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专题教育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110166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专题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艾滋病专题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艾滋病专题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艾滋病专题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艾滋病专题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专题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专题教育ppt(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艾滋病教育,旺苍县九龙乡中心小学校 张 缤,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一、艾滋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艾滋病依然在世界各国传播 新的流行地区不断出现形成全球化流行 欧亚大陆成为新的艾滋病热点地域 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途径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艾滋病灾难 我国全人群感染率约为0.057%。2009年新增 病人4.8万,平均每天新增137人,估计每天死 亡71人。,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全球平均每15秒钟就有一个年轻人被感染 全世界每天超过6,000名1524岁的青少年进入新的感染者行列 截止到2006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为3,950万 中国内地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3,527例,(吴仪

2、2007年指出,中国实际感染人数为84万),其中艾滋病人近80,000例,死亡16,155例 目前,中国艾滋病患者数量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中国艾滋病疫情,中国艾滋病疫情。从1985年发现第1例以来,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共37万例,其中病人13万例,报告死亡8.8万例。这仅是通过网络报告统计的数字,即这些都是通过检测确定为感染者的数字,实际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人类为了明天的战争,青少年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青少年也是艾滋病危害最严重的群体 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1/3是1024岁的青少 年,而且每分钟新增加5个青少年感染者 在艾滋病流行的发展中

3、国家,青少年占30%以上的比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 人类与艾滋病之间一场残酷的争夺战,摘自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青少年与艾滋病:危机中的机遇,2007年全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结果地理分布图,中国不能承受之重,艾滋病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大面积流行的后果,劳动人口急剧减少,人才严重损失 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人均寿命降低 严重影响国民经济 据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患者平均死亡年龄为28岁, 以中国人均劳动年龄59岁为基础,每个青年艾滋 病患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约47万元人民币; 以此推算,目前全国艾滋病感染人群达84万(保守 数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千亿元人民 币,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

4、感染者以云南占首位,广西、四川为第二位。 主要流行特点: 1.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有所减缓,与2006相比; 2.性传播成为艾滋病感染主要传播途径,使感染者不易被发现。 2007年为57.9%,2009年为74%。其中男男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率将超9% .,3.虽然全国HIV呈低流行态势,但部分地区疫情相当严重,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全国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超过2万人以上的有6个省,云南、广西、河南、新疆、四川、广东,其报告总数占全国的80%。2007年以来增长较快的地区有四川的凉山州,广西的柳州、贺州。截止2009年底,全国90.3%县、区报告有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4.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增多,流行模

5、式呈现多样。 15岁以下人群报告增多。 50岁以上年龄组报告人数增加,以男性为主,包括65岁以上。 职业为学生的报告病例增多,特别是大学生。 异国婚姻报告增多; 同性恋人群报告增多,20082009年在61个城市开展同性恋调查发现,该人群HIV检出率达5%。,“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 -胡锦涛,二、艾滋病教育的意义及目的 1、意义: a、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源和性传播主要与个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人行为密切相关。 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个人行为,完全可以控制艾滋病的

6、传播与流行。 b、艾滋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对艾滋病患者,药物只能改善和缓解症状,不可能治愈,对付艾滋病的办法只能是预防。,C、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不可能通过疫苗接种防止艾滋病的感染,健康教育就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 d、青少年可塑性强,是进行教育的最佳年龄段,完全有可能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行为来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使他们终身受益。 e、青年学生是性活动活跃的时期,容易受社会、影视、媒体、书籍等不良思想、行为及色情描写的影响,不知深浅地去尝试、体验不良生活方式,如吸毒、性行为等而误入歧途。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加以引导。,f、学校

7、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最好场所,教学组织、设施、教师齐全,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是其他途径所无法比拟的。 g、利用学校阶段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可以保证每个青少年都接受预防艾滋病的教育,进而普及全民预防艾滋病知识。,2、目的: a、了解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危害,了解其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基本防护技能。 b、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和意识,掌握预防的方法和措施。 c、了解寻求帮助的相关途径和机构,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青少年与艾滋病 青少年是我国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 青少年容易发生危险行为,如吸毒和性乱 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

8、是艾滋病感染的最主要人群 青少年是预防艾滋病的最重要力量,三、艾滋病的概念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及高的严重传染病。 (英文缩写AIDS) A cquired = 获得性 I mmune = 免疫力 D eficiency = 缺陷 S yndrome = 综合症,AIDS,1、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 病因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免疫缺陷 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综合症 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病因:艾滋病病毒(HIV)导致

9、 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简称,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属逆转录病毒; HIV一旦进入T4淋巴细胞就整合到细胞核的DNA片断中,终生难以清除,而且在细胞内大量复制、释放,使T4细胞受毁,造成人类免疫功能缺陷。 特点: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临床表现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极易感染使人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人: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重要提示:未经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般

10、经过210年的时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人一旦患上此病,身体便逐渐失去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原体进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到目前为止,艾滋病是一种既无有效免疫疫苗预防,又无特效药物治疗的绝症。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 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缩写HIV),它侵 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 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 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11、,最 终导致死亡。,病毒复制动态演示,粘附穿入逆转录转录翻译芽生,艾滋病的危害性 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危害 1、造成年轻劳动力损失,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2、医疗费用急剧增加, 卫生资源大量消耗。某 些非洲国家,与艾滋病 相关的医疗费用占了国 家卫生预算的1/2至2/3。,3、艾滋病流行导致贫困人口增加,加大贫富差距。 4、造成大批致孤儿童,增加社会负担。 5、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度降低。,6、导致其他社会习题, 如艾滋病孤儿的大量出 现,贫困人口的增加等,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7、威胁少数民族生存, 影响中华民族素质。,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1、社会的歧视及无法治愈 的结果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2

12、、病痛的巨大折磨。 a、背负由社会歧视带来的沉重 心理压力; b、家庭的破裂; c、收入减少,支出巨额医疗费; 3、留下艾滋病孤儿和无人 赡养的老人; 4、可能造成夫妻间、 母婴 间的传播。,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 急性感染期 潜伏期 艾滋病前期 典型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窗口期) 感染后的26周,5393的人会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即类似感冒样表现: 1、发热 2、出汗、乏力、淋巴结肿大 3、咽痛 4、皮疹 5、肌肉痛或关节痛 6、腹泻 7、厌食、恶心、呕吐 一般持续12周,无需特殊治疗,自行消退,进入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

13、潜伏期。 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无症状潜伏期 潜伏期感染者大多数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无自觉症状,血清抗HIV抗体阳性。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仅少数人可以查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病”,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该期持续为215年,平均510年。,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的后期阶段,HIV感染者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结肿大,但症状较轻。 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疲倦、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贫血 非致命性感染:反复间歇性腹泻、

14、皮肤粘膜真菌、细菌感染(鹅口疮、口腔粘膜白斑、 脚癣、湿疹、疱疹等等) 该期持续时间一般约1218个月。,典型艾滋病期 主要表现为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所导致的继发性、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直至死亡。 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一般病发后13年死亡率达70%,45年死亡率达100%,急性HIV感染的皮疹,带状疱疹,结痂性疥疮,卡氏肉瘤,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口腔肉瘤,淋巴肿瘤,全身消耗,三期梅毒主动脉瘤,传染病的三个条件 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3、艾滋病的传播条件

15、 离开病毒必须离开感染者的身体。 存活病毒必须处于能存活的条件下。艾滋病毒只在人体内存活,在昆虫(蚊子)体内是不能存活的。艾滋病毒存活在人体的血液、精液、及乳汁中。 进入病毒必须进入另一个人的体内。 足量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病毒才能造成感染。 四个条件都同时存在时艾滋病病毒才能传播。,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母婴垂直传播 性 接 触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接受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组织、器官、精液; 使用受污染的器械注射、针灸、拔牙、纹身、穿耳; 广义上是生活接触、狭义上是血液接触 共用剃须刀、牙刷!,性接触

16、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 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危险。,男女,男男,双性,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下一代。 母胎、母婴、怀孕期间、分娩时、哺乳期,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 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 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 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 即使蚊口沾有病毒,其量也不 足以构成感染。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 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 报道。,不传播的途径,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拥抱和握手,一起吃饭,同一游泳池游泳,礼节性接吻,工作中的接触,1、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不会传播:如:车、船、飞机、办公室、商店、剧场、学校、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 2、不会通过空气、饮水和食物传播。 3、双方皮肤、粘膜没有破损时的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