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23063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心脏停搏 ( asystole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区别与共同,主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3-5秒,5-10秒,10-20秒,1-2分钟,3分钟,15秒左右,30-60秒,6分钟,60秒,8分钟,时间就是生命!,1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心脏骤停 复苏时间,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1956年 美国 Zoll 体外除颤成功,1960年 Kouwenhoven 胸外按压 ,1958年 美国 Safar 口对口呼吸,生存链 CPR成功的关

2、键,生存链 CPR成功的关键,有效的高级 生命支持,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判断意识(Assessment),判断有无意识:摇肩、呼唤,无反应者掐人中或合谷穴5秒 呼救,拨打120者注意:5w,让对方先挂电话 体位:必须整体转动、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头、颈、躯干呈直线,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物、领带等。,C ( Circulation ) 胸外心脏按压,2005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

3、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2005 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2010: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按压速率至少 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 是每分钟“大 约” 100 次),成人按压幅度 至少为 5 厘米; 婴儿和儿童的 按压幅度至少 为胸部前后径 的三分之一 (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 为 5 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 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 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C ( Circulation ) 胸外心脏按压,判断有无脉搏(10秒) 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 体表距离心脏最近的动

4、脉; 桡动脉、股动脉、颈动脉血压依次递减 约 10mmHg : 即: 能触及桡动脉:表明动脉压 能触及股动脉:表明动脉压 能触及颈动脉:表明动脉压 临界: 脑动、静脉必须 、 脑血流(CBF) 50% 才能维持 和 恢复意识;CBF 20%,可维持存活。, 80mmHg 70mmHg 60mmHg,50mmHg 30mmHg40mmHg,C ( Circulation ) 胸外心脏按压术部位,过去:两步 步骤1:沿肋弓向中间滑移 步骤2:胸骨与剑突交界处向上二横指 现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C ( Circulation ) 胸外心脏按压术步

5、骤,注意事项,“胸泵学说”,2010(新增),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进行 Hands-Only(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如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应按照 30 次按压对应 2 次呼吸的比率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胸外按压可以为心脏 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比较不进行胸外按压, 可以提高存活率,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道开始,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 2 次呼吸。,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2005指南,2010指南,指南比较,以每分钟大约 100 次的速率按压。,

6、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 人员以每分钟至少 100次按压的速率 进行胸外按压 较为合理。,1、胸外按压次数对于 能否恢复自主循环 (ROSC) 以及存活后 是否具有良好神经 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2、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 存活率,而减少按压 则会降低存活率。 3、胸外按压不仅强调 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 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 复苏步骤的中断。,指南比较,应将成人胸骨按下至少4- 5 厘米,按压主要是通过增加胸廓内压力以及直接压迫心脏产生血流。通过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以及氧和能量。 现有研究表明,按压至少 5 厘米比按压 4 厘米更有效,应将成人胸骨按下至少 5 厘米。,旁观者、急救人员

7、和医务人员在为心 脏骤停患者进行心 脏复苏的过程中, 都具有重要作用!,在 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更改为 C-A-B 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 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 A-B-C 程序, 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指南比较,指南比较,2005指南 在开通气道的前提下 眼看有无胸廓的起伏 面感有

8、无气体的排出 耳听有无气流的声音,呼吸判断,2010年指南中,要求专业人员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若确定无呼吸,在心脏按压30次后实施呼吸救生,畅通呼吸道 、仰头举颏法 压前额头后仰 + 托下颌颈伸直 + 张口 = 通畅气道三步法 、清除口腔异物、假牙等,推额提颏法:合适在社会中推广,提颌法, 虽较复杂, 但所有医务人员均 应掌握,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闭鼻孔、口对全口、平静吸气、用力吹 注意: 每次吹气量8001200ml; 胸部有起伏 + 呼气时有气流为有效; 按压30次、吹气2次(30:2) 机理: 一般海拔时,吸入的空气含氧 21%。人工呼吸时虽然吹入的气体是急救者呼出的

9、气,但呼出的气中(600ml)就大约含有18的氧,且每次能吹入1000毫升,已能提供机体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气浓度。,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管人工呼吸,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复苏隔离通气面罩,复苏隔离面膜(老式),复苏隔离面膜(新式),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并未建议对除颤、电复律以及起搏进行重大更改。强调在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早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2010(重新确认的 2005 版建议):可以考虑为医院环境配备 AED 以便进行早期除颤(目标是在倒下后不到 3 分钟内给予电击),特别是在员工不具备节律识别技能或者不经常使用除颤器的

10、区域。,高级生命支持,强调从缩短从第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 的时间和电击到立即 恢复按压的时间!,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但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 3 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 与 3 次电击方案相比,单次电击除颤方案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如果 1 次电击不能消除心室颤动,再进行一次电击的递增优势很小,与马上再进行一次电击相比,恢复心肺复苏可能更有价值。,高级生命支持,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流程,求助、启动急救系统,药物:建立静脉通道, 肾上腺素、胺碘酮 建立高级气道 可逆病因的治疗,

11、心脏骤停后治疗, 用力(5 厘米)快速(100 次/分钟)按压并等待胸壁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每 2 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如果没有高级气道,应采用 30:2 的按压通气比率 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 如果 PETCO2 10 mm Hg,尝试 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有创动脉压力 如 果舒张阶段(舒张)压力 20 mm Hg, 尝试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心脏骤停后治疗, 脉搏和血压 PETCO2 突然持续增加(通常 40 mm Hg) 自主动脉压随监测的有创动脉波动, 双相波:制造商建议值 (120-200 J);如果该值未知,使用可选 的最大值。第二次及后续的剂量应相当,而且可考虑提高剂量。 单相波:360 J,心脏骤停后治疗, 肾上腺素静脉/骨内注射剂 量:每 3-5 分钟 1 mg 血管升压素静脉 /骨内剂量: 4 0 个单位即可替代首剂量或第二次 剂量的肾上腺素 胺碘酮静脉/骨内剂量:首剂量:300 mg 推注。第二次剂量: 150 mg。, 声门高级气道 或气管插管 用于确认和 监测气管插管位置的二氧化碳波形图 每分钟 8-10 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外按压,去除可逆病因,可逆病因,低血容量,低温治疗,张力性 气胸,毒素,心脏填塞,低钾/高 钾血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