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197907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复习总结ppt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复习,2,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3,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 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 哲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科学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基石,核心目的归宿,实践运用,6,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的主要代表性著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反杜林论全面阐述

2、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伟大发现。,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鲜明的政治立场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崇高的社会理想,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第1、2、3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

3、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一节逻辑结构,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不可知论,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意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时空的四大特点 时间、空间

4、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时间、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实践的基本特征 要素的客观性 ()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过程的客观性 结果的客观性 目标的制定 ()目的性(自觉的能动性) 方案的规划 具体性 ()社会历史性 历史性,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践内有地包含着,生产劳动 处理社会关系 科学实验,根本动力 直接动力 重要动力,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思维科学文化生活,社会变革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政治生活,自然生产实践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主要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观),(三)

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一)物质决定意识,(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的发挥,(4)意识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和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的创造性,(3)意识指导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性,(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何谓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回答,3、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表现,4、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第二节逻辑结构,()客观性 联系的特点 ()普遍性 ()多样性 (4)条件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把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彼此独立、彼此隔绝的。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事物普遍联系方法论意义,

7、事物永恒发展的基本原理,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原因 发展的过程性,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即作为过程来考察。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趋势。,事物永恒发展的方法论意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必然性与偶然性,“混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现象与本质,“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8、茅茨之屋,或有侯王。”,可能性与现实性,敢于、善于向“不可能的事情”挑战。,内容与形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买椟还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 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何会发展的问题; 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它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相互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相互联结,斗争

9、性是同一性的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提供了事物得 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使双方互相吸取 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 展。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转化 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 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 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 为新事物。,方法论意义,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和谐是差异之中的结

10、合,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存进、共同发展。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中心环节,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 把握两点论:在坚持重点论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两点论体系了矛盾分析方法的全面性原则。重点论是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的、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11、及其方面。,(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互相区别,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渗透,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远大的目标与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有雄心壮志,敢于破旧立新,反对因循守旧;另一方面,又必须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等等,都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的思想。,(三)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

12、盾运动, 促使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经 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理论意义:是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 线论的思想武器。 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辨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第三节逻辑结构,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基本属性:同

13、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2、对待矛盾的态度:矛盾的普遍性 -问题意识,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3、解决矛盾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不平衡性:两点论和重点论 -抓工作重点,抓主流,抓中心和统筹安排,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要自觉地以辩证思维方法为指导,以创新自己的方法系统。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

14、联、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 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认识的基础和本质,认识的 运动过程,真理与 价值,本质论,过程论,目的论,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方法论,逻辑框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什么是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种对立的认识观,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如何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

15、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辩证过程及其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与价值,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从必然走向自由,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什么是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决定作用,两种对立的认识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如何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辩证过程及其规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和无限发展,第一节知识结构,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摹写性和创造性,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关系;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认识到实践: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中间环节。,、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认识运动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学习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原理的意义,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