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019701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1章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第1章 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任务驱动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崭新的系统模式,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它连接着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因此,物流学科属于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与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新学科,必须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研究。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描述物流与物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物流的基本功能,了解物流系统的模式,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物流系统的运动原理。,第1章 现代物流及物流系统,本章内容 1.1 现代物流概述 1.2 物流系统概述 1.3 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1.1 现代物流概述,1现

2、代物流产生的背景 政治和法律的环境 技术革新 企业经济构造的变化 交易的国际化 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1.1 现代物流概述,2现代物流的定义 全美现代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在1985年对现代物流做了如下的定义: “为对应顾客的必要条件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以及所相关的信息,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保证其流动和储存的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1.1 现代物流概述,3现代物流的特征 以顾客的物流服务目标为核心 包含供应物流的同时,包括整个流通渠道的物流活动 有关“物的移动”是以“部门最佳”到“全体最佳”为目的 现代物

3、流更重视结果 进行“物的移动”的一元化管理 对应实际需要的解决方案 以信息为中心 现代物流与生产、销售共同构成了经营的3个支柱,1.1 现代物流概述,4物流的分类 宏观物流 微观物流 社会物流 企业物流 国际物流 区域物流 一般物流 特殊物流,1.1 现代物流概述,5物流的基本功能 运输功能 储存功能 装卸搬运功能 包装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 配送功能 信息处理功能,1.2 物流系统概述,1物流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由物流的定义可知,物流由诸环节构成,各物流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通过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作用,实现了物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这一特定功能。由这些物流环节及其涉及的物品

4、、信息、设施和设备组成的整体就是物流系统。 主要特性如下: 物流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可分的系统 物流系统是跨地域、跨时域的大系统 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性,1.2 物流系统概述,2. 物流系统的模式,1.3 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1.3.1 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物流系统有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物流系统样本都要具备这五要素,缺一不可,只是具体内容不尽相同。 网络型物流系统中,在一定的流体从一点到另一点转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载体的变换、流向的变更、流量的分解与合并、流程的调整等变化,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也应尽量减少变换的时间、环节,降低变换

5、的成本。,1.3 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1.3.2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 对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来说,其基本功能要素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这些基本要素有效地组合、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系统总功能,构成了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系统总目标的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取决于它的生产、流通模式。直销模式的物流系统比较简单,它省略了大量中间仓库和以仓库为基础进行的各种物流作业,但因为没有中间库存可以缓冲,承诺的送达期限必须遵守,对时间的要求也就很高。因此,直销系统中必须提高运输的集约程度,路线规划、货物组配等物流管理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以中间商为基础进行生产销售的传统模式

6、的物流系统,由于环节的增加导致中间作业的增加,物流效率受到了影响,同时,它的功能结构也更加复杂,在环节转换中需要进行运输、储存、包装、配送、装卸搬运、物流信息处理等作业。,1.3 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1.3.3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是指物流系统中资源配置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方法。 1多迹治理 2三边治理 3双边治理 4单边治理,1.3 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1.3.4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点和线。 1点 在物流系统中供流动的商品储存、停留,以进行相关后续作业的场所称为点或结点,如工厂、商店、仓库、配送中心、车站、码头等。 2线 连接物流网络中各结点的路

7、线称为线,或称为连线。物流网络中的线是通过一定的资源投入而形成的。,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物流系统运动原理有三个: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和接口无缝化原理。其中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是物流系统化最重要的原理之一。,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1.4.1物流要素集成原理 1物流要素集成动机 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需要 物流要素复杂性的需要 提高物流要素运作效率的需要 生产、销售和消费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 企业建立供应链的需要,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2物流要素集成原理 物流要素集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 物流所有要素都应进行集成 物流要素集成就是对要素进行统一规

8、划、管理和评价,使要素之间实现协调和配合 物流要素集成要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保证 集成需要成本,并且是有条件、分层次的,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3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 物流系统中就必然存在两大要素集成者和被集成者,两者在集成过程中所得收益是不同的。 物流要素集成者是物流要素集成方案的规划者和设计者,也是集成过程的协调者和控制者。集成商可以是某些物流要素的拥有者,也可以是物流要素的代理商,或称为物流要素集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集成是一种艺术,因为集成主要凭借的是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所以,集成商不一定自己拥有物流资源、物流网络、物流技术,但是他一定拥有物流信息,并且还具有对物流系统要素集成方案进行设计

9、、规划的能力和对集成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能力。他是物流要素集成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是积极推进物流要素集成的关键力量。,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4物流要素集成的机制 从物流要素集成商的角度分析,物流要素的集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 物流要素集成商调查和发掘物流服务需求者的物流服务需求; 根据需求设计和规划物流集成方案; 寻找可满足物流服务需求的物流要素资源; 确定物流要素的提供者,或是被集成者,确定它们在要素集成中所应完成的任务; 使被集成者按照分工要求完成具体的集成任务; 监督、协调并控制物流要素集成过程的具体实施。 从物流要素被集成商的角度分析,物流要素的集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 确定自己的主

10、要要素资源; 确定这些要素的使用条件(出租条件); 按照客户(可能是要素集成者)的要求进行签约,主要涉及集成要素的运作、管理和具体实施等。,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5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 要素一体化 建立战略联盟 资源共享 市场化,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1.4.2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 1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描述 物流组织网络化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规划设计过程。,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2物流网络的组织者 同物流要素集成一样,企业在物流网络组织中的角色可分为

11、两种物流网络的组织者和物流网络的被组织者。 物流网络组织者是物流网络要素的集成者。根据集成者的定义,它就是物流网络要素集成方案的规划者、设计者和物流网络集成过程的协调者、控制者,具有物流要素集成者的一切特点,是物流网络要素组织过程中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是积极推进网点集成为网络并发挥物流网络功能的主要力量。 物流网络被组织者,是指被物流网络组织者集成进入物流网络的所有者、运营者、管理者。同物流要素被集成者一样,它是物流网络组织方案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按照物流网络组织者的要求运作它所拥有的物流网络要素,凭借拥有的部分物流网络要素,向物流网络组织者收取租金。,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3物流组织网络化方

12、法 物流组织网络化过程应该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物流的网络资源配置、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数量、规模、设计等决策与它的生产布局、市场分布、分销渠道的规划和设计等因素息息相关,必须借助科学的方法进行优化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涉及到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问题,可通过现有的管理决策软件解决;涉及物流网络的最大流、最短路径或最小费用问题,可运用运筹学中的网络理论分析解决。但是,要在物流决策和管理中应用这些定量分析技术,最基础而又最繁杂的工作则是大量信息和数据的采集整理。,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4物流组织网络化的优点 扩大市场覆盖面 提高网络效率 提高要素的收益率 抵御要素的风险,1.4 物流系统运动原理,1.4.3物流接口无缝化原理 物流接口无缝化是指按照物流目标系统化和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要求,对物流网络构成要素之间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五个流动要素,信息、资金、机构、人员等生产要素,技术标准、运作规范、管理制度等机制要素进行内部和外部连接,使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成为无缝连接的整体过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