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2173921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第1单元第2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生态系统(人教版七上)一、 教材分析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非常突出“生物圈”这个概念。本章强调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前面三节已经作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本节是前面的总结和升华,揭示了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本节课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等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课时安排:2课时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求知欲较强,想像力丰富,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根据这些特征,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分析资料和探究的机会,注重寓教

2、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面“观察鼠妇”的学习,学生已经体验过探究的过程,所以我利用一上探究实验的观察来导入,并通过分析对照实验的结论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此外,学生在食物链部分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如:一些常见的谚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资源。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生态瓶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发展发散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交流合作能力。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四、 重点及难点重点: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 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难点:1.食物链的书写。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五、 教法、学法教法:以“导”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及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学法:学生小组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六、 教学准备教师:生态瓶、课件、贴图等。学生:预习,一个学生提前绘制漫画。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几天前制作的3个生态瓶引导学生观察里面生物的状态,(其中1号生态瓶

4、中有植物、动物及无机环境,2号瓶无植物,3号瓶被阳光遮住)并用大屏幕打出三者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生态瓶中的物质。从学生的生活及感性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做的实验,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好奇心,同时这个导入也禀呈了探究的理念,让探究贯穿在平时教学中。5分生态系统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2.三者关系:相互依存3.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2号瓶与1号瓶进行比较,并分析中动物毛蚶死亡的原因。同时引出植物的作用,并共同得出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生产者的作用。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作用及如何生

5、存,导出动物是消费者。分析瓶中的细菌、真菌的作用并出示图片,出示烂苹果并提出问题:“如果自然界没有细菌、真菌,会是怎样一番景像?”从而导出它们是分解者。引导学生比较1号瓶和3号瓶,分析毛蚶死亡的原因。鼓励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出示24页的三者关系图片在前面的铺垫下,自然得出概念。举例并出示判断生态系统练习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观察表格,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结合以前所学,回答植物的作用,并认同植物是生产者。观察图片,思考动物是如何生存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认同动物是消费者。观察,思考想像,并认同细、真菌的作用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学生代表书写板书。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6、在书中找到概念并划下来。回答,巩固练习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实验能力。通过比较法分析毛蚶死亡的原因,及观察图片,学生自主得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发散思维。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达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前面的学习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10分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教师讲述食物链的发现史,并说明外国人提出食物链是受到中国谚语的影响。鼓励学生说出谚语。从而自然导出食物链。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7、食物链的方法。提供场景,鼓励每一个学生动手练习正确书写食物链。引导学生做25页的观察与思考。在黑板中贴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黑板中的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什么形状?说明箭头的意义。倾听。回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学生到黑板前面书写食物链。并练习另一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每个学生在书中书写食物链。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连书中的食物链。请学生代表到前面来连食物链。学生观察并回答:食物网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说出什么是食物网。用一个故事来导入本环节,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学生的自豪感。食物链的学习都是从学生的已知谚语入手,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

8、规律,开发了学生资源。而且引导学生书写食物链是由浅入深的,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了个体的发展。解决了难点。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得出食物网的概念。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箭头的意义。15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通过黑板中的狐狸吃兔子过渡到欣赏学生课前所绘的漫画兔子的梦想(兔子的梦想是森林里的狐狸都死了,它们从此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数量越来越多)。提问:兔子的梦想会成真吗?从而导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出示一个动画从理论上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一位学生提前根据漫画内容创作一个故事,并在课堂中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回答。理解。观看这个活动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达

9、到寓教于乐。从而理解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突出本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5分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师:“既然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人类是不是可以随意索取呢?”过渡到本环节。教师讲述一个发生北极的故事:人类排放的污染物使男孩在胚胎发育过程变成了“女孩”。出示富集图片,提问:人体中有毒物质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倾听。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积累,最终受到危害的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自己。通过故事和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难点。5分学生小创作出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其它图片(播放背景音乐,烘托气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鼓励学生设计:环保的宣传标语。观看并一起说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其它例子。积极踊跃地回答:如不用一次性筷子等。设计标语。在音乐中烘托气氛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气氛,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进行情感教育。5分八、 板书设计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植物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温度等二、 食物链、食物网植物 虾米 小鱼 大鱼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25页剪贴图三、自动调节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