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05947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纠纷及处理防范案例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纠纷及处理,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岗前培训,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统计,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 医疗纠纷发生率与医院床位和住院病人数及手术人次数呈正相关的发展趋势,,50年前,美国的医疗差错率达到45%;每年有4.4万-9.8万人死于医疗差错,如果这个数字准确的话,医疗差错将位列美国居民死因的第八位。 德国卫生组织2002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德国每年的医疗事故总数达到10万起。,英国全民医疗系统()下各大医院的医疗事故发生率已经高达10,每年至少有90万起医疗事故发生,导致72万人死亡 近些年来,中国的医疗事故案件也是频

2、频发生,而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是医务人员的责任。,2019/2/23,医疗纠纷中 医疗事故26% 医疗意外5% 其他因素69%,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共7章63条。旨在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医疗事故定义,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的分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患者死

3、亡,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 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 一般功能障碍的 ; 四级医疗事故: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它后果的。,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科室负责人向医务科、质控科及分管院长报告; 医务科、质控科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通报、解释。,2019/2/23,流程图,报告,科室负责人,质量监控部门,机构负责人,调查、核实,卫生行政部门,与患者解释,医务人员,12小时原则,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卫生行政部门及医调委调解 医学会组织医学鉴定 民事诉讼,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医疗纠

4、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 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 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 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除了由于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纠纷外,有时,医方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

5、者单方面的不满意,也会引起纠纷。 这类纠纷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自然转归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医疗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常见导致纠纷发生主要五个原因:,(1)手术并发症;术后死亡; (2)告知不当; (3)服务态度,责任心; (4)违规操作(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 (5)漏诊误诊;,医疗纠纷的预防,必须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贯彻各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按诊疗护理常规、规范看病行医; 不断提高医患沟通的水平;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医德。 加强国家颁布的各种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六个层面看医患不和谐

6、,一、从医方来讲,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不一、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疗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态度、技术、费用等问题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等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六个层面看医患不和谐,二、从医疗体制来讲,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院靠创收维持生存发展,公益性机制受到破坏,医院趋利行为明显,不规范、不合理的用药和检查等无法根本消除。,六个层面看医患不和谐,三、从患方来讲,对医学科学缺乏足够认识,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且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一旦出现不满意的结果,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存在“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心理。,六个层面看医患不和谐,四、从纠纷处理机制来讲,目前国务院

7、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正规渠道是3种: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民事诉讼,但如果医患双方矛盾对立协商难有结果,卫生行政部门出面也不易得到患方信任,民事诉讼程序复杂、周期长,因此产生纠纷后,不少人选择“闹”,希望更多部门介入干预,最后医院花钱买平安。,六个层面看医患不和谐,五、从社会心理来讲,目前医患双方都存在防备心,医务人员实行防卫性医疗,多检查、多用药,患者极端的则带着录音、摄像设备就医,为降低医患互信推波助澜。,六个层面看医患不和谐,六、从实际处置工作讲,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及时、公正地处置干预,对违法行为制止不力,引起更多仿效。,案例,案例,注射抗生素致女童死亡“错”在何处?

8、 媒体报道, 2012年12月25日,湖北阳新县白沙镇赤马村6岁女童何希希,因患中耳炎在该镇卫生院注射抗生素导致死亡。,案例,据何希希的母亲马丽芳介绍,25日上午10时许,她带着耳部红肿的6岁女儿何希希到白沙镇卫生院诊治,接诊医生潘会汉确诊为中耳炎,给其开了抗生素,并要他在该院当护士的女儿潘海凤给何希希做皮试。,案例,注射抗生素的规范程序是做完皮试观察15分钟以上,确认患者无过敏反应后才能打针,但潘海凤只观察了8分钟左右,就给何希希静脉滴注抗生素。输液约两三分钟,何希希突发呕吐、抽搐,经抢救无效,当天在白沙镇卫生院死亡。,案例,该院知情员工向死者家属透露,潘海凤并非护理专业出身,也无护士资格证

9、。死者家属认为,潘海凤的行为属于非法行医,要求查看潘海凤的护士资格证,但院方未给予答复。,案例,12月26日媒体采访时,该院马院长向媒体称潘海凤持有护士资格证。12月27日,媒体通过黄石市卫生局查询,从白沙镇卫生院拥有护士资格证的人员名单中,没找到潘海凤的名字。,案例,当天,记者再次联系白沙镇卫生院负责人,对方说,潘海凤并非本院员工,但具有村医资格证,可以行使打针等简单护理。媒体从黄石市卫生局了解到,有村医资格证的医师,只有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以后才能入职卫生院,由地方卫生局管理。,教训?,教训一 违反诊疗操作规范,皮试观察时间不足; 教训二 超范围执业,医生要受行政处罚; 教训三 聘用无资质人员,乡镇卫生院担责。,谢谢!,THE FIRST HOSPITAL OF TIANSHU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