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23485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第七章》ppt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基础 第七章 安全用电,主要制作:廖芳 2011年9月,2,第7章 主要内容,知识要点,技能要点,重点、难点 7.1 触电及防护 7.2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7.3 电气防火、防爆常识 第7章 小结,3,第7章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1. 触电的概念; 2. 触电的方式及其对人体的伤害; 3. 防止触电的措施; 4. 触电的急救常识; 5. 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6. 电气防火、防爆常识。,4,第7章 技能要点,技能要点 1. 防止触电的措施; 2. 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3. 单相交流动力电的引入与测量; 4.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5,第7章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 防止触电的

2、措施; 2. 用电安全及防护措施。,返回,6,7.1 触电及防护,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的方式 防止触电的措施 触电急救常识,返回,7,7.1 触电及防护,电能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优质能源,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基础。电能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及科技等各个领域。 正确、安全地使用电能,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但是,若用电不慎,轻则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重则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的巨大损失。,返回,8,7.1 触电及防护,1.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1)触电的概念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承受过高的电压,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而

3、引起人体局部受伤或人体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 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返回,9,7.1 触电及防护,(2)触电的分类 触电时,人体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根据触电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触电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返回,10,7.1 触电及防护,电伤。是指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表面而造成的伤害。 电伤表现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电烙印,以及人体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内部所造成的伤害。 电击会影响人的心脏、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造成人体死亡。 在很多情况下,电击和电伤可能同时发生,而大多数触

4、电死亡是由其中的电击造成的。,11,7.1 触电及防护,(3)触电伤害人体的机理 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的工作,直至危及生命的伤害。 触电伤害人体的机理因素主要有:通过人体的电流、人体电阻的大小、电流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触电的部位以及环境因素等主要因素。,返回,12,7.1 触电及防护,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及大小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关系表,返回,13,7.1 触电及防护,2.触电的方式 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和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的不同,触电的方式亦不同。 常见的触电方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触电、接触电压触电等

5、几种方式。,返回,14,7.1 触电及防护,(1) 单相触电 当人体站住地面上接触到某一根相线(火线)时,相线、人体、大地形成电流回路,造成电流穿越人体的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返回,15,7.1 触电及防护,单相触电是触电事故中最常见的触电方式。 当发生单相触电时,人体之间的电压为相线电压220V,所以发生单相触电时,220V的电压足以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危及人体生命。,返回,16,7.1 触电及防护,(2) 两相触电 当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到两根相线时,相线、人体、相线形成电流回路,造成人体触电的现象称为两相触电。,返回,17,7.1 触电及防护,发生两相触电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两根相线之

6、间的电压(即线电压)为380V,因此两相触电的电流比单相触电的电流大得多,触电的危害比单相更为严重。,返回,18,7.1 触电及防护,(3)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体位于不同电位的大地上,行走迈开(约0.8m)时,两腿之间的电位差(电压)称为跨步电压。,返回,19,7.1 触电及防护,当输电线断线、掉落在地面上时,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以输电线落地点为中心的电位分布区域,在输电线落地点周围20m之间的半径范围之内,产生电位差(漏电压)。 在发生高压电线 落地或雷击时,会产 生很高的跨步电压, 这是非常危险的。,返回,20,7.1 触电及防护,当人的两脚之间踩在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人体由于触及跨步电压而

7、造成的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体距输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时,就可能发生跨步电压触电事故。 当跨步电压达到4050V时,将使人有触电、摔倒的可能,摔倒后会由于跨步距离增大,使人体的触电电压增加,导致人体发生更严重的触电而死亡。,返回,21,7.1 触电及防护,(4)接触电压触电 接触电压是指人站在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设备的旁边,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时,其手、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 由接触电压引起的触电称为接触电压触电。 一些金属外壳和机座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其外壳和机座都是接地的、不带电;但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绝缘击穿或接地部分破坏),设备与大地之间产生电位差时,人体若接触这些设备,便会产生接触

8、触电。,返回,22,7.1 触电及防护,3.防止触电的措施 (1) 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提高绝缘性。保持电气设备的完好,提高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电气设备的外壳隔离开; 定期检修、维护电气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电气设备,可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将故障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并可大大减少触电的概率,保证人身安全。,返回,23,7.1 触电及防护,(2)采用保护接地的措施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做良好的金属连接。 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或出现故障、外壳带电时,若作好了保护接地,则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形成主要的电流回路,电气设备与人体形成的回路电流就很

9、小,因而大大降低了触电的危险性,保护了用电人员的安全。 保护接地是最基本的电气防护措施。保护接地适用于中线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返回,24,7.1 触电及防护,(3)采取保护接零的措施 保护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输电线的零线(即:中线)之间做良好的金属连接。 当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外壳带电时,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相线等电位,若作好了零线接地,则电气设备与零线形成短路回路,因而通过该相线的电流很大,使相线上的自动开关断开或熔断丝烧断;当人体触及外壳带电的电气设备时,即使线路保护装置未断开,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线路电阻,流过人体的电流及其微小,因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保

10、护接零适用于中线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返回,25,7.1 触电及防护,采用保护接零的注意事项: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要确保中线的可靠连接,防止零线回路断开,严禁在零线上安装熔断器和开关。 在同一低压电网中,只能采用同一种保护措施。不允许将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零,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的不同措施。 在接三眼插座时,不能将插座上接电源零线的插孔与地线插孔直接串接。,返回,26,7.1 触电及防护,(4) 使用安全电压 我国安全电压(工频电压额定值)采用42V、36V、24V、12V、6V等几种等级。 表 安全电压等级及其应用场合,返回,27,7.1 触电及防护,(5)使用安全用电工具

11、在较高电压状态下工作或用电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用电防护用具,确保正常用电及人身安全。常用的用电防护工具有: 绝缘工作台和绝缘垫; 绝缘手套和绝缘靴; 绝缘钳、试电笔、电压测试仪及电流测试仪; 工作标示牌、警示牌,工作安全遮栏和护罩; 梯子、安全带、脚扣等。,28,7.1 触电及防护,(6)保证检修安全 用电线路和设备要定期检修,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电者的人身安全。 实行严格的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 检修工作需断电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检修安全程序执行。检修时,要有2人以上的检修人员在场,保证检修过程中,有人检修,有人执行防范、警示。 不断电检修时,也应具备完备的保护措施,使用安全

12、用电工具(带有绝缘层的工具)进行检修。 每一次检修,应有完善的工作记录和操作记录。,返回,29,7.1 触电及防护,4.触电急救常识 触电事故具有突发性、季节性、高死亡率及行业性等特征。 发生触电事故时,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最佳的抢救时机尤为重要。,返回,30,7.1 触电及防护,(1)触电的临床表现 全身性的反映。触电后,轻者表现为惊吓、心悸、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重者立即出现昏迷、强直性肌肉收缩、休克、心律失常、心跳、呼吸极微弱或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出现紫绀。如触电者从高处跌下,可伴有脑震荡,头、胸、腹处受伤,或四肢骨折等症状。 产生局部电灼伤。灼伤常位于电流进出人体的接触处,进口处的伤口

13、常为一个,出口处的伤口有时不止一个。电灼伤的面积大多为三度灼伤,灼伤处为焦黄色或褐黑色,伤面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的界限。此类触电者一般神智清醒,部分触电者会出现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出冷汗或恶心呕吐等。,返回,31,7.1 触电及防护,假死。即触电者暂时丧失知觉,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脉搏、呼吸停止。 由于触电时心跳、呼吸是突然停止的,虽然中断了供血、供氧,但人体的器官还存在微弱活动,有些组织的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加之体内重要器官未受损伤,所以只要及时进行抢救,触电假死者就会有被抢救成功的可能。 触电造成的“假死”一般都是即时发生,但也有个别触电者可在触电后延迟一段时间(几秒-几天)而突然出现

14、“假死”。,返回,32,7.1 触电及防护,(2)触电后的急救 触电事故往往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情况危急,如果抢救正确及时,一般还是可能救活的。 触电现场的急救是抢救触电者生命的关键步骤。,返回,33,7.1 触电及防护, 断电。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这是对触电者进行急救的关键。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急救人员不能用手直接拉触电者,以防急救人员触电。 断电的常用方法和措施: 立即断开开关或拔下保险丝; 用绝缘工具拨开或切断电线; 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头)将导线挑开。,返回,34,7.1 触电及防护,断电的措施图解,返回,35,7.1 触电及防护, 现场急救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

15、后,应立即就近移至干燥通风场所,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 若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晕、心慌、呼吸促迫、面色苍白时,应将触电者就地平躺,安静休息,并严密观察呼吸和脉博的变化。,(a)将触电者就地平躺 (b)观察呼吸和脉搏的变化,36,7.1 触电及防护,当触电者神志不清、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的呼吸时,应及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当触电者神志丧失、心跳停止、但有微弱的呼吸时,应立即采取进行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挤压法,37,7.2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电气事故及其特点 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日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措施,返回,3

16、8,7.2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1.电气事故及其特点 电气事故是指:由于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出现故障所引起的灾害事故。 电气事故发生灾害的主要形式: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等; 发生电气事故的主要原因:短路、断路、漏电等起因。,返回,39,7.2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电气事故的两个主要特点: (1)发生事故时,设备或线路损坏且带电,这种情况易引起再次触电或发生火灾; (2)在一些大型电气设备含有油性降温材料,电气事故环境中含有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粉层时,若发生电气火灾,就很容易引起爆炸。,返回,40,7.2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发生电气事故的处理办法: 在发生电气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故障处理。 如发生电气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以防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或造成救火者再次触电。 电气灭火不能使用水或普通灭火器(如泡沫灭火器)灭火,应选用干性化学灭火粉末、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的黄沙等进行灭火的黄沙灭火。,返回,4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