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81971380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四年级修订者:目 录一、20首必背古诗 1、中秋月 (宋)苏 轼 2、西江月 (宋)辛弃疾 3、赏牡丹 (唐)刘禹锡 4、客中作 (唐)李 白 5、赠花卿 (唐)杜 甫 6、冬夜读书示子聿 (元)刘 因 7、七步诗 (三国 魏)曹 植 8、观书有感 (宋)朱 熹 9、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10、登岳阳楼 (唐)杜 甫 11、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12、登观音台望城 (唐) 白居易 13、使至塞上 (唐)王 维 14、墨梅 (元)王 冕 15、竹里馆 (唐)王 维 16、石灰吟 (宋)于 谦 1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2、)李 白 18、江南逢李龟年 (唐)李 白 19、送别 (唐)王 维 20、送友人 (唐)李 白二、成语(40个)三、歇后语(20个)四、对联 (20副)五、儿童诗歌(10首)六、名人名言(20句)七、警句(20句)八、论语(学而篇十六章、为政篇二十四章) (一)必背古诗20首:一.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1)银汉:即银河。 (2)玉盘:指月亮。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

3、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二、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见:同“现”。【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

4、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三 、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注释】 (1):妖:艳丽、妩媚。 (2):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3):芙蕖;即莲花。(4):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5):京城:指代当时唐朝时期的东都洛阳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过于艳丽而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过于洁净而缺少情趣。百花园中只有牡丹最为美丽,花开的季节引得无数

5、的人竞相欣赏,甚至惊动了整个京城。四、 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注释】 兰陵:地名。 但使:只要。 【译文】 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管它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五、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

6、,表面上指天宫,实指皇宫。 【译文】锦官城里管弦交奏,一天到晚响个不停。音乐声一半散入江风,一半散入云层。这样美妙的乐曲只在天宫才有啊,人世间能得几回赏听? 六、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示:教导、告诫;子聿(y ):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始:才。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极,最。浅:少。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

7、谛,要真正理解书中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七、 七步诗 (三国 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注释】(1)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2)釜:锅。 (3)燃:燃烧。 (4)本:原本,本来。 (5)煎:煎熬。 (6)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7)泣:小声哭泣。 (8)何:何必。【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八.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注释】方塘:方形的水塘 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徘徊:来回移动渠:它,诗中指水塘 那:(同“哪”),怎么会。 如许:这样。 为:因为。【译文】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九、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释】1、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2、汗青:古

9、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3、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特指史册【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十、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释】 吴楚: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乾坤:指日、月。 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凭轩:靠着窗户。【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十一、 登幽州台歌 (唐)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