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476625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文化]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多篇范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小学语文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为此,作为一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才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积极参加培训的同时,还注意学习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努力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树立崭新的教学观。 (一)、由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者向课程的创

2、造与开发者转变。 努力适应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主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使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由教学中的主角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充满幻想的世界,儿童有着他们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视角是

3、与我们成人不同的。一年级儿童此方面特点更为突出,因此,每次设计教学,我总是真心地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创设氛围,为学生能够入情入境作好铺垫。努力在教学中做到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平等、宽容的气氛,创设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真诚真心的气氛,使教学成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的过程。

4、(三)、由教学重结论向重过程与结论相结合转变。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目标,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的过程,成为学生探索新知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长、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过程。 (四)、由教学过程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学科教学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

5、康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在教学中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树立了新型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成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有的教师认为一年级小学生什么也不懂,这样认为是错误的,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

6、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主体。 为此,在教学中,我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努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努力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展现个人魅力。我以新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为指导,努力完善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注重自身文学修养,树立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

7、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语文大世界。 、用语文学科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 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优美的词串,美丽的大海,神奇的“神州号”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

8、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 ()、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 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我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唐诗三百首、童话是小学生必读之物,读,增加了积累,巩固了拼音,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用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 教学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媒体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

9、 儿童的思维一般倾向于形象思维,对形象的偏爱是儿童的天性。怎样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呢?在课堂上,我注重运用投影、录像、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生动,使课堂由“黑白、平面”变得“彩色、立体”,使课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语文。()、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四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

10、进行适时的点拔和指导,最后就产生结论。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 儿童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我们应该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小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 我把学生带到图书馆,让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我把学生带到校外去参观、访问,让孩子们去追寻历史的遗痕,去捕捉时代的变迁,去领略家乡的腾飞同学们感受深刻,一篇篇作文写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我还常常向学生布置实践型的作业,如:给爸爸讲一个成语故事

11、、给妈妈写一封信、组织一次家庭成语接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谚语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成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学生的乐园。第二篇:XX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总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主体”的核心,所以,而以“学生为本”又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改革环境的大潮中,我们更新了观念,转变了角色,积极组织教学,参与各种培训,注重学习,使得自己尽可能地树立大语文观

12、、主体教学观。首先,我们树立了科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部和谐发展。同时,和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内化和建构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体会到学的快乐。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人格,要让儿童成为儿童,不要让其成为“小大人”,我们要去欣赏他们,呵护他们,宽容他们,理解他们,相信学生的缺点其实就是一个营养不足的优点,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协调、让学生做一个教师式学生,让教师做一个学生式的教师。 再次,本学期我们还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研究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地走向

13、一条回家的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完成,去实现。教学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再次,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学的质量不是反映在教师的水平上,而是在学生的发展上。教学质量要落实到学生主体身上,构建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主要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 另外,学生的有个性差异,能力也有差异,作为低年级的课改教师没有更好地创造性地布置有弹性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没有充分做到为因人而异,在这点还得落到实处,更加充分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总之,语文教学重积累,重感悟,我们努力把握这一点,克服个性差异没有落到实处之不足

14、,让每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爱语文,让语文课成为焕发学生的生命力,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所学知识也能在第一时间课堂上得以运用;在课后多创造条件给学生充分地发现自我,丰富学习方法,从而获得了丰富的内心体验。第三篇: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总结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小学语文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为此,作为一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

15、素质,才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积极参加培训的同时,还注意学习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努力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树立崭新的教学观。 努力适应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主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使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

16、自由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树立了新型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成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有的教师认为一年级小学生什么也不懂,这样认为是错误的,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为此,在教学中,我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努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努力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展现个人魅力。我以新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