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真外传_乐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24237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太真外传_乐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杨太真外传_乐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杨太真外传_乐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杨太真外传_乐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杨太真外传_乐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太真外传_乐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太真外传_乐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太真外传乐史 著杨太真外传分为上、下两卷,记叙了杨玉环入宫封为贵妃,唐玄宗对她恩宠有加,杨家一门也因此而富贵荣显,炙手可热;安史之乱,玄宗西走西川,杨贵妃在马嵬坡被缢杀,杨家一门也几被杀尽的全过程。小说大量描写了宫中歌舞宴饮、嬉戏挥霍的帝王生活,也写了李、杨二人几经波折、难分难舍的感情。传奇末尾批评了唐明皇的以色误国。在故事情节之外,小说还记录了一些资料性的异闻,如霓裳羽衣曲的来源、杨国忠的身世等。在同类题材作品中,这部小说较具史学参考价值。广卓异记共 20 卷,并目录 2 卷。小说记载广博,自汉魏以下迄五代的朝廷君臣盛事、应制诗作、忠烈显贵均有记录。作者简介乐史(9301007 年),字子

2、正,抚州宜黄人。初仕唐,后入宋举进士,担任过三馆编修、直史馆著作郎、水部员外郎等职。他是宋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曾编太平寰宇记200 卷;又是著名的小说家,有传奇小说滕王外传 、 诸仙传 、 许迈传各 1 卷(今已失传),志怪小说洞仙传 、 广卓异记 ,轶事 小说绿珠传 、 杨太真外传等。其太平寰宇记中也杂有小说。杨太真外传杨贵妃小字玉环,弘农华阴人也。后徙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尝误坠池中,后人呼为落妃池。池在导江县前。 (亦如王昭君生于陕州,今有昭君村;绿珠生于白州,今有绿珠江。 )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家。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归于寿邸。二十

3、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 (自天宝六载十月,复改为华清宫。 )使高力士取杨氏女于寿邸,度为女道士,号太真,住内太真宫。天宝四载七月,册左卫中郎将韦昭训女配寿邸。是月,于凤凰园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半后服用。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 。 (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所作也。故刘禹锡有诗云:“伏睹玄宗皇帝望女儿山诗 ,小臣斐然有感: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 ”又逸史云:“罗公远天宝初侍玄宗,八月十五日夜,宫中玩月,曰:陛下能从臣月中游乎?乃取一枝桂,向空掷之,化为一桥,其色如银

4、。请上同登,约行数十里,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 有仙女数百,素练宽衣,舞于广庭。上前问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也。 上密记其声调,遂回桥,却顾,随步而灭。旦谕伶官,象其声调,作霓裳羽衣曲 。 ”以二说不同,乃备录于此。 )是夕,授金钗钿合。上又自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上甚喜,谓后宫人曰:“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乃制曲子曰得宝子 ,又曰得子 。先是,开元初,玄宗有武惠妃、王皇后。后无子。妃生子,又美丽,宠倾后宫。至十三年,皇后废,妃嫔无得与惠妃比。二十一年十一月,惠妃即世。后庭虽有良家子,无悦上目者,上心凄然。至是得贵妃,又宠甚于惠妃。有姊三人,皆丰硕修整,

5、工于谑浪,巧会旨趣,每入宫中,移晷方出。宫中呼贵妃为娘子,礼数同于皇后。册妃日赠其父玄淡济阴太守,母李氏陇西郡夫人。又赠玄琰兵部尚书,李氏凉国夫人。叔玄为光禄卿银青光禄大夫。再从兄钊拜为侍郎,兼数使。兄又居朝列。堂弟尚太华公主,是武惠妃生,以母,见遇过于诸女,赐第连于宫禁。自此杨氏权倾天下,每有嘱请,台省府县,若奉诏敕。四方奇货、童仆、驼马,日输其门。时安禄山为范阳节度,恩遇最深,上呼之为儿。尝于便殿与贵妃同宴乐。禄山每就坐,不拜上而拜贵妃。上顾而问之:“胡不拜我而拜妃子,意者何也?”禄山奏云:“胡家不知其父,只知其母。 ”上笑而赦之。又命杨以下,约禄山为兄弟姊妹,往来必相宴饯。初虽结义颇深,

6、后亦权敌,不叶。五载七月,妃子以妒悍忤旨。乘单车,令高力士送还杨宅。及亭午,上思之不食,举动发怒。力士探旨,奏请载还,送院中宫人衣物及司农米面酒馔百余车。诸姊及初则惧祸聚哭,及恩赐浸广,御馔兼至,乃稍宽慰。妃初出,上无卿,中官趋过者,或笞挞之。至有惊怖而亡者。力士因请就召,既夜,遂开安兴坊,从太华宅以入。及晓,玄宗见之内殿,大悦。贵妃拜泣谢过。因召两市杂戏以娱贵妃。贵妃诸姊进食作乐。自兹恩遇日深,后宫无得进幸矣。七载,加钊御史大夫,权京兆尹,赐名国忠。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姿。然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当时杜甫有诗云:虢国

7、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又赐虢国照夜玑,秦国七叶冠,国忠锁子帐,盖希代之珍,其恩宠如此。授银青光禄大夫鸿肿卿,列戟,特授上柱国,一日三诏。与国忠五家于宣阳里,甲第洞开,僭拟宫掖,车马仆从,照耀京邑。递相夸尚,每造一堂,费逾千万计,见制度宏土于己者,则毁之复造,土木之工,不舍昼夜。上赐御食,及方外进献,皆颁赐五宅。开元已来,豪贵荣盛,未之比也。上起动必与贵妃同行,将乘马,则力士执辔授鞭。宫中掌贵妃刺绣织锦,亡虑百人,雕楼器物又数百人,供生日及时节庆,续命杨益往岭南长吏,日求新奇以进奉。岭南节度张九章,广陵乏史王翼,以端午进贵妃珍玩衣服,异于他郡,九章加银青光禄大

8、夫,翼擢为户部侍郎。九载二月,上旧置五王帐,长枕大被,与兄弟共处其间。妃子无何窃宁王紫玉笛吹。因此又忤旨,放出。时吉温多与中贵人善,国忠惧,请计于温。遂入奏曰:“妃,妇人,无智识。有忤圣颜,罪当死。既蒙尝恩宠,只合死于宫中。陛下何惜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乎?”上曰:“朕用卿,盖不缘妃也。 ”初,令中使张韬光送妃至宅,妃泣谓韬光曰:“请奏:妾罪合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发肤是父母所生。今当即死,无以谢上。 ”乃引刀剪其发一缭,附韬光以献。妃既出,上怃然。至是,韬光以发搭于肩以奏。上大惊惋,遽使力士就召以归,自后益嬖焉。又加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十载上元节,杨氏五宅夜游,遂与广宁公主

9、骑从争西市门。杨氏奴挥鞭误及公主衣,公主堕马。驸马郑昌裔扶公主,因及数挝。公主泣奏之,上令决杀杨家奴一人,昌裔停官,不许朝谒。于是杨家转横,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故当时谣曰:“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 ”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却为门。 ”其天下人心羡慕如此。上一旦御勤政楼,大张声乐。时教坊有王大娘,善戴百尺竿,上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而舞不辍,时刘晏以神童为秘书省正字,十岁,惠悟过人。上召于楼中,贵妃坐于膝上,为施粉黛,与之巾栉。贵妃令咏王大 娘戴竿,晏应声曰: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上与贵妃及嫔御皆欢笑移时,声

10、闻于外,因命牙笏锦纹袍赐之。上又宴诸王于木兰殿,时木兰花发,皇情不悦。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颜大悦,方知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上尝梦十仙子,乃制紫云回 (玄宗尝梦仙子十余辈,御卿云而下,各执乐器,悬奏之。曲度清越,真仙府之音。有一仙人曰:“此神仙紫云回 。今传授陛下,为正始之音。 ”上喜而传受。寤后,余响犹在。旦,命玉笛习之,尽得其节奏也) 。并梦龙女,又制凌波曲 (玄宗在东都,昼梦一女,容貌艳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拜于床前。上问:“汝何人?”曰:“妾是陛 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 ”上于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曲声,为凌波曲 。龙女再拜而

11、去。及觉,尽记之。会禁乐,自御琵琶,习而翻之。与文武臣僚,于凌波宫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复有神女出池心,乃所梦之女也。上大悦,语于宰相,因于池上置庙,每岁命祀之) 。二曲既成,遂赐宜春院及梨园弟子并诸王。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宁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马仙期方响,李龟年篥,张野狐箜篌,贺怀智拍。自旦至午,欢洽异常。时惟妃女弟秦国夫人端坐观之。曲罢,上戏曰:“阿瞒(上在禁中,多自称也)乐籍,今日幸得供养夫人,请一缠头。 ”秦国曰:“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耶?”遂出三百万为一局焉。乐器皆非世有者,才奏,而清风习习,声出天表。妃子琵琶罗檀,寺人白

12、季贞使蜀还献。其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弦乃未呵弥罗国永泰元年所贡者,渌水蚕丝也,光莹如贯珠瑟瑟。紫玉笛乃桓娥所得也。禄山进三百事管色,俱用媚玉为之。诸王、郡主、妃之姊妹,皆师妃,为琵琶弟子。每一曲彻,广有献遗,妃子是日问阿蛮曰:“尔贫,无可献师长,待我与汝为。 ”命侍儿红桃娘取红粟玉臂支赐阿蛮。妃善击磬,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太常梨园之妓,莫能及之。上命采蓝田绿玉,琢成磐:上方造、流苏之属,以金钿珠翠饰之,铸金为二狮子,以为趺,彩缯褥丽,一时无比。先,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

13、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 ”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承旨,犹苦宿醒,因援笔赋之。第一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第二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第三首: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龟年捧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词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妃饮罢,敛绣巾再

14、拜。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会力士终以脱靴为耻,异日,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始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妃子惊曰:“何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 ”妃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 ,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人。 ”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上又曰:“尔则任吹多少。 ”盖妃微有肌也,故上有此语戏妃。妃曰:“霓裳羽衣一曲,可掩前古。 ”上曰:“我才弄,尔便欲嗔

15、乎?忆有一屏风,合在,待访得,以赐尔。 ”屏风乃虹霓为名,雕刻前代美人之形,可长三寸许。其间服玩之器、衣服,皆用众宝杂厕而成。水晶为地,外以玳瑁水犀为押,络以珍珠瑟瑟。间缀精妙,迨非人力所制。此乃隋文帝所造。赐文成公主,随在北胡。贞观初,灭胡,与萧后同归中国,因而赐焉, (妃归卫公家,遂持去。安于高楼上,未及将归。国忠日午偃息楼上,至床,睹屏风在焉。才就枕,而屏风诸女悉皆下床前,各通所号,曰:“裂缯人也。 ”“定陶人也。 ”“穹庐人也。 ”“当垆人也。 ”“亡吴人也。 ”“步莲人也。 ”“桃源人也。 ”“斑竹人也。 ”“奉五官人也。 ”“温肌人也。 ”“曹氏投波人也。 ”“吴宫无双返香人也。

16、”“拾翠人也。 ”“窃香人也。 ”“金屋人也。 ”“解佩人也。 ”“为云人也。 ”“董双成也。 ”“为烟人也。 ”“画眉人也。 ”“吹萧人也。 ”“笑人也。 ”“垓中人也。”“许飞琼也。 ”“赵飞燕也。 ”“金谷人也。 ”“小鬓人也。 ”“光发人也。 ”“薛夜来也。 ”“结绮人也。 ”“临春阁人也。 ”“扶风女也。 ”国忠虽开目,历历见之,而身体不能动,口不能发声。诸女各以物列坐。俄有纤腰伎人近十余辈,曰:“楚章华踏谣娘也。 ”乃连臂而歌之,曰:“三朵芙蓉是我流,大杨造得小杨收。 ”复有二三伎,又曰:“楚宫弓腰也。何不见楚辞别序云:绰约花态,弓身玉肌?”俄而递为本艺。将呈讫,一一复归屏上。国忠方醒,惶惧甚,遽走下楼,急令封锁之。贵妃知之,亦不欲见焉。禄山乱后,其物犹存。在宰相元载家,自后不知所在。 )初,开元末,江陵进乳柑橘,上以十枚种于蓬莱宫,至天宝十载九月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