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499389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2017版中考古诗文阅读《陋室铭》ppt课件含教学反思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六、陋室铭,知识梳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n)。(点明主旨:陋室值得铭颂,是因为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苔(t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之劳形。(写陋室的环境及主人的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总结上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1.词语解释 (1)有仙则名 名: (2)有龙则灵 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惟F: 馨:,只有,只要,这,灵异,出名,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2、,这里指(品德)高尚,【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苔痕上阶绿 上: (5)谈笑有鸿儒 鸿: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 调: 素:,长到,大,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弹奏,不加装饰的,(8)阅金经 金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乱F: (10)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劳: 形:,官府的公文,使劳累,指佛经,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 借指奏乐的声音,形体,身体,使扰乱,2.句子翻译,山不一定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2)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 公文劳累身心。,(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句子朗读节奏 (1)苔痕 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 (2)可以 调素琴,阅 金经。 (3)无 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4.文意理解 (1)作者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须符合陋室铭的文意),例句一:居室不在宽敞华美,有君子居住则高雅别致。 例句二:居室不在高大宏伟,有高尚之士居住则不会简陋。,(2)对于作者这种“谈笑

4、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3)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作者向往保持高洁傲岸的情操,独居陋室,弹奏净化心灵的古曲,而厌弃官僚们“乱耳”的寻欢作乐的生活。,(4)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优美表现“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博学表现“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

5、室不陋”。,(5)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6)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金题演练,一、阅读陋室铭,完成14题。(12分) 1解释下面变色的词。(2分) (1)往来无白丁 ( ) (2)无案牍之劳形 ( ) 2.下列各句中变色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无丝竹之乱耳”中“之”相同的一项(2分)( ) A.何陋之有 B.已而之细柳军 C.小大之狱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使 劳累,没有学问的人,【解析】A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

6、志,不翻译。B项“之”为动词,翻译为“去、到、往”。C项中“之”为结构助词,翻译为“的”。D项“之”与例句中相同,均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答案】D,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课文题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4分),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简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房屋的主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以此说明陋室不陋。,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12分) 【甲】

7、陋室铭全文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崔瑗座右铭),1.解释变色的字词。(2分) (1)无丝竹之乱耳 (2)无道人之短,【解析】(1)中“乱”为形容词使动用法,应译为“使扰乱”。(2)“道”为一词多义词语,此处应译为“说,谈论”,与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道”意思一致。,说、谈论,使扰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无

8、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可以弹不加装饰的古琴,看佛家的金经。,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解析】(1)句“调”应译为“弹奏”;“素琴”应译为“不加装饰的古琴”;“金经”是佛家经书。(2)句中的“过”应译为“超过”;“臧”应译为“赞赏”。,3.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请结合【甲】【乙】语段的内容,来说说这两篇“铭”在思想主旨上有何不同之处。(4分),【解析】【甲】文作为名篇,其反映出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思想情怀,都是非常典型的,考生在平时备考的时候,就要将这些关键词语牢记于心,这样就可以做到以不变

9、应万变了。【乙】文中涉及到修身之道,其中有些语句非常精练,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只需要将其进行提炼就可以了。,【答案】陋室铭通过对所居陋室主人、事物、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在贬谪中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情操。座右铭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为人处世的警戒,诸如“行仁”“守弱”“慎言”“知足”等。,4.结合【甲】【乙】两文所表达的主旨,对你做人有什么启示?(2分),不要太注重物质享受,而要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在为人处世时要“守弱”“慎言”“知足”。,【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章主旨作答,首先需要明确两篇文章的主旨。【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人

10、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情操。【乙】文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为人处世的警戒。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作答即可。,【参考译文】【乙】不要津津乐道于说别人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回报),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懂得知足,因此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