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2003767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燕子课时课堂设计教学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展开想象,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的细致观察,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它们开始衔泥筑巢,活路在田边乡间,你们知道是谁吗?你印象中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

2、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燕子的。板书课题:燕子。二初读课文,自学生词。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生字字音,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懂的词语,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检查自学效果。出示新词语:开火车读,个个过关。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燕子的?出示学习提示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每一段的主

3、要内容。小结:这篇课文作者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把四个自然段想象成四幅画面,谁能给每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反馈交流:外形图春光图飞行图停歇图。四、精读课文,品味精彩。指导阅读自然段。出示问题提示轻声读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作者抓住哪些特点来写燕子外形的?你觉得应扣住哪个词来理解?谁能通过朗读把燕子的特点表现出来呢?指名朗读。朗读指导:“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

4、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自然段。五、作业:试背诵自然段。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描写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中飞掠和憩息的优美画面。课文不仅展现了“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更呈现出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鼓励学生在生机勃勃的春光中主动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对燕子的感性认识,为阅读学习做好铺垫。并在导入环节中以激发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求知的

5、欲望,以便其更好的投入学习新知。初读时,明确每一遍读文的要求,层层递进,力求为理解全文打好基础。在检查自学效果时,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并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创造利于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的条件。整体把握课文,有利于学生梳理作者观察和叙述的顺序抓住关键词语、语句体会特点。进行拓展训练,丰富语言的同时又强化了特点。通过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来反思教学过程,大致有以下几点:教学目标中的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含义;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与训练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这几点要求基本达到,并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朗读积极性。分析不足与改进措施: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这一教学目标中,处理得目标不够明确,与第二课时的品读相交叉进行,课堂思路显混乱。今后应注意在把握课文整体方面与品读精读相区分,先理清脉络,再预设下一环节。并在第二课时精心设计品读,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与想象景物来进行,使学生在美中读,读中悟;再者,教师就评价学生朗读方面,语言应该更生动细腻些,积极评价并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来朗读并评价其他同学的朗读;最后,对如此经典的学习,还应落实在它的写作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一是写作手法的运用,再是语言的生动,还有写作顺序的学习,都是课堂指导的重点。今后应注意借鉴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