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n种答题技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n种答题技巧总结(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古诗鉴赏题的N种模式及答题技巧 重点以2012年高考真题为例分析,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3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
2、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内容主旨方面包括: (1)诗句意思:表层大意深层含义。 (2)涉及内容: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等。 (3)诗歌意境: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诗歌
3、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处境不问,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题型分类: 一、分析意境题 二、分析形象题 三、表达技巧题 四、分析语言题 五、思想主旨题 六、情景关系题 七、比较评价题 八、语言风格题,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题,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4、)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1、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2、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
5、融(步骤二)。 3、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 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
6、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表达了诗人思乡、孤寂之情。,度破讷沙(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b鹈 t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赏析全诗”要首先概括全诗内容。)。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度
7、破讷沙(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b鹈 t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 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种模式:分析形象题,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题目类型: “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
8、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题格式: 形象:身份+性格 + (形象意义) 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4、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是什么形象; (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
9、,流不尽,许多愁。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1 、“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表层含义),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深层含义)。(2分) 2、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表层含义),也抒发了愁情别恨(深层含义)。(2分),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2、不因无人欣赏
10、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总)。 2、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分)。 3、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总)。(补情感),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
11、要分析。(4分),1、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2、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题,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二、表现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象征;(6)动静结合;(7)以动衬
12、静;(8)以乐景抒哀情;(9)卒章显志;(10)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借代;(4)拟人;(5)夸张;(6)双关;(7)对偶;(8)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犹如议论文中的“观点”);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犹如议论文中的“材料”。);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注意:要有观点、有材料并且材料与观点相统一。),早 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
13、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落 叶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落 叶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
14、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1、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 2、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15、4分),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 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以景结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初见嵩山 张耒li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9. “数峰清瘦
16、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第4种模式:分析语言题,1)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古朴清纯、轻灵飘逸、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遒劲有力、活泼有趣、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1、此诗语言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