球员,意大利、英国各种联赛的球员等等,他们的

8、生活、经历、命运等等,是一笔巨大的写作素材。,2喜欢文学的同学,把看到的各种故事,化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看到的各种观点整合到自己的文章中。 3喜欢军事的同学,可以到自己所掌握的各种军事素材中找到写作的灵感,可以结合各种武器、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的故事等等来展开行文。,4喜欢生物的同学,可以从各种生物现象中去思考人世间的各种道理,思考人类的命运。 5喜欢收藏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藏品,藏品鉴别鉴赏所需要的知识等等来作为作文的素材。,6喜欢艺术的同学,可以结合所掌握的艺术家的身世遭遇、艺术风格等等来作为作文的素材。也可以结合自己所看到的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人物形象或者演员、导演的相关故事等做

9、为自己的素材。,所以,你不需要什么都知道,但是你需要有自己所独有的东西。对于语文而言,各门知识都是有用的,都可以用到写作中。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作一点深究,多了解相关的知识,让自己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那么在写作时,你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资源。,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求异思维。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准确审题的前提下,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才能不落俗套,展现自己新颖的构思和独具的风采。,(三)从酸甜苦辣等情感体验的角度 应该明确一点,当前中学生,写不好作文不是技巧不够,积累不足,而是“我”不在场。对策就是以生活画面的再现唤起记忆,找回

10、忽略的细节感,营造感性氛围,聚合情感,复苏写作的灵感,从而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要作者在情感表达、展示的过程中做到: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要求: 1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2喜怒哀乐,真情表露,写实事,讲实话,抒实情,明实理,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3展开联想、想像要合情合理,抒发感情要恰如其分。不要为了迎合阅卷老师而矫揉造作,夸大感情,更不能胡编滥造。,【例文1】 访 兰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

11、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

12、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住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我说:“这里的好!”“怎么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

13、有几个欣赏它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点评】 (1)“情”因事发,“感”因“物”生,发自“我”心,感于“我”胸,真切、感人。由淡淡地讲述访

14、兰到“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情感发生了突变,是因为父亲的话使“我”猛然认识了野兰的“不俗处”。,(2)话因“境”造,理自“情”生,语重心长,意味隽永。其实文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抒一点儿“真情”就罢,结尾借父亲的口道:“做人也不能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例文2】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萧 红 1911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

15、亲把房客的全套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着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不算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往下流着。,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诗篇,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

16、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白棉一样地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乐器似的振动着。,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点评】 真情的诉说,岂不让我们潸然泪下!理性地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么被打动呢?主要是文中有细节描写,这种细节描写是由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构成的。,比如: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文中有“我”,是“我”在向读者诉说,在发自内心地说。作者仿佛就站在读者面前,两眼泪汪汪的说,我们怎么会不被打动呢?,【例文3】 背 影 朱自清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