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2498604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二、能力培养目标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三、思想教育目标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

2、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从我国远古人类制造工具、会劳动的历史,认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元谋人,包括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考古发现情况等。另一重点是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有二:1.初中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名词比较生疏,刚刚学习历史,需要逐步理解;2.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一时不易讲清。教学设计:利用一场科幻剧表演,使学生了解我国境内原始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再以拜访祖先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祖先

3、生活的痕迹,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进化的历程,及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中华大地上,谁是最早的居民呢?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寻我们祖先生活遗迹,“拜访”祖先。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距今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第2课到第3课,我们将要了解这一时期我们祖先的生活生产状况。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是谁揭开中国原始社会的序幕的吧。一、元谋人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华大地上发现了众多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呢?元谋人。为什么说已知?元谋人距今有多少年?约170万年

4、。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事情源起于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这是1965年5月1日,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经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遗物,距今约有170万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祖先的牙齿。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然后指出元谋人的发现地点,元谋人因发现于元谋而得名。从这件事我们也能体会到:1、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即远古历史不仅仅局限在黄河流域,而是有若干文化源流。云南是我国边远省份,元谋人的发现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2、元谋人遗址的发现也说明我国的历史不是从几千年前的文明史开始的,人类的历史和我国的历史都应当从有人类活动开始。从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

5、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大地上,北起辽河,南至珠江,都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事实证明,我国是历史十分悠久、古代遗址遗物最为丰富的国家,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根据学术界统计,我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旧石器早期遗址也有七十多处,但在课文地图上不可能一一都列出来,只能列出重要的几处,而在课文正文中,仅举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几处。要求学生记忆这三处远古人类遗迹。二、北京人“北京人”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需结合课文的两幅插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进行形象的讲解。先用讲读法和范例教学法,让学生看书,并对照元谋人的学习要点来总结北京人的情况。包括:1.北京人的发现地点

6、: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结合北京人头像指出他们保留了猿的特点,头部仍然像猿。但因为用手劳动,手足已向人靠近,这是劳动的结果,也说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真理。3.北京人会制造工具和已经使用天然火。这一点是本课重点的重点。思考两个问题:1.“旧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什么区别?”2.“考古学家凭什么判断北京人已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的发现在世界学术界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石器和用火痕迹,足以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控制使用火,这是从猿到人的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发展步骤。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

7、以我们说:“他们已经是人了。”关于天然火的使用,请同学们思考其用途:“照明、防寒、吓跑野兽”和“烧烤食物”。用火“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有更重要一点是人用火烧熟食物,可以增进人类体质本身的变化。指导学生观看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因为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相对较多,所以我们还能够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情况。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和“这就是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请同学们思考:1.为什么过群居生活?是由于生活环境太险恶,只有靠集体力量,才能适应自然。2.为什么要分享劳动成果?由于环境迫使他们群居,共同劳动,自然也分享劳动果实,这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三、山顶洞人展示自拍照片“山顶洞人遗址”

8、。我们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发现了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以前的北京人,又在龙骨山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距今约18000年的山顶洞人,应当说,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永远不会见面的邻居,可是有一天,恶劣的天气使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出现了强大的引力场,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子被带到了北京人的时空,于是一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对话开始了。现在,我需要两位有非凡表演才能的同学来即兴表演这场科幻历史剧,在表演之前,我有必要澄清一下,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形象生动地了解山顶洞人相比于北京人的进步之处,呆会在表演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分清哪些内容是虚构的,哪些又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顶洞人北京人我奶奶的奶奶的

9、奶奶说过,我们这很早以前生活过一种人,叫什么北京人,难道这是他们住的地方吗?喂,你蹲着干什么,你是不是北京人啦!北哎呀你怎么没穿衣服?北:你别诽谤人,谁说我没穿衣服,我这不裹着树叶吗?树叶也能叫衣服,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你看我,穿的名贵的兽皮,是我妈妈用骨针缝的呢!漂亮吧。北叹道:你脾气很好,也很温柔,但是你的确很丑,你看看你,前额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这头还向前倾,怎么象孙悟空?北其实,人嘛,“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戴个项链什么的不就好多了吗?北好了好了,项链就是脖子上戴的,好了我做一个好人,把它送给你了,北就慷慨地说:“这是我用了好几天时间敲打而成的工具,

10、可以挖植物的根、茎、果物,割动物肉”。突然,刮起狂风,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北:我去取一点火,你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陪你玩。这么落后,取火还要等闪电,我们早就会人工取火了。突然,山消失不见了,回到了她的时空。回来,不见了山,非常迷茫失望地说:曾北:曾经有一个珍贵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而我没有珍惜,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说,让我做一个山顶洞人吧,如果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十五年。看完了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回过神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刚才的表演中分析出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正的历史事实并填写下表。北京人山顶洞人外貌前额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

11、,尤其是你这头还向前倾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穿着有了兽皮制作的衣服劳动工具用石块敲打而成的石器,把树支砍成木棒用有还是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的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火使用天然火已懂得人工取火其它群居生活会做装饰品渔猎和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课文的小字部分介绍了山顶洞人的情况。包括:1.山顶洞人的生活地点和距今年代:北京龙骨山山顶洞,距今约18000年。2.讲清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说明他们制造工具的水平大大提高了。插图为证明山顶洞人已掌握新技术的遗物:骨针和钻孔的装饰品。3.强调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这是说明山顶洞人生产水平比以前进步的又一重要特征。本目的两幅插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前者说明山顶洞人已经同现代人“基本相同”,后者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小结:刚才我们在相当诙谐轻松的气氛中学完了这节课,但实际上,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其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课堂练习:课文后的材料阅读课后作业:活动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