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19796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王惠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王惠岚Wang Huilan(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福州 350008) 摘要: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分析青年教师科研现状,提出加强基础医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关键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21 世纪,国际社会朝着科技化、国际化和经济信息化的方向迈进,这种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而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一支稳定的具有高质量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完成这一使命的前提和基础。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是师资队伍中的新

2、生力量,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从这支队伍的现状看,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科研能力缺乏,不及时改善这一状况,将影响学校的后期发展。因此,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高校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基本内涵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因而科研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1.1 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科研作为人才培养不可分离的内容始终被定为大学的基本职能,科研实力和水平是大学声誉和社会地位的主要衡量标志。为了更好地从事高校教育工作,教师知识需

3、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扩展自己的科学视野和知识领域。科研带动教学,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除反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需及时反映学科发展新动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果缺乏科研或不具备科研的能力,绝不可能成为一2名好教师。科研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它使教师站在新的高度从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及学术活动,积极大胆地将科研方法及成果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目前各学科间相互渗透日趋明显,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研能使教师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技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1.2

4、 知识更新离不开科研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知识更新周期。由于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所需技术手段及设备条件日趋复杂,教师必须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从一个骨科医生角度来看,过去只要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就能够成为一名好医生,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名骨科医生能拥有相应的力学知识和机械知识,对于其开展骨科手术将大有裨益,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青年教师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往往在毕业后 3-5 年内就大部分过时,知识老化是教师难以保持教学活力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了解学科发

5、展动态,才能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首要是人才培养,加快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乃当务之急。2 青年教师队伍现状与分析我院也和全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一样,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比例较大,占教师总数的 42%,承担主要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从其实际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1 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我院青年教师比例较高,他们学历高,56.6%具有硕士以上(含硕士)学历。每年都有部分教师在获得更高学历后或出国或跳槽,例如我院某系部近年 5 名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获得博士学位,他们及 1 位在学博士先后出国,至今仅2 位回国。还有系部 4 位博士出国定居,2 位硕士跳槽。青年教师的

6、大量流失,致使学科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2.2 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十年树林,百年树人” ,人才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年教3师由于受阅历和实践经验的影响,加上高校人才断层,缺乏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院近几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看,青年教师发表的论文比例虽有一定的提高,但高质量的论文不多。从科研立项看,中标课题比例有提高,但除几个青年骨干外,课题层次不高,覆盖比较局限。这一点与全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相似,重要课题主要集中在知名学者手中,青年教师承担课题经费偏少。这就说明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如果这一状

7、况不能得以及时改变,将影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青年教师普遍存在选题不够准确,这与掌握的学术动态、学术信息、理论基础及基本技能不够娴熟有关。同时青年教师也存在着申报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学术地位等不利因素。2.3 人才结构不合理,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我国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人才断层比较严重。基础医学院 45 岁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 21.4%,45 岁以下教授、副教授占教授、副教授比例 77.3%。在学缘结构中,本校毕业的基础医学专业教师比例超过 50%。有的学科已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也有的学科缺乏学术带头人,无法形成合理的研究队伍。如我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具有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近年来该系

8、的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及科研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获得资助的比例及课题层次较高。而个别系部原来科研基础较好,但由于人才流失及老教师退休,青年教师缺乏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指导,科研能力出现明显的滑坡。3 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培养的几点建议为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科研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1 为教师提供一个既和谐又具有竞争性的科研环境高校需要努力营造严谨的学术态度、浓厚的学术氛围、宽松的政策环境、优良的群体结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学术氛围。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提高学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使青年教师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科研管理者需要建

9、立一套规范合理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同时尽最大努力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项目的管理应从微观转向宏观,微观搞活,抓大4放小。项目申报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以此来保证课题申报的质量,同时也提高青年教师撰写课题申请书的水平。另外,科研管理部门要定期聘请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或专题讲座。3.2 建立合理的育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高校教师具有博学、严谨、进取、惜时、勤奋、自尊心强等特点。在科学高速发展、学科交叉日益普遍的时代,必须重视对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基础,广泛涉猎相关的学科

10、领域,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学校要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加继续深造,特别是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人才,使这些优秀骨干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3.3 构建合理的结构,让各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利用在人才使用上,要注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合理配置人才结构和层次,使不同智能水平和特点的人,组成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让各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有利于实现人才群体效能,科研人才的脱颖而出需要良好群体支持和合理梯队的配合。科研管理人员要主动构建和组织科研群体工作,注意使奖励政策与竞争机制协调配套,注意分析各类人才心理需求的差异性。重视中年教师的作用,他们是科研的中坚力量,肩负

11、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关心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积极性,做好传帮带工作。总之,调整人才结构,完善学术梯队,努力培养一批富有进取精神的学术带头人,以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是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3.4 完善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现代科技活动都是高度组织化的。要把独立的人组织成一个具有高度科研热情的团体,去完成科研目标,需要利用各种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管理工作要根据教师对利益追求不同,制定出适合科学劳动特点的激励机制,在工资、奖励等收益分配中进一步向中青年教师倾斜,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每阶段取得在成功上得到进一步强化。3.5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人

12、才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合理的人才队伍是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速度;加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校骨干教师的培养,优化学科人才队伍结构。通过重点扶持的办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合理竞争与激励机制并举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后备军,必须加大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保证高校科研开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者简介:王惠岚,女,1973 年出生,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闽侯上街校区学园路 1 号邮编:350008电话号码:15960111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