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24274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洋葱的常见病几缺素症状马双江-20115478-药学(农药)-201102-园艺学概论一、洋葱的常见病1.霜霉病1.1 症状洋葱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及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染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中下部叶片染病,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假茎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可引致系统性侵染,这类病株矮缩,叶片畸形或扭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大量白霉。洋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轻的病斑呈苍白绿色长椭圆形,严重时波及上半叶,植株发黄或枯死,病叶呈倒“V”字形。花梗染病同叶部症状,易由病部折断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鳞

2、茎染病后变软,外部的鳞片表面粗糙或皱缩,植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1.2 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以卵孢子在寄主或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从植株的气孔侵入。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发病重,阴凉多雨或常有大雾的天气易流行。1.3 防治(1)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地块种植,并与葱类以外的作物实行23 年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红皮、黄皮品种较抗病,如掖辐 1 号等。2(3)用种子重量 0.3%的 35%雷多米尔拌种,或用 50温水浸种25 分钟,再浸入冷水中,捞出晾干后播种。(4)收获时清理病残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5)

3、发病初期喷洒 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2.2%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70%乙?锰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S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隔 7-10 天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2. 立枯病2.1 主要危害洋葱立枯病为洋葱育苗期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幼苗成片死亡。立枯病发生后,病苗的茎基部变褐,若干天后病部收缩细缴,茎叶萎垂枯死;如果是稍大的苗发病后,起初在白天出现萎蔫,夜间恢复,但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秧苗即逐渐枯死,开始呈现椭

4、圆形暗褐色斑,并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2.2 立枯病的病菌可在土壤中越冬,病菌能直接侵人秧苗,并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24,最低为 13 一15,最高为 40 一 42。一般播种过密、不及时删苗和移苗、苗床温湿度过高等均容易诱发病害。 2.3 防治方法:(1)选择无病土育苗:洋葱育苗床土要选择禾本科作物或水田土,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种子携带病菌。3(2)土壤消毒:播种前对地面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治病菌侵入,抑制土壤病虫害的繁衍。(3)药剂防治:在苗床得病初期,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增强药效,每平方米苗床喷淋 2-3

5、 升,使药液渗入幼苗茎基和根部,杀死病菌。使用工具细孔喷壶3.菌核病3.1 主要危害这种病菌主要危害洋葱,也危害大葱。主产区连作地病情严重,常造成减产,感病后的洋葱不耐贮藏。叶片发病时。初期为水浸状,而后变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状不定。最后变白破裂,叶片枯死下垂。剖开病叶里面有白棉絮状菌丝体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散生先为乳白色至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色的小菌核。种株的花梗上也产生同样病症,从病部折断下垂。本病以病部产生黑色小菌核与其他病害相区别。3.2 病原属于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大蒜核盘菌。3.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春季在多湿条件下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

6、,借气流传播。菌核也可产生菌丝进行初次侵染,以后以菌丝扩大传染。一般 45 月和 1011 月间易发病,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长较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43.4 防治方法(1)用非葱类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2)对病残体和发病初期拔除的病株要集中烧毁或深埋。(3)雨季加强排水,减少土壤水分。(4)药剂防治应在育苗后期或定植缓苗后进行。农药可选用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甲基利枯磷乳油对水1000 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多硫悬溶剂对水 500 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 300 倍,在发病初期连治 23 次。4.洋葱黑斑病4.

7、1 病症初发病时,在叶片和花茎上形成黄白色长圆斑,而后扩展较快,边缘处为黄色晕圈,内部为黑褐色,即或病斑相连仍保持椭圆形。发病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短绒状霉层并具有同心轮纹。鳞茎多在临收前发病,初发时呈水浸状,而后病斑上生出霉层而变黑。 4.2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匐柄霉菌;有性阶段则属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4.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寒冷地区,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后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而后则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时是借风传播。在温暖地区,主要是靠分生孢子反复侵染蔓延。在长势不良、管理不善的田块易发病,5因受冻害造成长势不良时,也会感病。4.4 防治方法(1)此病多在梅雨季节发癍,尤其长势弱的植株

8、更易染病,故须加强间管理和注意做好排水工作。(2)在发病初期,可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l2001500 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一般隔 710 天再喷药,最好按期喷药 34 次。5.灰霉病虽在田间危害叶鞘、花薹和小花梗,但也是贮藏和运输中的主要病害。5.1 病症在田间发病主要危害叶鞘、花梗及鳞茎颈部形成淡褐色的病斑,内部腐烂,潮湿时病部长满灰色粉状霉。若在叶尖发病,先为白色椭圆或近圆形斑,直径 13 毫米,病斑不断扩大,能连成片而使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可发生灰霉。在花薹和小花上的病症,与叶尖发病相同。贮藏期发病,先在颈部或肩部出现

9、稍凹陷的病斑,而后变软,呈淡褐色,鳞片间有硬色霉层,后期产生黑褐色小菌核。鳞茎感病后常被软腐病茁再次侵入,招致腐烂、发臭。此病以高湿条件下发生灰色霉层、后期病部产生黑褐色小菌核为特征,可与炭疽病和软腐病相区别。5.2 病原此病以属于半知菌亚门的葱腐葡萄孢菌,致病力最强。此外,还可从病株上分离葱鳞葡萄孢菌和葱细丝葡萄孢菌。65.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遗落于田间的病残体和土壤中的菌核,可较长期地存活;初次侵染后在病斑上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后,再蔓延到鳞茎的颈部和肩部。低温、高湿是流行、发病的条件。收获前遇雨,收获前不能充分琼晒,也会招致发病。5.4 防治方法(1

10、)在栽培管理方面,要注意清除病残体和适时收获。(2)发病初期可喷洒 50%多菌灵、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速克灵、50扑海因、50农利灵可湿性糖剂 10001500 倍液,连治 24 次。因病原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故应轮换用药。6.黑粉病在较寒冷地区发生,一旦发生会年年发病,还会使韭葱等作物感病。因此,对本病不容忽视。6.1 病症主要在 23 叶期的幼苗上发生。当病苗长至约 15 厘米时,叶微黄,第一二叶稍有扭曲、萎蔫。仔细观察叶及未膨大生长的鳞茎上,生有银灰色、稍隆起的条纹,严重时条斑变成肿瘤状,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褐色粉末。本病的特

11、征是感病后期为银灰色泡状肿瘤,内部充满黑褐色粉末。容易与其他病害相区别。6.2 病原属担子菌亚门、条黑粉菌属,称为洋葱条黑粉菌。6.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7病菌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是初次侵染的来源。种子发芽后 20 天内,病菌从子叶基部等处侵入,以后再产生厚垣孢子,借风雨及流水传播。播种后气温在 1025时发病,20为发病适宜温度,超过 29不发病。6.4 防治方法(1)用生茬地育苗,杜绝苗期感病。选无病大苗定植。(2)药剂防治:播种前先用商品甲醛稀释 50 倍喷洒床面,每平方米稀释药液 75 毫升。或在捞种前按每平方米用 50福美双可湿性粉 1 克处理床土。7.白腐病主要危害大蒜,

12、但也危害洋葱和大葱。7.1 病症洋葱的幼苗及成株的叶片、鳞茎和花薹均可发病。最初叶片先端变黄,继而向下蔓延,在鳞茎和不定根上上生出绒毛状白色菌丝,随呈水浸状而腐烂,后期在菌丝层中产生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菌核。本病的特征是:地上部的外观似生理病害,拔出后在不同发病时期会看到水浸状病斑、白色菌丝层或已产生菌核。7.2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小菌核属,名称为白腐小菌核菌。7.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核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可借灌溉和雨水传播,长出菌丝侵染寄主。在 20发病较重,故多在春末夏初多雨时发病。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不明显。87.4 防治方法(1)发病严重的田块必须实行 34 年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

13、)加强田间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3)在药剂防治方面:播种前用相当种子重量 03的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田间在拔除中心病株后再用 50甲基硫菌灵 600 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灌根。此外,也可用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000 倍液喷布植株及畦面。8.软腐病在田间和贮藏期均可发病,我国南方地区发病较重。8.1 病症田间多在鳞茎膨大期发病。在外叶下部产生灰白色、半透明的病斑,使叶鞘基部软化而倒伏,鳞茎颈部出现水漫状凹陷,不久鳞茎内部腐烂,有汁液溢出并有恶臭。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带有臭味的汁液。本病的特点是鳞茎颈部呈

14、水浸状凹陷,并引起腐烂发臭。8.2 病原 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8.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长期腐生。借水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葱蓟马和种蝇等昆虫也可传病。低洼地、基肥腐熟不充分造成烧根瓤收获期遇雨等均为诱发条件。8.4 防治方法(1)注意肥、水管理,防止氮肥过量,除治害虫以减少侵染条件。9(2)在田间发病初期,喷洒 50琥胶肥酸铜、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或 30oDT 硒剂 500 倍液。或喷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稀释 4000 倍液。视病情连续进行 23 次防治。9.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除田间发病外,在贮藏过程中仍可继续发病,若防治失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9.1

15、病症叶部初生近梭形淡褐色至褐色斑,后轮生许多小黑点,由于病斑的发展,可使病斑以上部分枯聂。鳞茎感病时,开始先在外侧鳞片或颈部下方发生淡灰色褐色斑纹,扩大后连结成大病斑,上面轮生黑色小粒点。侵害嫩鳞片时,则先出现黄色凹陷小斑,而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部可探入内部,引起腐烂。此病的特征是轮生的黑色小粒点会突破表皮,用扩大镜可看黑色刚毛,湿度高时,可产生乳白色孢子堆。9.2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称为葱炭疽菌。9.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也可附着在被害鳞茎上越冬。翌年春暖高温时产生分生孢子,可借雨水或地面流水传播。在多雨年份,尤其在鳞茎生长期阴雨连绵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

16、较重。9.4 防治方法(1)洋葱白皮品种感染炭疽病较重,有包品种鳞茎的外皮含有邻苯二酚;可以抵制病菌侵染,故栽培时可选用抗病品种。(2)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10(3)进入雨季前喷洒 50炭疽福美、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40多硫悬浮剂、75%百菌清或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 1:1:160240 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可连治 23 次。10.锈病危害多种葱蒜类作物。10.1 病症主要发病部位是叶和花薹,很少在花器上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表面稍凸出,中心带有橙黄色的病斑,以后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冬孢子堆和冬孢子)10.2 病原病原菌葱柄锈菌和香葱柄锈菌,前者多在寒冷地带致病。两者均属于担子菌亚们、柄锈菌属。10.3 传播途径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而后冬孢子萌发可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南方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