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基本技能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036622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急救基本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现场急救基本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现场急救基本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现场急救基本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现场急救基本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急救基本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急救基本技能(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急救基本技能,2012年9月7日,急救基本技能,心肺复苏 *现场止血 环甲膜穿刺 心脏除颤 *伤口包扎 静脉穿刺 气管插管 *骨折固定 腹腔穿刺 气囊呼吸 *伤员搬运 胸腔穿刺 负压吸痰 脱臼复位 心包穿刺 紧急导尿 简易洗胃,现场止血,概述 1.止血:停止出血或使出血停止。 【1】内出血:血液自血管内流出至体内的组织间隙或体腔。 【2】外出血:血液流向体外。 2.现场止血:针对外出血利用简易物品、器械和手法技巧等,给予紧急处置的基本技术。 3.尽快达到止血目的以保障生命体征稳定。 判断,现场止血,判断 1.出血部位的判断 【1】头面部:外观表象比实际情况严重 【2】颈部:慎重选择止血方法

2、 【3】胸腹部:外观表象比实际情况轻 【4】四肢:出血表现直接,容易处理,现场止血,判断 2.出血量的判断 根据生命体征判断失血量,注:以上数据以体重70公斤为标准计算,现场止血,判断 3.出血性质判断 【1】动脉出血:鲜红色 搏动性喷出 【2】静脉出血:暗红色 持续性涌出 【3】毛细血管出血:色较红 匀速渗出,现场止血,4.对生命体征影响的判断 【1】失血量10-15 代偿 【2】失血量15-30 休克 【3】30 危及生命,现场止血,操作 1.直接压迫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 3.指压止血 4.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将敷料或棉垫覆盖伤口,再用绷带缠绕加压包扎。对于较深伤口,无法判断伤口

3、深部情况,可先将无菌敷料填塞入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现场止血中最快速的方法。具体是沿人体主要动脉的体表走 向,用一根或多根手指在伤口两侧同时向骨骼方向按压,止血带止血法,此法只适用于四肢动脉出血。将止血带上在伤口近心端,靠近伤口处。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上一层敷料或布类。止血带的压力要适当,以恰好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控制出血为适度。,现场止血,注意 以维护生命体征稳定为最高目的 以生命体征判定失血量更为准确、实用 头颈、四肢止血处置前抬高出血部位至心脏水平 止血带总体使用时间限定原则:1小时为宜,最多不超过3小时。,伤口包扎,概述 1.伤口:体表因各种外力与

4、创伤造成皮肤肌肉等组织的破裂开放。 2伤口包扎:不单指在急救现场用敷料对伤病者的伤口进行简单的覆盖处理,是在急救过程中对损伤部位进行完整、科学的技术处置的重要环节。 正确包扎:固定敷料、压迫止血、减少污染、减轻肿胀、减缓疼痛、制动与支撑患肢、利于固定和搬运。 错误包扎:增加出血、加重感染、造成新损伤、留下后遗症。,伤口包扎,判断 1除狂犬咬伤等,任何伤口都需要包扎。在对伤口进行有效止血等处理的同时或其后施行。 2依伤口部位、深度、出血情况、有无伴随症状判断,结合拥有的包扎材料决定包扎方式。,伤口包扎,方法 1、三角巾包扎 燕尾式 带状 【1】头部包扎 冒式包扎 风冒式包扎 十字包扎 【2】面部

5、包扎 【3】眼部包扎 单眼包扎 双眼包扎,伤口包扎,方法 三角巾包扎 【4】颈部包扎 【5】肩部包扎 带状三角巾包扎 燕尾式三角巾包扎 【6】胸部包扎 一般三角巾包扎 燕尾式三角巾包扎,伤口包扎,三角巾包扎 【7】腹部包扎 上腹部 下腹部及会阴部 【8】四肢包扎 三角巾上肢包扎 臀部三角巾包扎 手脚包扎,伤口包扎,2.绷带包扎 头部 四肢 【1】环形包扎 肢体粗细相等 【2】螺旋形包扎 【3】螺旋反折包扎 肢体粗细不等 【4】8字包扎 四肢各关节 【5】回返包扎 头、断肢端 松紧适度,方法: 现场常用的包扎材料主要包括消毒敷料(纱布)、绷带、三角巾、四头带等。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三角巾和绷带的包扎

6、方法。,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时操作简捷,可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折叠成燕尾式三角巾和带状三角巾。,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中点放于额部眉间处,顶角经头顶拉至后枕部,将两底角拉向后枕部交叉后返回额部中央打结,然后拉紧顶角并反折塞入后枕部交叉处,,头部帽式包扎法,头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后放置于前额中央,底边中点打结后放于后枕部,将两底角拉向下颌部交叉后返回后枕部打结,头部风帽式包扎法,头部十字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状巾,放于下颌处,持两底角经双耳分别向上提,较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然后分别经额部、后枕部在另一侧颞部打结固定。,头部十字包扎法,

7、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后置于头顶部,拉住底边将面部遮住,持两底角拉向后枕部交叉后返回下颌部打结固定。提起三角巾在眼、鼻、口处各剪一小洞。,面部包扎法,眼部包扎法,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上1/3处盖住伤眼,下2/3从耳下端绕经枕部、健侧耳上、额部并压住上端带状巾,再绕经伤侧耳上、后枕部至健侧耳上与上端带状巾打结固定。,单眼包扎法,眼部包扎法,双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从顶后部拉向前在眼部交叉,再经双耳下绕向后枕部打结固定。,双眼包扎法,颈部包扎法,将伤员健侧手臂上举抱住头部,用带状三角巾中段压住伤口,两端在健侧手臂根部打结固定。,颈部包扎法,肩部包扎法,带状三角巾包扎法: 将带

8、状三角巾中段放于腋下,两端向上提起在肩部交叉,然后分别经胸、背斜向对侧腋下打结固定。,带状三角巾包扎法,肩部包扎法,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法:将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对着颈部,巾体置于肩部,燕尾底部包绕上臂根部打结,两个燕尾角分别经胸、背部拉至对侧腋下打结固定。,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法,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三角巾底边中点位于伤口下端,将两侧底角绕向背后打结,顶角再与其打结固定。,胸部包扎法,腹部包扎法,上腹部: 使用带状三角巾缠绕腹部打结固定即可。,腹部包扎法,腹部包扎法,下腹部及会阴部: 将三角巾底边包绕腰部打结,顶角兜住会阴部与底边打结固定。,腹部包扎法,四肢包扎法,上肢包扎法: 将三

9、角巾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准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两侧底 角绕过颈部在颈后打结,肘部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上肢包扎法,臀部包扎法,将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腰部,紧压伤口敷料上,燕尾底部包绕伤侧大腿根部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腰部打结。,臀部包扎法,手脚包扎法,将手或脚放于三角巾上,使其对着顶角,将顶角反折覆盖手或脚,再将两底边交叉缠绕手或脚打结固定。,手脚包扎法,绷带包扎法,绷带包扎的方法较多,但因其包扎胸、腹、会阴部效果不好,容易滑脱,所以一般多用于四肢、头部的伤口。,环行包扎法,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作环绕稍呈斜形,第二圈应与第一圈重叠,第三圈作环形,然后重复缠绕

10、。最后固定尾端。环形法通常用于肢体粗细 相等部位。,环行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先环行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螺旋向上缠绕,每圈应压住前一圈的1/32/3。,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先作两圈环行包扎,再行螺旋形缠绕,待到渐粗的部位就每圈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前圈的1/32/3,由下而上缠绕。此法主要用于粗细不等的伤口部位。,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包扎法,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作8字形缠绕,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32/3。适用于四肢各关节处的包扎。,8字包扎法,回返包扎法,本法多用于头和断肢端。先环行固定两圈,然后从中间开始呈放射性反折包扎,直至将敷料完全覆盖,最后再环

11、行绕 2 圈,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反折时按压一下绷带的反折端。,回返包扎法,伤口包扎,注意 1、脑组织膨出 2、胸部伤口 纱布填塞 3、腹腔内容物脱出 肠管破裂 4、四肢伤口伴骨折断端外露 包裹残端 5、异物插入 不拔出 6、残肢包扎,骨折固定,概述 1、骨折:骨或软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 2、骨折固定:减少疼痛、保护骨折部位、防止骨折断端再移位而引起血管及神经继发性损伤。 内固定 外固定 器材: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外展架、外固定器等。 现场多用:小夹板、真空夹板、高分子材料可塑夹板、外展架。,骨折固定,判断 1、畸形 局部隆起、成角、旋转、肢体缩短 2、骨擦感

12、(骨擦音) 3、异常活动 4、局部肿胀、疼痛、出血、休克、发热,骨折固定,操作 基本原则: 固定牢固 松紧适度 缓解疼痛 不再移位 避免损伤 便于转运,骨折固定,四肢长干骨骨折固定 肱骨干闭合性骨折 前臂中断尺桡骨双骨折 股骨干中段闭合性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肱骨干闭合性骨折,现场复位固定采用两人分别握住伤者骨折的上臂和前臂,持续用力,向相反的方向对抗牵引。另一人用四块小夹板以骨折处为中心分别置于上臂前、后,内,外侧,用布带或绷带捆扎固定。但不能太紧或太松,以布带能上下移动12厘米为佳,屈肘90度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患肢前臂于胸前。,肱骨干闭合性骨折,肱骨干闭合性骨折,前臂中段尺桡骨双骨折,在现场

13、复位固定采用两人对抗牵引伤肢肘部及腕部。待肌肉放松后,另一人在前、后、左、右分别置一夹板,用布带或绷带捆扎固定,屈肘90度,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患肢前臂于胸前。,前臂中段尺桡骨双骨折,胫腓骨干骨折,在现场行伤肢踝部牵引,待成角、缩短等畸形消失,肌肉放松后,用四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的前、后、内、外侧或两块夹板置于前后捆扎固定。,胫腓骨干骨折,股骨干中段闭合骨折,在现场行小腿牵引,用一块木板置于大腿后面,木板远端要超过膝关节,将大腿、膝关节及上段小腿与木板捆扎在一起,便于搬动伤者时不易发生再移位即可 。,股骨干中段闭合骨折,骨折固定,注意 1、首要抢救生命 2、先包扎后固定 3、断端 覆盖 4、不增加

14、伤者疼痛和引起继发损害 5、特殊部位骨折固定 【1】颈椎 轻度过伸位 【2】脊柱 脊柱夹板 3人同时托起 6、不安全现场 先转移后固定,伤员搬运,概述 1、搬运术:利用人力和器具使伤员脱离险境并转移后送的技术。 【1】徒手搬运:在搬运伤员的过程中仅凭人力和技巧而不使用任何器械的方法。 【2】器具搬运:用担架(包括软担架、铲式担架、脊柱板)等现代医用搬运器械,或因陋就简利用床单、被褥、靠椅、木板等作为转运工具的方法。,伤员搬运,基本原则 评估伤者的需求及施救者的能力 双手尽量靠身体 以长型肌肉用力 保持搬运姿势平稳,伤员搬运,判断 1、完成止血、包扎、固定处理后进行。 2、确认现场环境安全,掌握

15、正确、规范 的救护。 3、担架搬运 最常用 徒手搬运 通道狭窄 骨折伤员不宜 寒冷天气 床单、被褥搬运 楼道狭窄或陡直 靠背椅 意识障碍不宜,伤员搬运,操作 1、徒手搬运 【1】搀扶 病情轻、能站立行走 【2】背驮 清醒、体重轻、可站立、不 能行走 【3】抱持 【4】双人搭椅 意识清、能配合施救 【5】拉车式 无骨折、两人施救,伤员搬运,2、器械搬运 【1】担架搬运 搬运至担架: *抱持法 脊柱骨折、股骨干骨折、胸部损伤不宜 *平移法 *整体翻身法 抬上担架后: *足向前、头向后 *扣好安全带,防止翻落或跌落 *使伤员抱持水平状态 *入车固定,头朝前,伤员搬运,【2】床单及被褥搬运 胸部创伤、四肢骨折、脊柱损伤、呼吸困难伤员不宜 【3】椅子搬运 3、特殊伤员搬运 【1】脊柱及脊髓损伤伤员 多人、协同、平移或整体翻身 【2】颅脑损伤 半卧位或侧卧位 ,保护颈椎 【3】腹部损伤 仰卧位、下肢屈曲,防脏器脱出 担架、木板,特殊伤员搬运,【4】胸部损伤 坐椅式搬运 坐位、半坐位 【5】昏迷 头稍后仰、偏头 【6】呼吸困难 坐位,不能背驮,伤员搬运,注意 1、病情不明、未准备妥当,不能匆忙搬运 2、前期止血、包扎、固定处理 3、搬至安全区域 4、密切观察神态、面色、呼吸,及时处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