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19596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09 春 汉语言文学 李 祥内容摘要:雷雨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而蘩漪又是雷雨中最为经典独特的艺术形象,本文通过思想情节上的矛盾与冲突,人物典型上的新颖与蕴藉,形象特质上的疯狂与流动三个方面,多角度分析了蘩漪这个人物的的艺术魅力。关键词:雷雨 蘩漪 形象 分析一、综 述雷雨作为中国话剧史上一部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品,从其诞生至今,魅力经久不衰。其作者曹禺先生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卓著的艺术思想,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处理得巧妙、自然,而又让人印象深刻。这部“动人的戏”、 “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为观众呈现了了八个精心塑造的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而在这八个

2、人物之中,蘩漪倾注了作者的满怀激情,也是曹禺颇为钟爱的。雷雨这部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自从其1934年7月发表,尤其是次年被搬上舞台后,就受到了文学评论界非同寻常的青睐。研究方面几乎无孔不入,创作思想、故事范本、作品主题、人物性格、戏剧语言、结构技巧等研究和讨论之声历久不衰。而在对作品人物的评判上,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蘩漪身上, 不但研究方法丰富多彩,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在中国文学史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也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这个人物才会成为经典,才会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场集中、广泛、热烈和深人的讨论对于深入理解雷雨这部作品是十分重要的。蔡漪形象研究自从解放前就

3、开始,并延续至今,对她的态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同情她的不幸命运, 肯定她的反抗性;二是否定、批判、指责她的病态性格和不彻底的反抗方式;三是两者兼而有之。对蘩漪形象的描述有:“受过新式教育的资产阶级女性”、 “ 旧式女人”、 “ 反抗、叛逆、报复的女性 ”、 “极端的利已主义者” 、 “受害者、被牺牲者 ”、 “ 性格命运的悲剧典型 ”、 “爱情至上主义者”、 “心理变态、性格畸形、精神分裂的女性 ”、 “ 敢于争取个人幸福的典型妇女代表”、 “从封建旧式女人向资产阶级女性过渡的悲剧典型”。分析方法上比较典型的有:原型理论、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比较文学、心理分析或精神分析、悲剧美学、系统论方法等。

4、我认为,在整部雷雨中,蘩漪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她雷雨般的性格,是推动整部作品发展的主线。总体说来,她是一位受到新思潮感染,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资产阶级女性,她热情任性而又孤独脆弱,周家与世隔绝的沉闷生活给她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她悲剧的生活折射出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及新生势力的弱小,也说明了在当时追求自由与爱情,即使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也是不可能的。她的悲剧映射着的正是时代的悲剧。下面从四个角度浅析雷雨中“ 蘩漪” 的人物形象的魅力,挖掘形象本身的特征和审美价值。二、矛盾与冲突的魅力(一)社会环境因素蘩漪在整部雷雨中,其实是个十分可悲的牺牲者,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

5、的欺辱” ,然而,无论在凶狠的周朴园那里还是在懦弱的周萍那里,她都受到了伤害,两代人对她造成的伤害。对比不久前根据雷雨改编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场面很宏大,周朴园、蘩漪被塑造成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巩俐所主演的那个女人和蘩漪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形似的背后存在着神质的差异,那是时代打下的烙印,是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中国特有的印记。因而,蘩漪在整部话剧中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那时,刚刚过去的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要求民主,争取人权,要求自由的新思想、新观念,伴随着马列主义的救世真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这种时代的特点 ,以及在这种时代里要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氛围 ,无疑给

6、蘩漪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提供了抗争的精神动力。在那个大变革时代,社会中一切旧有的联系已经松弛,一切沿袭的观念已经动摇甚至改变。因此,蘩漪的悲剧是旧的社会制度与个性解放相冲突的产物。作为这样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蘩漪对封建专制产生强烈的抗争意识,有追求个性自由的一面,曹禺曾把她比喻为“雷雨” ,即具有雷电暴雨性格的叛逆者。她虽被囚禁了十八年,但时刻都在挣扎、反抗,为了追求自由,实现理想, “在周朴园黑暗的家庭中,她是一片浇不熄的火,一朵艳丽的花,一柄犀利的刀,她是一个敢于追求人生价值,敢于摆脱一切束缚, 最有雷雨性格的女人。 ”(二)家庭环境因素在周公馆里,蘩漪过着令很多女人都羡慕的锦衣玉

7、食的生活,可以在物质上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可是,在精神方面,蘩漪却是相当空虚的,因为周萍、周朴园与她的复杂关系,使她最终没有得到爱情,还给自己套上了封建伦理道德制度的精神枷锁,因为她身上始终都保留着旧式女人的一些传统思想。因而,蘩漪是可悲的,她的悲剧性从她最初踏进周家的门便是注定了的。周家是个典型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凝固性。而作为整个家庭的封建式家长周朴园,一直以最高统治者自居,他习惯于周围的人都服从自己的命令,不断扼制一切有生气的事物,这对蘩漪的个性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周朴园的强权凶狠和周家生活的封闭性无情地消磨和窒息着蘩漪的生命气息。(三)自我个性因素罗丹说“艺术就是性格,

8、有性格才有美。 ”蘩漪,一位具有新思想、透着一股新气息的女性是美的。在雷雨的八个人物中,曹禺最早想写出来的,并且也较觉得真切的就是蘩漪。曹禺先生曾说:“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 ”学者钱谷融先生则把蘩漪形象高度概括为“雷雨性格” 。蘩漪便是“雷雨” 。蘩漪,繁,多也,漪,水之纹也。蘩漪便是猛浪,便是永不宁静的水,便是荡涤一切的“雷雨” 。她的这种雷雨性格自始至终贯穿全剧。回顾蘩漪令人印象深刻的出场: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粱令人觉得有些可怕。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的睫毛的下面。有时为

9、心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青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她的嘴角向后略弯,显出一个受抑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她那雪白细长的手,时常在她轻轻咳嗽的时候,按着自己瘦弱的胸。直等自己喘出一口气来,她才摸摸自己胀得红红的面颊,喘出一口气。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明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整个地来看她,她似乎是一个水晶,只能给男人精神的安慰,她的明亮的前额表现出深沉的理解,像只是可以供清谈的;但是当她陷于情感的冥想中,忽然愉快地笑着;当她见着她所爱的,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脸

10、上,两颊的笑涡也显露出来的时节,你才觉得出她是能被人家爱的,应当被人爱的,你才知道她到底是一个女人,跟一切年青的女人一样。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像只恶狗狺狺地,不,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郁的,她会如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来了。显然,蘩漪的性格具有那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的“蛮力” 。一方面,她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在仆人面前带有大家主妇的风范以及深重的阶级偏见;另一方面,她受过一点新式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那些资产阶级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真正地丰富充实了她的感情,开阔了她

11、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使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 所规定的命运,她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正活着的女人” 。可见,蘩漪是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的新女性的代表。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追求自由、拼死反抗的耀眼光芒,她敢爱敢恨,在整部作品中,是最具“雷雨”特质的人。三、新颖与蕴藉的魅力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因此,作为典型,除了具备一般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应该比一般文学形象表现出更加鲜明的个性,更加富于艺

12、术魅力。(一)新颖的典型形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形象的新颖性,也就是典型个性塑造的独创性。这是由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原则”决定的。马克思所强调的所谓性格描写应该写出“特出的东西”指的就是文学典型的这个重要美学特点。文学典型必须具有一个贯穿其全部活动、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黑格尔认为这一“特征”就是“把一切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渗透到一切的个性” ,每一个成功的文学典型无不具有这样的“总特征” ,这些“总特征”自身的独特和新颖造就了形象的独创性。在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品位越高,独创性就往往越明显,一旦读者接触,一种别人不具备的特征就扑面而来。这种特征就是人物灵魂的表象,它可以让人物活

13、起来,产生难以言表的艺术生命力。事实上,在文学典型中是重复不允许的,每一个形象都有他所独特的性格存在,蘩漪也不例外,正是她那不可替代的个性特征使这个形象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蘩漪的性格中具有一点原始的野性,这点野性的锋芒“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而来的力量” 。蘩漪正是“满蓄着”这种受到压抑而变得阴鸷的“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这种力量使她对爱情充满了狂热与执著,也正是这种执著和狂热使她在爱情的幻想破灭之后,具有了无比强烈的叛逆和仇恨,以及不顾一切的大胆而犀利的反抗和报复。正如曹禺自己所说:在雷雨的氛围中,蘩漪显得最为调和。因为她具有一个最“雷雨的

14、”性格;在她的生命中“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她拥有行为上许多的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 ;她就像“是一把犀利的刀,她愈爱的,她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 。这些正是蘩漪所特有的个性。(二)蕴藉的典型形象作为一个文学典型,人物的性格应当具有丰富的蕴籍性,这是文学典型的另一种艺术魅力。文学典型总应该给人一种蕴籍、含蓄、挖掘不尽的艺术诱惑力,让读者百读不厌。这种诱惑力是由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造成的。也就是说,典型形象应该具有一种“以充分明确的个性特征为主导的多样性统一的性格” 。作为一个典型形象,蘩漪的性格中就有许多相互交织甚至相互矛盾的侧面。她是旧式家庭的大家闺秀,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

15、她的身上具有聪慧的潜质,并有着旧式女人的文弱特性。但与此同时,她又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洗礼,有自己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愿望和勇气,在她的骨子里同时躁动着叛逆和狂热。她生活在封闭的、令人窒息的周公馆里,内心却向往着外面世界的自由,就如同她的“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枯干地生长在砂上” ,这使她的内心深处饱含着矛盾、动荡、痛苦和挣扎。于是,蘩漪既热情又冷漠,既傲慢又自卑的形象便出现在读者面前。她的“外形是沉静的” ,有着贵妇的高贵墉懒,但眼光中却充满了“痛苦与怨望” 。在下人面前她是主人,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傲慢;而面对四凤这样一个年轻漂亮的情敌,她的内心又有一些自卑与妒忌。她一方

16、面失去理智地狂热地爱着周萍;另一方面,她又从内心轻视甚至憎恨周萍的懦弱与无情。她一方面试图反抗周朴园努力维持着自己的人格与尊严;而另一方面她却抛弃自尊向周萍屈膝乞求爱情。她是一位母亲,她有着母亲的爱心与真诚的愧疚;但她更是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爱情,她宁愿鼓励自己的儿子追求四凤她的情敌。许多的矛盾聚集于蘩漪的身上,使这个形象产生了一种“魅惑性” 。 “这种魅惑性不易为人解悟,正如爱嚼姜片的才道得出辛辣的好处。所以必须有一种明白蘩漪的人始能把握着她的魅惑,不然,就只会觉得她阴鹜可怖” 。四、疯狂与流动的魅力(一)疯狂的悲剧美蘩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众多典型形象中因其人性压抑扭曲后的疯狂状态而格外引人注目。 “疯狂”已经成为这两个人物的特殊标签。 “疯狂”一词无疑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忌讳的字眼。但奇怪的是,有许多作家却对它情有独钟。这是因为疯狂往往充满了神秘性和暗示性,具有一种独特的、病态的美学特质。它通常会与悲剧、不幸、痛苦相伴而生,它是那些走投无路的人们用来抵御人世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