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398265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十五种群和群落学业水平过关2017072441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五 种群和群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座山上的树B校园操场边一排长势整齐的柳树C一块草地上的草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解析: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属于一个种群。答案:D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A种群和生物群落B种群和生态因素C生物群落和种群 D生物群落和生态因素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答案:A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条,其中有标记的条。则

2、池塘中共约有鲫鱼()A条 B条C条 D条答案: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深圳、广州、珠海等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我国南方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深圳、广州、珠海等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答案:C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A目测估计法 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 D样方法解析: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答案:B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速率的是(

3、)答案:B我国对海洋捕捞实行“休渔期”制度,淘汰网眼小的渔网,其目的是()A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B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节省燃料C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D实施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解析:“休渔期”制度的目的是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答案:A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某藻类爆发式的生长过程中,其数量变动属于种群哪种类型的增长()A“J”型增长 B“S”型增长C“Z”型增长 D直线型增长解析:藻类爆发式的生长,其数量变动属于种群“J”型增长。答案:A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

4、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昆虫等动物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和菌类等全部生物解析: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和菌类等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答案:D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种间关系依次为()A竞争、寄生 B共生、寄生C寄生、竞争 D竞争、捕食解析:“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种间关系依次为竞争、捕食。答案:D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光照强度 B土壤类型C温度高低 D性别比例解析: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包括光照、土壤、温度。答案:D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

5、关于“S”型曲线中的K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B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D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解析:“S”型曲线中K值是环境容纳量,在“K”值的时候种群数量是最大的。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也可能不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是在K/处。答案:B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平方公里内人口的数量B立方公里的水域内鱼的数量C公顷森林中生物的数量D平方千米草地中各种害虫的数量解析: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种群的个体数量。答案:A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对部分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在这个过程中农

6、田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解析:保留了原来的土壤条件,属于次生演替。答案:C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林的是()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解析: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由于气候和降雨量的限制,不能演替为森林。答案:A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年月广东学考单选)下图所示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中,最可能属于衰退型的是()解析:D图所示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年个体占的比例较多。幼年较少,属于衰退型。答案:D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厂,由原

7、来不到只兔,迅速繁殖到现在的上万只。在这三年内,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J”型曲线 B“S”型曲线C直线上升 D抛物线解析:养兔厂,兔的食物、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处于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J”型曲线。答案:A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 m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黑光灯灯光诱捕法解析: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黑光灯灯光诱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答案:D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

8、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解析: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B人类正确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必须控制捕捞量,应把种群的个体数保持在环境容纳量的()A水平上 B水平上C水平上 D水平上答案:C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B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说明丰富度大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多,丰富度大答案:B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

9、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矿物质C湿度 D光照解析:群落中引起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答案:D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解析: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D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B在裸岩或冰川泥土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的稳定性减弱D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解析: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答

10、案:D如图中的a和b分别表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表示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 BC D解析:种群的增长有“J”型和“S”型两种,造成两者差别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中存在种群增长的阻力,数量变化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至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分,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分)下列叙述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年龄组成 D物种的丰富度解析: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属于种群特征。答案:ABC下列

11、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恒定不变C种群增长与自身密度的影响无关D种群的数量在K/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解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种群增长越慢。答案:B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解析: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答案:AD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

12、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以发生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慢D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一定是森林阶段解析:群落演替与环境条件有关,例如西北干旱地区的草原不可能演替为森林。答案:ABC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来表示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解析: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A错“J”型增长,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B错动物垂直分层现象是由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的,D错。答案:ABD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