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8201781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0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 * 王俊龚强王威 内容提要: “老龄健康” 问题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议题, 其相关领域的研究 已构成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参与研究“老龄健康” 问题之 前, “老龄健康” 问题更多地被作为医学概念, 但是, 随着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 合, 决策者和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视角对 “老龄健康” 问题展开新的探索。关于社会经济、 行为、 环境、 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老 龄健康关系的跨学科研究, 逐渐成为近 20 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宏观 和微观两个层面, 说明经济学家对“老龄健康

2、” 相关领域研究的逻辑、 方法、 内容、 贡献和 重点, 通过对“老龄健康” 经济学研究的讨论, 希望对中国经济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和老 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老龄健康经济分析跨学科 *王俊, 中央财经大学, 邮政编码: 100081, 电子信箱: wangjking1888 gmail com; 龚强, 北京大学, 邮政编码: 100871, 电子信 箱: gongqpku gmail com; 王威, 中央财经大学, 邮政编码: 100081, 电子信箱: wangw519 gmail com。本文为 2009 年度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 7090307

3、9)与 2010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 71040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同时, 本文 还获得 2008 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批准号: NCET- 08- 0857) 的支持, 以及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科 研启动基金的研究资助。作者感谢北京大学曾毅教授、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等给予的意见。非常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有益评论, 但 文责自负。 包括奥地利、 保加利亚、 芬兰、 法国、 以色列、 意大利、 拉脱维亚、 卢森堡、 罗马尼亚、 西班牙、 瑞典、 英国。 SCI( 1899 年至今) 收录 “老龄健康” 为主题的文献中包含老年学 723 篇,

4、医学 623 篇, 远高于其他学科。 一、引言 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的认识是各国应对老龄化挑战、 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 对“老龄 健康” 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每年与“老龄 健康” 有关的科研经费近 100 亿美元, 占 NIH 总经费的 35% 左右。其中下属国家老龄研究院 ( NIA) 每年用于“老龄健康” 的科研经费为 10 亿美元左右。欧盟 2004 年启动了包括 12 个国家 的“欧洲研究领域老龄化主题” ( ERA-AGE) , 用于欧洲相关政策制定、 研究实践和产品开发。英国 政府在 2007 年 12 月宣布将投入 13

5、 亿英镑对包括“老龄健康” 在内的四大关键领域( 其它三大领 域分别为气候变化、 能源和全球安全) 进行研究, 英国国务秘书及创新、 大学和技术部大臣约翰 德纳姆( John Denham) 更是将“老龄健康” 研究列于四大关键研究领域之首。日本早在 1995 年就 成立了“日本国立长寿科学研究所” ( NILS) , 专门研究老年医学以及相关社会福利政策。 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参与研究“老龄健康” 问题之前, 健康更多地被作为医学问题来研究, 这 使得“老龄健康” 领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医学和老年学学科。近年来决策者和研究者开始逐 渐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视角对“

6、老龄健康” 问题展开新的探 索, “他们开始发现: 社会经济、 行为、 环境、 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必须由社会和自 431 王俊等: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 然科学家联合攻关的重大战略意义”, 近 20 年来, “老龄健康” 的跨学科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 趋势。例如, 美国科学院于 2004 年底专门成立了由相关著名社会和自然科学家组成的“社会经济、 行为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评估委员会” , 并于 2006 年通过美国科学院正式向学界、 社会和国会发布了专题报告, 建议切实加强这一领域的社会和自然学科交叉研究。 时至今日, 我国关于“老龄健康” 领域的跨社会科学和

7、自然科学的研究仍落后于国际水平。生 物学家们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忽略了社会经济、 行为、 环境与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 社会科学家们则 较少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攻关重大项目, 因此也就缺乏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动力。这不利于我国科技 兴国、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 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本领域相关论文中, 绝 大部分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研究, 很少有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然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 其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两倍。因此, 社会科学家, 特别是经济学家们更加应 该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 不但可以拓宽中国“健康老龄化” 问题研究, 也能够丰富现有的经济学理 论。 在

8、众多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老龄健康” 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经济学在研究如何配置“老龄健康” 资源方面, 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现代经济学 研究经济现象、 人类行为以及人们如何做出权衡取舍选择, 即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 欲望。正是由于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止境性这一对基本矛盾, 才产生了经济学。老龄化社 会中资源局限性和矛盾性更为突出, 由于健康资本的折旧随年龄增加, 老龄个体健康资本供给日趋 下降, 需要的健康投资日益增加( Grossman, 1972) , 老龄化要求个体、 家庭、 政府调整资源配置。个 体、 家庭和政府为获得这些资源将表现出各自

9、的行为, 那么, 上述相关资源怎么配置, 怎么规范这些 行为呢?与其它学科相比, 没有比经济学在讨论这些问题方面更具有效率了。 2. 多数学科对老龄问题的研究, 忽略了老龄化的正面意义,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在发 挥老龄人口的积极作用方面不可替代。在传统观念上, 老年人是需要社会抚养的对象, 老龄化被看 作是“人口红利” 的对立面, 研究者多看到的是养老保障支出和社会服务人员配备压力, 但从现实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报告显示, 在家庭 中, 有很高比例的老年人定期照护孙辈, 或者是其他的亲戚和朋友, 这本身是对家庭的支持; 在社会 里, 一

10、些老年人以获取报酬或者不获取报酬的方式工作, 他们照护家庭成员及朋友, 在组织和协会 做些退休后的工作, 他们将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 帮助其提高能力。因而, 简单沿用“老年人被照 顾” 的理念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 目前 6080 岁之间的老人大多处于健康 状态, 特别是 70 岁之前的 10 年里, 大多精力充沛, 而且有相当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工作技能, 如果完 全处于退出就业领域的空闲状态,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 3. 经济学视角下对于“老龄健康” 的研究, 能够与其它学科形成有效的互补。一个重要例证 是, Rana et al ( 2008) 研究了健

11、康知识教育对老年人关节病的发生及治疗支出的影响, 发现正确的 相关知识, 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发病后的不适现象, 同时降低治疗的成本。而同样是探讨老年健康 相关知识影响的经济学者, Lim( 2007) 研究了医生与老年病人之间在获取医疗信息时, 信息不对称 现象对患者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学注重的是知识本身对老年健康的直接影响, 而经济 学则是以知识缺失程度来衡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并探讨其对老年健康的影响。两个视角虽相互 531 2012 年第 1 期 这个观点是曾毅教授在 201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会上提出的。 比如, 从人口学、 生物学、 心理学等等的视角来看,

12、老年期是健康丧失最严重的时期, 老龄化过程是个体生命的一个不可 逆转的衰退和弱势化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 老龄化过程也是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关系发生变化, 经历各种资源丧失的 过程, 举例来说就是, 经济收入的减少、 与主流社会接触频率和机会的减少、 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 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削弱等等。 独立, 却又相互补充。 本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老龄健康的经济学研究” 与卫生经济学针对“老龄健康” 的研究, 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 卫生经济学中有大量针对“老龄人群” 进行分析的内容, 因此, 卫生经济 学为“老龄健康的经济学研究” 贡献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 但是, 另一方面,

13、 现有针对“老龄健康的 经济学研究” 的一些重要内容, 并不是卫生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例如“老龄健康” 服务市场、 “老龄健康” 福利、 养老保障政策等。此外, 从跨学科的角度看, 卫生经济学更多与卫生、 医疗等学 科相关, 但“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可能不仅局限于此, 心理学、 管理学、 社会学、 政治学甚至生物 学都是经济学家在研究“老龄健康” 时可能涉足的一些学科领域。 因此,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新兴的研究领域, 它对现实和理论的价值 都是重大的。 二、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老龄健康” 如果说自然科学是从分子角度探讨“老龄健康” 问题, 那么经济学是从微观和

14、宏观两个层面来 进行研究。通过检索近百年来两大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到, 经济学家们主要在主流经 济学的分析框架中, 运用经验分析和经济计量方法讨论“老龄健康” 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 面: 在微观层面, 经济学从消费需求、 投资收益等方面入手, 不仅分析影响“老龄健康” 资本的各种 因素, 还讨论了相关的经济行为、 福利、 劳动力与“老龄健康” 服务市场; 而在宏观层面, 经济学主要 分析了与“老龄健康” 有关的养老政策、 保障制度、 医疗制度改革、 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护理系统 效率等。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视野分布在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金融( 养老保险) 、 产业经

15、济以及信息经济等经济学分支领域。以下分析近年来的国际上有关“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 研究成果。 ( 一) 基于微观层面的分析 1. 影响“老龄健康” 的微观因素 健康作为一种资本, 对其投资可以有效地产出健康时间, 进而带来收益( Grossman, 1972) , 但 “老龄健康” 是一种特殊的资本, 它的折旧率要远远大于一般的健康资本。 同时, 将个体健康水平 看作健康生产函数中的因变量时, “老龄健康” 生产函数的自变量通常与一般健康生产模型中的因 素有些不同, 例如婚姻、 家庭、 护理、 养老和居住模式因素就是影响“老龄健康” 的非常重要的变量, 而在一般的健康生产模型中, 更多考虑的是

16、收入、 教育、 营养摄入和环境条件等。 就婚姻因素的影响而言, 研究者发现, 婚姻能够使夫妻双方相互照顾, 从而对老年人的健康状 况有积极的作用 ( Gliksman et al , 1995; Goldman et al , 1995; Fuhrer Stansfeld, 2002; 陈华帅和魏 强, 2009) 。针对家庭对“老龄健康” 的研究, 将家庭作为调查样本单位, 分析家庭生活与老年人健 康的关系, 探究在家庭中多种因素的因果链与健康提升的关系, 来研究提高他们的独立能力并改善 其生活质量的可能途径。比如, 通过对住家老人的调查, 分析受帮助的老人的健康、 疗养及生活质 量。Hellstrm Hallberg( 2001) 发现帮助主要来自于非正式的护老者( 84. 1% ) , 53. 1% 的帮助是 家务助理服务和家居护理服务。对护理因素的研究, 除了讨论护理本身对“老龄健康” 水平的影 响, 最近的研究开始探讨影响老年人健康投资行为的新型护理因素, 譬如信息技术。一项重要研究 是: Torp et al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