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198060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经典选读-费尔巴哈论-第三章(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对旧哲学宗教观和伦理观的批评,本章承接第2章对旧唯物主义哲学局限性的批判,进一步分析旧唯物主义(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为代表)在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表现。,一、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批评 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四、几点思考,四、几点思考,1“爱”的问题的分析 2宗教问题的思考 3历史评价问题的思考 4.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1“爱”的问题的分析 (1)广义的爱的概念和狭义的爱的概念。 (2)费尔巴哈为什么企图建立“爱”的宗教 现实生活对近代理念的挑战 (3)爱的人道主义本性分析 (4)案例分析: (5)小结,(1)广义的爱的概念和狭义的爱

2、的概念。 爱,特别是狭义的爱,被许多人看作是帮助人摆脱苦难的,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文学作品中,“爱”在一个时期甚至成为永恒的主题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2)费尔巴哈为什么企图建立“爱”的宗教 现实生活对近代理念的挑战 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观念与美好国家的理想; 近代哲学的人性观念与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 近代资本主义与人性的异化; 人性复归问题怎样才能解决(道德与幸福的背反问题);,(3)爱的人道主义本性分析 爱作为人的本性的表现是近代人道主义的基本准则。 积极意义: 体现近代人反封建的要求;追求人的心灵美和情感的和谐;寄托人对美好未来的愿望和追求。 因此,

3、爱的人道主义本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医治人的心灵创伤。一个人应当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他同时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需要有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抚慰。尤其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他更需要同情、友谊、支持,特别是爱情。 近代“性爱”成为主题的反封建背景(反对等级观念,批判以权力、金钱、家族利益、政治利害为中心的婚姻观)。,消极意义: 爱被许多人看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本身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缺乏爱的“理性王国”是以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政治关系,而不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处理人际关系的。人道主义作为进步人类的美好理想,实现它,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如果把爱作为至高无上的

4、绝对的东西,那么,将会削弱、甚至是消解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消解人们的历史使命感,其社会效果的消极有害的。,(4)案例分析: 高加林对生活的信心来自何方? 爱情文学的价值 新时期的“爱情文学” 知青文学中的爱情故事 商战中的情爱问题:外来妹、留守女士、牵手(理智同情感的冲突与和谐;尊重与理解;不同需求的满足) 战争文学中的爱情问题:第四十一个、兵临城下; 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问题:拯救大兵瑞恩 永恒的爱的描述是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反思。(廊桥遗梦、飘) 爱情艺术内含的哲学问题: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人性(善的观念)的苏醒、人的生存态的复杂性(欲望的满足与善的追求的冲突),(5)小结 爱的价值它是人

5、生的精神支柱之一。它满足了人情感抚慰与交流的要求,完成了思想的言说与沟通,实现了意志的支持和激励。 恩格斯批判的社会背景劳资冲突尖锐、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摧残、机器化大生产对人的压抑 恩格斯批判的意义没有爱的社会是人无法生存的社会,但爱不是消解百病的灵丹妙药;人需要爱,但真正的爱的实现要以消除阻碍其实现的社会条件为前提。,2、宗教问题的思考,(1)费尔巴哈宗教观分析 (2)宗教的起源问题 (3)宗教的社会作用 (4)宗教的消亡与宗教信仰自由 (5)小结,(1)费尔巴哈宗教观分析 为什么希望建立“爱的宗教”? 使爱成为人行为的最高准则,以克服社会的弊病。 为什么是错误的? 理论上:抽象的人性论;

6、实践上:缺乏实现的条件,是空洞的说教。,(2)宗教的起源问题 18世纪启蒙学者的观点:愚昧无知的产物、统治者的工具 黑格尔的观点:人类精神的异化;以崇拜的形式表现精神。 费尔巴哈的观点:人类情感的虚幻反映。 宗教是人类追求理想境界的精神特质的一种特殊表现。追求美好的 未来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超验性的特征;当人生活在不人道的社会环境之中,而依靠自己的力量又无法摆脱这种困境时,精神的反思就会导致对神的敬仰和崇拜。当这种活动被固定化、形式化、教义化、规则化之后,人的精神以及世俗生活也就陷入宗教的生活状态。宗教生活的特点(敬畏与崇拜;执著与坚定;虔诚与服从;程式化)。 需

7、要指出的是:解释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例如心理的、宗教的、哲学的。,(3)宗教的社会作用 人类精神产品的保存者 圣经的历史意义、修道院的历史作用。 政治斗争的工具 被压迫者反抗统治者的手段:早期基督教、陈胜起义、太平天国等; 统治者压迫人民的工具:中世纪基督教、近代传教士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活动等; 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工具:新教改革。 道德教化的手段 教义的道德价值:新教的职业概念、积善行德的教诲 教义终极思考的价值:人的精神追求-至善的意义-精神的归宿(如何成为一个人的问题) 心灵抚慰的诉求 末日审判的价值意义和道德意义: 彼岸世界的伦理意义: 至善信念的价值意义: 毒害人们的精神鸦片

8、,(4)宗教的消亡与宗教信仰自由 历史中产生的一定会在历史中消亡(宗教是否会与人类共存?作为人的一种实际的生活方式,还是作为人的精神状态。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价值判断问题) 消亡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 坚定信念与贯彻政策,(5)小结 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们对生活的信心,我们创造新生活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对人类自身力量的坚信,是对人类向善本性的信念,是我们对未来光明前途的信念。 “神灵”可以给我们暂时的安慰,也可能是一生的安慰。但是,人类真正意义的拯救,是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条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习惯的)、改变制约我们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观念、制度

9、和习俗。 要克服颓废的世界观,克服悲观厌世的心理,要克服自己被扭曲的心灵世界,最终还是要靠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还是要依赖个人道德生活和道德境界的完善,依赖于对崇高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也就是依赖于精神的自我提升。 因此,人类的拯救,最终还是必须依靠人类自己的批判精神、依赖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依赖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得以实现。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人的拯救都必须依赖人类自己的历史活动。,3历史评价问题的思考,历史评价尺度是历史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问题的意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历来是历史科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看待历史进程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历史事件究竟是个体

10、(个人、社团、民族、国家)行为还是社会(整体)行为;历史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3历史评价问题的思考,(1)近代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两种评价观 (2)恶是历史发展动力借以表现自身的形式 (3)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个人、社会现象的标准问题 (4)社会历史评价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1)近代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两种评价观,近代的两种评价尺度: 其一,18世纪的道德判决尺度。例如许多人对拿破仑的评价,对叶卡琳娜的评价。 其二,黑格尔的时代精神的工具的评价。例如,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历史个人有时蹂躏花朵是在所难免的。 前者将历史看作是追逐私欲的战场,是名利厮杀的战场,它常以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低评价个人在历史

11、中的地位,属于悲观主义的历史观;后者把历史看作是合乎规律的事件的延续,正是这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人类活动将人类推向美好的未来。它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探讨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评价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属于乐观主义的历史观。,不同的历史评价尺度,18世纪的评价尺度是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黑格尔的评价尺度是自由意识的进步。(即历史事件展现绝对精神所达到的历史水平,比如,奴隶意识、恐怖意识、自由意识。) 马克思的评价尺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协调程度,是人类自我完善的程度。 当代的评价则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2)恶是历史发展动力借以表现自身的形式,康德关于恶是善的来源的思想:“没有那些来自对抗阻力

12、而且自身也不可爱的非社会性质每个人在自己私欲横流事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人类的全部才智在一种和睦、满足于互亲互爱的阿迦底亚式的牧歌生活之中,就会埋没而得不到生长。人类若是也像他们所畜牧的羊群那样温顺,就难以取得比自己的家畜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了;他们便不会填补起造化作为有理性的大自然为他们的目的而留下的空白。因此,感谢大自然让我们有这种不合群性,有这种无情竞争的虚荣,有这种贪得无厌占有欲和统治欲吧!没有这些东西,人性之中全部优越的自然禀赋就会永远沉睡而得不到发展。”,恩格斯对黑格尔关于恶是历史动力的表现形式的命题给予充分的肯定(旧哲学对善恶问题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对历史事件意义的理解非常空洞;看

13、不到所谓恶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刻的历史意义;黑格尔是一个例外,法哲学18、19;宗教哲学讲演录第3部第2篇第3章) 恩格斯对“恶”的二重性含义的分析:其一,从历史进步的角度讲,被看作是恶的历史事件实际上是善,它体现的是对旧制度的批判和否定,而在旧势力看来,这是恶。其二,从追逐私利的角度讲,一方面它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创造,有其积极的意义(对社会发展物质要素的肯定);另一方面无限制追逐私利导致人性的沦丧,社会的败坏,这将会激起人们的批判和反抗。 旧哲学历史观的局限性:不理解这一点,是旧哲学历史观念的最大缺陷。使他们找不到历史发展动力和动因的缘由。,(3)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个人、社会

14、现象的标准问题,历史事件与事实人物评价的方法论问题 历史的分析方法(从历史形态转换的角度反省) 社会的分析方法(正义、公平问题。阶级的角度、政治的角度、价值的角度) 文化的分析方法(文化传统批判、伦理心理批判、社会心理批判等等) 习俗的分析方法(人体或群体的生存状态),历史事件与事实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讲,能够推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是先进的,能够推动文明前进的是先进的(其评价对象往往是政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以及阶级、社会团体等)。 从经济的角度讲,能够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是先进的,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先进的,并且能够在发展中不侵吞社会和他人财富的是进步的(评价对象往

15、往是企业家、经营管理者、科学技术人员、工人、一线劳动者等)。 从文化的角度讲,能够以美好的文化作品滋养人们的心灵、纯洁人们的精神、提升人们的境界的是先进的(作家、诗人、表演艺术家,以及民间艺术的创造者等)。 从为人的角度讲,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位,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自觉地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是先进的。(评价对象是个体的人,而不问其社会角色) 上述划分尺度的界线是相对的。各要素及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4)社会历史评价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理想模式与现实状态的关系 普遍性要求与特殊性关注的关系 坚持理想标准与不断更新观念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 克服旧

16、哲学的出路是走向历史唯物主义,(1)德国古典哲学的问题与困境 近代理性主义的主题 人的问题(以人的眼光看世界,以人取代神) 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 康德论人是目的与彼岸世界;黑格尔论人是自由的和自由实现的历程;费尔巴哈论自然是人的本性和道德观念的困境,(2)历史提出的问题 对人的本质的解释怎样才能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困境,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是什么? (3)历史唯物主义是时代的呼唤 人是现实的、在历史中行动着的人;从人的现实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特性 (4)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本性的理解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总合: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 人的本质考察的两个角度:个体与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