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19971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 授课教案 主讲教师:王贵,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我受教育局的委托,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的相关内容,因为本人也是需要学习的一位中年老师,对此教材的内容及领域中了解掌握不是那么全面和透彻,在交流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必要的错误或不足,教学方法肯定也不会那么恰当,请各位多原谅和理解,并同情我、支持我、配合我共同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我一辈子感谢你们!,一、师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魅力不衰的话题,这是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永恒性,又具有时代性,时代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涵。 “德”按“辞海”解释有五个含义: (一

2、)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参见词条“道德(一)”。例:品德公德德育德才兼备。 (二)情义;恩惠。例:功德积德感恩戴德书盘庚上 “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 (三)心意;信念。例:同心同德离心离德。 (四)感德。例:左传成公三年 “然则德我乎?” (五)事物的属性。例: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 “实、德、业三,各不相离。,其最主要的意思就是道德,品行。“德者,才之师也,才者,德之资也。”说明德与才是相辅相存的,作为教师应该是有德有才,且德为先,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德才兼备,常言道:有才无德,有德无才,无德无才都为不合格“产品”。只有培养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同时对教师的要求

3、也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合格的教师,否则德才不备,只有一样的教师就应该是不合格的教师,那怕他现在仍站在讲台上,也是将就用。但可以学,可以深造和培训,使之变成合格。另外,“百以德为首”,“做人先修德”这是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先贤们都特别看重的道德操守。过去,我们经常讲“有德有才为圣人,有德无才为君子,无德无才为废人,有才无德为小人;”还有一种说法“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生活中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德兴则业兴,一个人的道德就是立身之本,当教师更要有师德,教师的职业是项非常特殊的职业,我们的工作对下一代有着深远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国家教育部、上级相关部

4、门非常重视教师的道德修养,把教师的道德修养列入了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列有学习内容,“十二五”期间就全国中小学师德更为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这里,希望我们在生的各位要抓住这大好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位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优秀教师。,二、绪论部分,2、教师职业是清贫的职业,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教育中“奉献”和“爱生”都是时代的精髓,是师德之魂,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无一例外地要求为人师者必须具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甘愿付出的情怀。功利至上与教师职业永远很难共处,教师的职业是富不起,饿不死的职业,于是就出现对“老师像把

5、盐,味道有点咸,人人离不了,就是不值钱”的真实写照;还有人说教师的生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马差,出力比牛大”的说法;更有圣者撰写一副对联描述教师:“听狗叫看猪脸课时加重收入在减,教畜生哄笨蛋生不逢时诲人不倦”。“囊中羞涩无权无势人生坎坷心憔悴,居无定所难已成炊衣带渐宽终有悔,“以上这些话说得虽然有些偏颇,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教师职业确实辛苦、清贫,所以,怕吃苦、想发财就别当教师,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耐得住清贫,就应该多讲付出,多讲贡献,少争索取,要有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坐的各位同仁也有发财的智商,如果不是选择当教师的话,现在可能就是捅有

6、上千万的大款,但首先你选择了当教师放弃了发财的机会,说明你曾经是热爱教育的,既然选择就应该无怨无悔,就应该和我们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三尺讲台上寻找自己的人生和快乐,把教书育人,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己任,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充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整天在怨天尤人,恨自己走错了路,站错了队,后悔当教师,但最终在我们这小圈子中也很少有人辞职、下海,其实,外面的世界也是复杂的,到外闯世界也会头破血流,最终劳苦一辈子,不见得就能成为富翁,现在国家政策一片大好,工资收入比其他有的行业也不是太低,听说马上还要给我们调工资,名叫低职补贴,对低收入

7、的教师还要多加一些,再说今年十八大人代会期间的人大代表提出为什么基础教育行业不那么的吸引人,原因就是社会地位不高和收入较低,代表们还提出要给基础教育的老师提高收入待遇,并想办法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再说从今年的职称改革,对偏远山区及学校进行即评即聘,说白了也就是给教师提高待遇,这就说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困难是关心的,所以我们教点革命小书是有前途的,面包是会有的,大家心思不要动摇,要正确的看待社会,对待人生和善待自我,于是希望各位同仁记住:1、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收支平衡”因为你对学生付出无法测量,你的成果很难量化,2、“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立竿见影”,因为你所做的是“百年树

8、人”的职业,你的付出结果如何,不是一时可以见分晓的。3、“爱生奉献”就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鲜花和掌声,它是一个平凡的职业。,3、在工作中,如何做到“爱生、奉献”呢?,爱生奉献就只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因为这是一个触及儿童心灵的职业,你的劳动的付出是在这个基础上见成效的,不论是为了丰收学业还是人格的完善,这一点是最为可靠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正如苏联的切尔任斯基说过的:“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好他”。 剖析:1、理解:它是一种认知因素,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与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苏联赞可夫说的一句话)充分说明在教育中理解儿童

9、的重要性。 我们要学会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变成小孩子,只有这样,才配做孩子的先生,这是陶行知非常恭维之事,因为成人与儿童的心理差距太大,如果不把自己变成小孩,就永远不会对小孩子产生细腻而透彻的理解程度。,2、尊重是一种态度因素,态度是教师行为的决定因素,要尊重你的教育对象,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看学生,与学生说话,更重要的是你要把他当成有尊严的人,甚至于比大人还需要有自尊心的人。 3、爱心是一种情感因素,所谓爱是一种为之付出而备感欣慰的幸福体验,师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因为这是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理解和尊重是一种理性成分,爱则是情意成分,教师对学生的既是一

10、种天然的情感,又是理性升华的产物。,4、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社会工具以人为本,对于教师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价值的理解,其认识深刻程度是自古就有的,教师要通过“教书育人”实现自已的社会责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培养出特定的人为特定的社会服务,一方面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服务,另一方面利用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的特征,传递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为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作用:1、通过培养“政治人”为古代社会服务;2、通过培养“经济人”为现代社会服务;3、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5、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尊严与发展,过去人们习惯把教师比做“蜡烛、人梯”或者“春蚕”其积

11、极意义在于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解读,但是同时传递着的信息,教师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注,失去了自豪感,丧失了幸福感,也牺牲了自身的发展,这恰恰与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相违背。 (1)、失去了自豪感 a、教师是人才,它是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人; b、光彩来自智慧,教师的工作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c、光彩来自专业性,教师法已明确了教师的专业性; d、光彩来自创造,自主性是创造性的前提,没有自主性就无法创造。 (2)、丧失了幸福感 蜡烛的燃烬,春蚕的吐丝,尽管是悲壮的,也是令人心寒的,教师不是不识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同样有人类共有的需求和情感,教师的职业要有“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更要有

12、充满专家的成就感,成才的光荣感和创新超越的自豪感,发展是师德修养追求的目标,师德应将教师引向辉煌,而不是毁灭。,6、谈谈教师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过度要求而产生身心耗竭状态(原因是过重的工作压力或其他外部压力造成的)。 (1)、教师身上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a、躯体症状; b、智力症状; c、心理情绪症状; d、行为症状; (2)、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 a、学生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成为大发雷霆的导火绳; b、一个差生取得可喜的进步,也没能引起你的兴奋和关注; c、在教学中,老教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使用着; d、在讲台上,头脑中阵阵发出空白,连续看时间盼望下课铃声快响;

13、 e、讲完课后,内心感到阵阵的空虚; f、学校会议中,你总是专找一个紧靠门的最后一排的座位坐着; g、学校在讨论问题时,你居然像一位局外人,你总是一言不发; h、一向健康的你,身体无大病却浑身难受,或小病不断,不管有事无事,你总是要请假。 那么,很可能职业倦怠在困扰着你。 很显然,职业倦怠成为破坏教师职业道德的隐患,当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与事业以及自己人格修养的关系中出现违背道德规范现象时,其背后一般都可以找到职业倦怠这个心理疾患。,(3)、如何治理教师的职业倦怠 、外部环境 a、外部环境关注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b、待遇不公要使教师经济待遇等于或高于公务员的收入水平; c、工作负荷不要任意

14、占用教师下班后和休假时间; d、社会期待不要过高的要求教师,要给教师一些私人生活的空间; e、工作环境学校领导要创设宽松、舒适、整洁、明亮的工作环境。 、心理自调 人格特征 情感上要变冷漠热情 态度上要变偏见公正 意志上要变专制民主 理智上变因循守旧开拓创新 心理调适:在外部压力面前,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克服倦怠。 体验创造:因循守旧,重复机械的工作容易导致职业倦怠,所以工作中要善于突破常规、异想天开、超越自己、超越过去、超越书本、超越他人,在超越与挑战中体验创造快乐,有利于克服倦怠。,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

15、因此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主要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A(1)、树立“以人为本”的信念问题 a、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突出人的需要。 b、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幸福、自主和尊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目标。 c、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的情感,把学生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上。 (2)、在师德中体现智慧,讲求艺术的问题 智慧是师德的科学基础,是保障教师的奉献产生最大功效的关健,我们常说,要苦干加巧干,在教师为教育工作中呕心沥血的付出时,要倡导教师开动脑筋、创造性地、道德地、经济有效地解决问题,科学艺术地开展工作。,

16、B、基本对策 (1)、让师德与体验同长 师德的情感领域应当是师德教育的中心领域,师德情感的教养应当是师德的重点任务,而师德情感的发展更多的不是靠明理而是靠感化、更需要动心而不是动脑、更要求触及心灵而不是嵌入人脑、更强调求善求美(幸福感)而不是求知求能的 (2)、让师德与智慧同在; (3)、让师德与发展同行; (4)、让师德在互动中构建。,三、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一 主题内涵,课堂教学:即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的主阵地,是: 1.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主要经程, 2.教师德行修养水平的主要平台; 3.教师教学效能集中显现的平台。,二案例研究一,(一)课桌上的水得到的启发: 1.将计就计,临场发挥,智启成功。 2从中不仅看到教育的智慧的展示,更有教师人格魅力的彰显。 3,看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从导入环节开始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案例。 4.看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的应对突发事件,成功导入新知识。,(二)教师的基本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