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24229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家埠同三大年画差异比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家埠木版年画与其它地区木版年画的风格差异及其比较中国木版年画是在长达 10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依靠各地民间艺人积年累代,父传子承,随着社会风俗的演变创作出来的,富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社会总和。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说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风俗习惯自然有一定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的风俗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体现各地劳动者约定俗成的审美要求,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就年画而言,各地木版年画的发展变化与各地的民族民俗文化、历史变迁、地理环境、当地资源、经济生活和与外地的文化交流等息息相关,进而形成了各自

2、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代表性特征。杨柳青位于天津近郊,商业发达、文化繁荣,画师众多,又因靠近京城的缘故,风格或多或少受文人画院影响;桃花坞地处“姑苏城外锦成堆,商贾肩摩云集来”的江南重镇,水陆畅通,文人云集,年画亦反映出婉媚秀丽的气质;山东潍县杨家埠一带人们多以耕种为业,年画中不少以耕织为题材,画风朴实自然,很能代表北方农民豪爽粗犷的性格。开封朱仙镇由于历史和文化生活的积淀,木版年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熟悉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线条苍劲而古拙,构图饱满而宏阔,色彩纯净而富丽,以适度的夸张变形、幽默稚拙的人物形象,同中原人民所有的憨厚、耿直、质朴无华相吻合,体现了地道的带有北方粗犷乡土气息的中原民间艺术

3、风味和文化传统风格。年画作为一种区域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处地域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同的地域观念和地域感情则是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基本原因。虽然从全国范围来看,年画所表现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以祈求富贵、吉祥、多子长寿等为主,但在形式上、内容上、色彩上、造型上、表现方法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一:杨家埠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的比较潍坊的杨家埠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1、与杨柳青年画的比较明代,杨柳青是南运河上的一个重镇,随着南运河开通,经济日渐繁荣。到明代中后期,杨柳青才初步产生木版

4、年画艺术,到清雍正、乾隆年间逐渐繁荣起来。清代京津地区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社会文化十分繁杂,皇家文化和贵族文化汇聚满汉文化精要,市井文化则集中了金、元、明、清四朝京城民间习俗。而杨柳青镇位于南北交通要道,因而生活习俗既有北方的风格,又有南方的味道。天津是京城对海外的主要口岸,担任着外交和贸易双重职能。这样一来,杨柳青镇年画艺术就受到多元文化的深刻影响,消费者也呈多元化。杨柳青年画艺人们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分别制作出三个等级质量的年画,一是进贡给宫中贴用的“细活” ;二是供给城乡富裕人家的“二细活” ;三是为普通百姓过年准备的“粗活”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精工制作的“细活”和“二细活”的发展。这

5、种细活在色彩上多用粉紫、橙、绿,画面柔美和谐。在人物的主要部分都用粉、金烘托,既可装饰楼堂馆所,又可美化家庭,适用范围广。有一部分作品带有少许的“脂粉味” ,也许与它靠近京城,市民风尚追慕京城中奢风侈俗不无关系。在工艺制作上,用半印半绘的加工工序,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杨柳青年画更接近工笔重彩国画,形成了所谓的“高古俊逸”风格。在人物造型上,杨柳青年画的人物比较符合真实,夸

6、张程度较小,和人体的结构较吻合,与杨家埠年画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迥然不同。在内容上,由于清初汉人喜欢的传奇杂剧受文化专制的压制被迫停息,取而代之的是曲艺“八角鼓”,又名“单弦”,杨柳青年画的内容多取材于戏剧和曲艺故事,反映世俗生活。杨家埠与杨柳青年画的差异,是由各地区以地理态势、历史演进、农商兴衰为内容的人文环境气质的变化所决定的。2、与苏州桃花坞年画的比较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独秀江南迄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融会了江南文化的精秀细巧,形成了精雅的文化风格,在艺术技艺上还直接得益于明清两代江南繁荣的文人书画艺术。元代赵孟頫及“元代四家”就活动于苏州一带,明代唐寅“吴门四家”和董其昌“华亭九友”,

7、也先后生活创作于苏州一带,他们的字画文章享誉江南,影响广泛。至清代,江南文人画已在画院普及,深刻地影响着木版年画的发展。由于历史、经济、文化与艺术的原因,使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在南宋文化传统精华和木版年画传统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创造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技艺的木版年画。在色彩方面,桃花坞年画虽也离不开红绿等色,但色度多浅淡素雅,色彩细丽,画面精细、和谐、秀美,受西洋画影响很大。与杨家埠年画用色的果敢泼辣迥然不同。在制作工艺上,桃花坞木版年画所制作品比较精细, 形成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文化风格:其一是仿中国古画风格,无论是题材选择、画面构图、色彩运用、手法处理,均悉心摹仿宋、元、明以来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8、承继中国民族卷轴画的传统形式,特别是追求丰满而均衡的构图,使其既相似国画而又具木版画效果,从而表现出绘画型木版年画的独特风格。其二主要是仿西洋绘画风格,吸收西方铜版画的排线技法及透视画法,线条排列细密匀正,强调透视, 讲究明暗,并在画面上标明仿泰西笔法。所制作品的风格精丽写实,清雅细秀。在题材内容上,多是反映世俗生活、戏文故事一类,其次是仕女娃娃、风景、男耕女织,北方常见的门神一类在桃花坞年画中并不突出。如关公之形,在苏南一带被尊为行业神,其功能衍生为招财进宝之用,甚至连妓院也供奉关公。可想关公的造型必然趋向亲和妩媚了。同样一个题材,在南北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内容。如江南有名的富豪申三万,因

9、家藏“聚宝盆” ,不愿上交朱元璋而被杀害。在江南年画中是一个阔佬的形象,但在杨家埠年画中却被描绘成一个带着妻儿,站在船头撒网捕鱼的渔夫,以劝人勤劳发家的姿态出现。 (见图 1)图 1桃花坞的风景年画尤具独创性:以雕印套色为主,技法上转向阳刻套色,绘制精致秀丽,具有洗练明快、鲜艳典雅的风格。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具有近代绘画先驱因素的民间艺术风格的代表。随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行销全国,对其他地区的年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清末年对杨家埠年画的影响更大,使杨家埠的地方特色一度削弱,如杨家埠一带所出的戏画,看来和杨柳青的作品很相近,只是在色彩上略有变化而已。 二:杨家埠年画与其它地区年画的比较我国

10、民间木版年画,分布范围甚广,因自然条件、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的不同,风格特色各异。除了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外,四川的绵竹、河北的武强、陕西凤翔、河南朱仙镇、湖南滩头、广东佛山等地的年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偏居中国西南的四川绵竹,因远离中原文化中心,在清初才开始制作木版年画。由于绵竹盛产竹子,以“竹纸为利” ,不仅发展年画十分便利,而且年画的产销也提高了竹纸的产量和质量。也许是产销竹纸的关系,绵竹年画没有套色版,主要是以墨线版印出轮廓,需要制作彩画时再用手工填色绘成。这样绵竹年画便分为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多用洋红、黄丹、品绿、桃红、佛青等,画面显得很清亮。黑货,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

11、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填水足”是绵竹木版年画中最具有 代表性的一种表现方法,也叫“赶水货”出自那些技艺娴熟的人之手,全凭功力,只用简单的一两个色,寥寥数笔一气呵成。这类绘画气势磅礴,笔法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练概括之情趣。是绵竹年画中的上乘之作。在工艺技术上,质朴的绵竹年画艺人继承了唐宋绘画线描传统和着色技艺,总结出了整套的画诀,如“流水褶子要活套,铁线褶子要挺直”,“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 。具有明快艳丽、浓郁质朴的乡土气息。广东佛山木版年画是中国岭南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华南地区历来是中原南迁避难的客家人的归宿之地,自然带来许多中原文化的东西,

12、木版年画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民间艺术。佛山成年男子大多不务农业,以工商、出洋为业,于是居家者多祈求吉祥如意、发财致富、趋利避害。因此佛山木版年画主要品种单一,主要是门神画、神像画、榜边画等。广东佛山多出产银红和金、银、铜和锡箔等材料,在画面上多用红丹作底,辅以黄绿、金银,显得绚丽多彩。同时广东文化尚红,以红色代表生命力旺盛和生意红火。所以红彤彤的色彩是佛山门神画最突出的地方特色,有“万年红”的美誉。如朱地彩印的大刀门神,一对儿红面武将,绿袍长髯,手持大刀,很似关公模样,完全不象杨家埠黑白脸门神,反映出岭南文化的特征。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至今已有 1000 多年历史。兴盛于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13、),以后直接传播或影响到全国其他地区,历史的原因使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被视为中国木版年画发展的“鼻祖” 。北宋年间的汴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庞大的市民阶层促进了世俗文艺的发展,加之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使供不应求的笔绘年画转向刻印年画,官办与民办作坊多达三百余家,开封木版年画印刷及销售盛况空前,很快影响到全国。年画内容多反映中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风格体现了京都官雅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的较精细的主流风格。在宋金元时期,民族纷争、战乱和黄河水患,开封所处的地区被毁坏得满目疮痍,城镇极度衰落,失去了北宋时期较为精致的官家和市井文化风格,朴实,不染脂粉,人物无媚态 ,很有乡土味。构图饱满,左右对称,

14、人物造型夸张、洗练、神态生动,有方厚如山的体量感。头与身体的比例是一比三,人骑的马或兽比人还要小,表达的英雄人物形象高大,看后给人一种正义感。线条粗犷,色彩鲜艳厚重,乡土味浓,无脂粉气,艳而不俗,体现了地道的带有北方粗犷的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风味和文化传统风格,这一点与杨家埠年画有着共同之处。已有 500 多年历史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一直生存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和小镇。它的艺术渊源是继承了中国最早的源自中原地区的木刻雕版技法,它的艺术生命是经过几百年来乡村艺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数百年来中国农民的理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许多画面还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风尚习俗等。陕西凤翔的年画用色强调浓墨、浓紫

15、、大红、翠绿、黄等,甚至是叠色使用,色调很热烈;橙、绿、桃红三色为主,简洁、鲜艳、明快,极具北方乡土味道。综上所述,年画作为一种区域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处地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域观念和地域情感是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基本原因。中国木版年画经历了千百年来群体艺人们的营造,艺术风格质朴、粗犷、率真、富有活力而又丰富多样,而且是以各时代的文化为背景,所以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木版年画就反映出其不同的艺特色,这也是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体现。注 : 王 琳 , 山 东 省 皮 革 公 司 工 艺 美 术 师 。参考文献:1. 中 国 潍 坊 杨 家 埠 村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编

16、杨 家 埠 村 志 , 齐 鲁 书 社 , 1993 年2. 潍 坊 杨 家 埠 年 画 研 究 所 潍 坊 木 版 年 画 史 料 拾 零 , 美 术 研 究 , 1984 年( 2) 。3.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年。4. 钟敬文 民俗文化学 ,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 年。5. 王 树 村 中 国 年 画 史 , 北 京 工 艺 美 术 出 版 社 2002 年 7 月6. 左 汉 中 中 国 民 间 美 术 造 型 M , 湖 南 美 术 出 版 社 , 1992 年 。7. 潘 鲁 生 民 艺 学 论 纲 , 北 京 工 艺 美 术 出 版 社 , 1998 年 。8. 郑金兰 杨家埠年画研究 ,人 民 美 术 出 版 社 , 1990 年 。9. 张殿英杨家埠木版年画 ,人 民 美 术 出 版 社, 1990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