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19768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点黄市群(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2)摘 要: 陶渊明诗的语言既朴素又清丽, 但往往带来的是高超的技巧效果, 从而显示出了语言上的特有品质。关键词: 陶渊明; 累叠; 辞格六朝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 也是一个孕育着无限创造力的富于文采的大变革时代。旧的风尚习俗和文化思想, 无不受到巨大的冲击。在求变求新潮流的推动下, 六朝文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就文学语言来说, 它追求的是“丽”。当时的诗文, 句法讲求排偶, 语词注重雕琢, 声韵有了限制,典故随处而出。作家们往往通过提炼语言,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达到“入耳”、“入目”的感染效果, 提

2、高文学的美学价值, 也开了六朝雕镂堆砌、繁缛绮靡的风气。生活于晋末宋初的陶渊明则独辟蹊径, 既继承了汉代乐府诗的优良传统, 又吸收了建安以来“词采华茂”曹植等人诗的特点, 将诗的题材伸展到大自然和田园, 开创了语言清新、讲究节奏的新诗风。他的诗大多数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 并真切地写出这种躬耕之甘苦。他的诗文妙在“能继能续, 能逆能倒找, 能迂回顿挫, 从无平铺直衍”【1】 。一,单字的累叠所谓累叠, 就是叠字。两个相同的字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境。诗歌语言中有不少字、词的累叠重复现象, 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语言的铺张浪费, 其实是出于内容需要的一种机智的、特殊的修辞表达。而且, 在一定

3、的情况下, 不使用它就不能有力地表情达意。这种语言累叠现象分为简单累叠和复合累叠两种。所谓简单累叠, 是指一句诗、词中只有两个或两个字以上的一组的累叠。所谓复合累叠, 是指在一句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叠字, 形成二组或二组以上的叠声词现象。陶渊明诗中的累叠主要是单字累叠。诗中单字累叠“可以把重要内容给予有力的强调和突出, 以加强人们的印象; 又因为形式上构成了叠音, 可以加强作品的节奏感, 具有反复的音乐美。”【2】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这两句诗, 在每一句的开头都用了叠字, 而且用得很成功。“暧暧”和“依依”都是形容词, 在句中作定语用。“暧暧”指田野晨昏之际地气蒙昧

4、之状, “依依”指炊烟在村落之上的冉冉上扬。“暧暧”和“依依”,重叠使用, 使村落和炊烟这一乡村最为习见的景色被诗人描绘成一幅远近相间、冷暖相谐、动静交错的优美图景, 平凡中显出不平凡。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挚爱通过这些景物画面也得到了尽情吐露。陈祚明曰: “误落 二语率。暧暧依依景色生动。【3】潘德舆云: “陶公依依墟里烟斯人于化, 以此求三百篇, 风旨不远矣。【4】陆时雍云 : “暧暧 四语极村朴, 是田家野老景色。”又云: “诗之妙者, 在声色臭味之俱无, 陶渊明是也。”【5】陶渊明诗歌中这种单字的累叠还表现在好多诗中, 如“遥遥万里辉, 荡荡空中景。”( 杂诗其二) ;“荒草何茫茫, 白杨亦

5、萧萧”(挽歌其三) 等等。这种单字的重叠, 是一种艺术, 它使陶渊明诗形成了独特的语境, 贯通了诗的气势, 强化了诗人的感情, 又增加了一种回旋和谐的韵律, 已成为诗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民歌化倾向陶渊明诗现存一百二十余首。就其内容来看,以田园诗为主。“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 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 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 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他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6】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审美意象都是田园生活中日常所有的、极其普通的事物, 而陶诗中也只是将鸡犬、豆苗、菊花、酒、穷巷

6、、桑麻、草屋如实写出, 并无过多加以修饰而用于诗句中。在这类诗中, 他的语言具有朴素无华的特点。这种朴素无华的语言是受到了汉乐府诗的影响。汉乐府诗的语言特点是:缘事而发, 朴素自然; 语言生动, 而带情感; 不假雕琢, 精炼异常。陶渊明继承了上述的优点, 形成自己诗的特色平淡而有深趣, 自然而有逸气, 似拙而有奇巧。“逸气”是说他的诗有豪放、洒脱之气。“奇巧”是说他在炼字、炼意上下功夫, 尽力追求艺术的完美。正如苏轼所说: “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7 】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其一) ,本于古鸡鸣行的“鸡鸣高树巅, 狗吠深宫中”。李光地云:“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直用汉

7、乐府句。意退之推鲍、谢而遗陶者, 此等处耳。然意之所至,岂必词自己出乎? 不本于性情之教, 但以不沿袭剽盗为工, 非至论之极也。”【8】“荣荣窗下兰, 密密园中柳”(拟古) , 本于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陶渊明的诗从汉乐府诗中受到的影响,更接近于民歌。三,辞格的多样化所谓修辞, 是对语言进行修改、加工、润色, 就是通过对语言的整理修饰, 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修辞中常用的表现方法或手段是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等。修辞的作用是使作品在表达得准确、明白、精炼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话说得生动、有力、感人。而语言是传情达意的标记, 它的美丑全在于其运用的是否恰当。

8、陶渊明的诗是没有滥词套语的, 诗中的语言是切当和唯美的, 这归功于他在使用修辞时并不是刻意追求词采华丽, 而只求自然流畅。他的诗表现上是质朴, 实际是绮丽的,因为他不用典故辞藻却能揭示大自然的秘密, 写出大自然的美。1. 借喻借喻是直接借助喻体以说明事理, 表达感情。这里没有本体, 没有判断词, 也没有比喻词, 只有喻体单独出现。借喻和明喻、暗喻相比, 所表达的道理, 容易做到更深厚, 更含蓄。因此, 许多托物喻志的作品, 常采用这一方法。陶渊明写的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诗人以青松自喻, 表现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此篇语有奇

9、气, 先生以青松自比, 语语自负, 语语自怜, 盖报奇姿而终于隐遁,时为之也, 非饮酒谁能遣此哉?”【9】2. 设问设问又叫问语、问话, 是一种无疑而问, 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这种问, 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 话中故意设问的”, 这是“为提醒下文而问的”, 而且“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下文。”【10 】 设问格可以突出作品的重点 , 吸引对方注意 , 并发人深思, 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说理; 可以使作品起伏生动, 不呆板。陶渊明写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诗人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揭示出唯有真正超然尘垢的灵魂, 才能守得住清贫, 耐得了寂

10、寞。诗人借问话设下关卡, 以集中读者的注意力, 然后推开波澜, 趁势说去。而作品也显得跌宕生姿, 转折增趣。邱嘉穗云:“ 观其诗曰结庐在人境云云, 即可知其为人。世人以功名富贵累其心者, 何处更有这般气象。但深味心远一句, 即孟子所谓所欲不存, 若将终身, 若固有之气象, 亦在其中矣。 此云结庐在人境, 宜有车马之喧。而竟无之, 是以而字作转语用, 两意抑扬相拗, 便觉而字有力。朱子古诗, 类得免学其似而失其真, 陶诗岂易言哉。”【11 】3. 对偶对偶句, 又叫对仗、丽辞, 在民间又称对子, 就是把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 语气一致, 内容相互关联的两组句子或词组, 联成一对使用。对偶格, 内

11、容集中, 排列显明, 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形式整齐对称,字句锤炼, 再加上汉字单音节的特点, 又有平仄之分, 因此美观和谐, 韵味十足。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 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这首诗一共二十句, 诗中绝大多数都用对偶句。“少无” 与“性本”,“适”与“爱”, “俗韵”与“丘山”,“羁鸟”与“池鱼”,“恋”与“思”, “旧林”与“故渊”,“开

12、荒”与“守拙”, “南野际”与“归园田”, “方宅”与“草屋”, “十余亩”与“八九间”, “榆柳”与“桃李”, “ 荫后檐”与“罗堂前”,“暧暧”与“依依”,“远人村”与“墟里烟”,“狗吠”与“鸡鸣”,“深巷中”与“桑树巅”,“户庭” 与“ 虚室”, “ 无尘杂”与“有余闲”, “久在”与“复得”, “樊笼里”与“返自然”,分别相对。这首诗对偶句虽多, 但却被陶渊明写得势如江河直下, 读起来毫无凝滞的感觉。此诗运用一系列的对偶句把诗人摆脱重负之后灵魂深处的喜悦, 表现得质朴而又亲切动人。 陶诗看起来朴素无华, 好像顺手拈来, 随口而出, 但这正是他的语言已炉火纯青, 进入化境的功效。朴素淡雅

13、的诗句实际上深藏着作者的艺术匠心。萧统称陶渊明“文章不群, 辞采精拔, 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抑扬爽朗, 莫之与京”。【12】陶渊明在语言方面的深厚修养, 是其获得巨大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非凡的人格格魅力使自己成为一代之楷模。注释:【1】(清)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转自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特质【2】 姜宗伦 :古典文学辞格概要 第107-108 页【3】 (清)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转自汉魏六朝诗、文、赋第374 页【4】 (清) 潘德舆: 养一斋诗话卷四转自汉魏六朝诗、文、赋第375 页【5】(明)陆时雍 : 古诗镜 转自汉魏六朝诗、文、赋第373 页【6】袁行霈、

14、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第63- 64 页【7】(宋)苏轼 :东坡诗话录 转自汉魏六朝诗、文、赋第372 页【8】(清) 李光地: 榕树诗选卷二转自汉魏六朝诗、文、赋第375 页【9】(清) 温汝能: 陶集汇评 卷三转自古典文学辞格概要第24 页【10 】(清) 邱嘉穗: 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转自 汉魏六朝诗、文、赋第386 页【11 】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转自古典文学辞格概要 第77 页【12 】 (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转自陶渊明和他的诗赋 第170 页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年 3月 第 10卷 第 1期收稿日期: 2008- 10- 18作者简介: 黄市群( 1979- ) , 女,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07 级研究生, 主要从事美学方面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