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硬化患者维生素 K 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探讨作者:李丽娟,江泽琴,王启军【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经维生素 K 治疗后,对凝血酶原活度与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40 例肝硬化患者经维生素 K 治疗前后通过 SYSMEX CA-1500血凝仪和 ABX PENTRA120 血球仪分别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参数进行检测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PLT、MPV、PCT 三项参数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 PDW 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中使用维生素 K 治疗对凝血机制和血小板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肝硬化;维生素 K;PT;血小板参数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收集 标本来源于我院自 2007 年 6 月以来,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并经维生素 K 治疗的患者共 40 例,男性 27 例,女性 13 例,平均年龄 45 岁1.2 仪器和试剂 法国 ABX PENTRA 120 血球仪,进口配套试剂;日本 SYSMEX CA-1500 血凝仪,进口配套 PT 试剂。
1.3 检测方法 40 例肝硬化患者经维生素 K 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用枸橼酸钠 1:9 抗凝的血浆和用 EDTA-K3 抗凝的全血分别在 SYSMEX CA-1500 血凝仪和ABX PENTRA 120 血球仪上进行凝血 PT,PLT、MPV、PCT 及 PDW 四项参数进行检测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OSS11.2 统计软件进行 t 检验,结果以 ±s 表示P<0.05 表示有显著性差异2 结 果在肝硬化患者中使用维生素 K 治疗对凝血机制和血小板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见表 1表 1 肝硬化患者维生素 K 治疗前后 PT 与 PLT、MPV、PCT、PDW 变化 * 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 讨 论3.1 肝硬化是一种影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正常的肝结构紊乱,从而导致肝脏功能的下2降[1]肝脏是多数凝血因子产生的场所,肝脏的严重损伤会导致凝血因子生成的减少,从而影响机体的凝血机制,许多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并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其凝血障碍愈明显[2]。
所以肝硬化疾病病程中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 PT 延长,原因之一是在肝硬化晚期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基础上,长期严重的消化道症状,致维生素 K 摄入不足或长期淤胆时胆汁向肠内排泄障碍引起脂溶性维生素 K 吸收不良,由维生素 K缺乏引起凝血机制障碍(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生成减少)导致 PT 延长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是维生素 K 依赖因子,由于依赖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对肝脏的损害更敏感本研究表明给予维生素 K 治疗后,PT 有所上升,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2 肝硬化对血小板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血小板结构、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多方面的改变,血小板的 PLT、MPV、PCT 及 PDW 四项参数与体外血小板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状况[3]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患者PLT、MPV、PCT 均显著低于正常组[4],结论与本研究一致经维生素 K 治疗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 PLT、MPV 和 PCT 有所上升,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3 维生素 K 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必需物质,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生成减少主要是由于脂溶性维生素 K 缺乏所致[5]; 引起肝硬化患者维生素 K 缺乏的原因很多,因食欲缺乏而摄入减少是直接原因,严重的肝病常可导致胆汁分泌障碍,胆盐排入肠道减少致使维生素 K 吸收障碍,如应用抗生素药物可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道维生素合成减少,而减少维生素吸收,因此肝病患者 PT 延长时应常规补充维生素 K[6]。
参考文献】[1] 杨 丽.PT、APTT 对肝硬化预后的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3(19):26.[2] 丛玉隆,魏玉香,张立文,等.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与 Child2Pugh 分级的关系 [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312.[3] 魏文启.肝硬化、肝癌患者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的研究[J].医学检验,2002,2.6.[4] 21Jorgensen B.Fischer E.Ingeberg S,et al.Decreased bloodplatelet Vol2 ume and count in patient with liver disease[J].Scand J Gastroenterol,1984,19:492.[5] 曹 毅,赵 芳,李鸿林,等.严重肝病维生素 K 纠正试验后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的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10(6):1896~1897.[6] 周俊卿,李 东.肝硬化合并维生素 K 缺乏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J].临床误诊误治.2005,11(18):85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