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各有奇招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19458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转型各有奇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转型各有奇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转型各有奇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转型各有奇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转型各有奇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企业因适应不了新的形势而倒闭。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在遇到新的挑战时,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在商业领域,变胜于不变,变也是不变。企业即使年过半百,只要学会像“新生儿” 企业一样看世界,随时应对市场变化,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成功迎接挑战、实现转型的几个成功案例。IBM:彻底抛弃传统优势1984 年,美国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已经非常成功。它以其标志性的 PC(个人电脑) ,成为电脑市场无可争议的霸主。它从配件生产商处购买电脑零部件,再组装成 PC,预装微软 Windows 系统,然后卖出去。 IBM 既不生产硬

2、件设备,也不开发电脑软件,只是把所有东西结合在一起而已。这种方式使 IBM 的运营成本降低,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然而,这种方式同时也导致 IBM几乎倒闭。由于这种方式的技术门槛很低,使得其他公司纷纷“克隆” ,一个比一个便宜,而且都装着同样的操作系统。很快,市场上到处充斥着 PC,IBM 被迫降价,其业绩急转直下。由于规模过大,成本难以进一步压缩,IBM 于 1993 年亏损 80 亿美元,这是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亏损。面对危机,IBM 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转型,要么破产。最终,它决定放弃核心业务,从此不再从事 PC 组装、销售以及打印机等其他硬件业务。不得不说,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当然,这

3、种抉择也使 IBM 轻装上阵,在新的领域大放异彩。 IBM 公司开始专注于软件开发,并向商业公司提供专业 IT(信息技术)服务。截止 2010 年,IBM 在 IT 服务领域已收购了200 多家公司,并在商用服务器业务投入巨资。2013 年,IBM 就坐上了全球商用服务器行业的头把交椅。2016 年,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中,IBM 名列第 10 位。IBM 的创新,成为网络时代企业转型的成功典范,也是经济院校里企业顺势而变的经典案例。任天堂:领游戏之潮流任天堂是一家游戏公司,不仅在日本市场独占鳌头,在世界游戏市场也独领风骚。它成立于 1889 年,创始人是山内房治郎,当时主要生产“花札”纸

4、牌,这是一种纸牌游戏。1949 年,山内房治郎 22 岁的孙子山内溥接管了公司。当时纸牌游戏已经不再流行,市场低迷,为适应新变化,任天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与创新。任天堂连续评估了很多商业项目,包括出租车、速煮米、时租酒店、真空吸尘器和儿童玩具等,跨度很大。最终在 1970 年,山内溥带领公司进入了电视游戏行业。任天堂在日本发布了奥德赛游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家用视频游戏。1980 年,任天堂发售掌上游戏机“Game&Watch”,取得了巨大成功。同一年,著名设计师宫本茂创作了游戏角色大金刚第一版,成为任天堂当年发行最受欢迎的游戏。1985 年,任天堂推出新款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 ,在世界范围内

5、受到巨大欢迎,直到 2015 年这款游戏仍然是最畅销的电视游戏。从此任天堂奠定了在游戏市场的不败地位,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游戏公司之一。今天,任天堂仍然站立在游戏产业的技术前沿,2016 年,该公司与谷歌旗下的 Niantic Labs 公司联合开发的口袋妖怪 GO的大型多人互动增强现实游戏,很快就风靡了世界。西联汇款:电报消失,华丽转身1844 年,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电报发明人摩尔斯向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电报信息。虽然两地仅相距 60 千米,但这代表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电讯时代。企业家们争先恐后地在这项新技术上投资,在美国各大城市铺设通信线路。其中有一个刚刚起步的电报公司就是

6、西联公司。随着需求增加,电报业务日渐兴盛。1929 年西联公司最兴盛时期发出的电报数超过 2 亿封。但后来由于技术进步,长途通信的主角渐渐由电报变成了电话,电报的业务量慢慢下滑,最终在互联网兴起后彻底终结。然而幸运的是,西联公司一直经营着各种业务。早在 1871年,西联公司就开始运营电汇业务。1935 年,西联公司推出传真服务。1974 年,发射第一颗商业通信卫星。1982 年,推出商业电子邮件服务 EasyLink,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邮服务之一。不断推陈出新,不断适时而变,西联公司避免了被淘汰的命运,并于 2006 年彻底终止了电报业务。经过不断创新,西联公司最终转型为一家电子汇款公司,如今

7、已发展为行业内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公司,在 200 个国家拥有超过 515000 个代理点。威普罗:从日用品迈入 IT 领域印度威普罗公司被誉为“印度 IBM”,它雇佣员工 14.5 万名,在全球 61 个国家为 900 多个客户提供 IT 外包和软件服务,年收入几十亿美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 IT 服务企业之一。然而威普罗公司最初仅仅是一家食用油企业,成立于 20 世纪 40 年代,当时主要在印度制造并销售食用油。随后经营范围逐渐拓展,20 世纪 60 年代时业务就拓展到了肥皂、洗衣粉、爽身粉、灯泡和其他生活用品。1966 年,因父亲突然去世,年仅 21 岁的普雷姆吉临危受命,中断大学学业并接管了

8、公司。从此,这位年轻的董事长便带领公司扩张到了 IT 领域。20 世纪 80 年代,普雷姆吉将公司总部迁往班加罗尔市,这是印度的硅谷。一方面,威普罗公司开始进军 IT 硬件行业,并制造个人电脑,在印度市场率先卖出了第一台成品电脑。另一方面,威普罗进军软件行业,为企业设计表格、文字处理软件等一系列应用程序。发展至今,威普罗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年收入达 69 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美国。在美国,威普罗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 IT 外包和咨询服务。威普罗公司从食用油拓展到各类日用品,再拓展到 IT 行业,一路创新不断,因此在时代变迁面前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而且现在除了 IT 主营业务,威普罗公司仍然在继续运营

9、原来的传统业务,包括食用油、照明设备等生活日用品。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从杂志到电视1888 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成立,并发行了第一本国家地理杂志,这是一家非营利科学与教育组织。1914 年, 国家地理开始刊登彩色照片,记录了绚丽多姿的彩色世界,比如远距离大视野的自然风光、生龙活虎的野生动物与五彩斑斓的异国文化,这些都令人非常震撼。后来经过几次改版,杂志封面开始采用黄色外框设计,随后“黄色方框” 逐渐变成国家地理象征性识别标志。这种标志成为几代美国人咖啡桌上的必备“装饰” 。但是 20 世纪 90 年代,情况出现了逆转。年轻人不再热衷于国家地理 ,他们认为这是祖父母一辈老掉牙的杂志,自己应该追求更新

10、潮的东西。 国家地理流失了大量的年轻读者。这种情况让国家地理学会 CEO 费伊猛地警醒,遂决定顺应潮流,革新转型。国家地理学会开始通过各种媒体重塑品牌形象,尤其在 2001 年,创立了国家地理频道。通过这个频道,国家地理学会播出了一系列电视节目,如极地生存战士 、 边境战争和一夫多妻 。从此,它实现了完美转身,从原来单一记录自然风貌,转向解析多样的现实生活。同时,国家地理学会也借助新兴起的社交网络和照片分享技术,以一个全新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光彩夺目又屡获殊荣的精彩摄影。这些都使国家地理学会顺利地实现了成功转型,而成功转型又给国家地理学会带来了新的生机。今天国家地理以 33 种不同的语言,面向全球

11、发行。运通公司:一直走在创新大道上19 世纪美国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许多产业和公司的崛起,美国运通公司就是其中一家。1848 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无数人从东部赶到西部淘金。随着人员流动,物资也跟着动起来。这些淘金人既要把财富寄回东部,又要把行李包袱等生活品从东部寄到西部。美国运通成立之初,主营业务就是邮件与货物快递运输服务。美国内战期间,运通公司以快速且可靠地递送包裹与信件而大为出名。因信誉良好,美国运通承揽了大量银行服务,在银行不同的分支机构之间运送股票、票据和现金。1882 年,美国运通开始推出自己的金融产品:汇票。1891 年,美国运通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旅行支票,这是一种更安全的汇票。2

12、0 世纪之交,美国运通跨出了国门,在欧洲开设许多汇兑办事处。一战之后,美国运通瞄准高端豪华游,提供游艇租赁,借此进军旅游市场,并组织多次国际巡航旅游。1922 年,运通公司组织了第一次环球巡航旅游。但是,美国运通最大的创新是信用卡业务。1958 年,美国运通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年费 6 美元,比竞争对手大莱俱乐部多出 1 美元,特此彰显尊贵身份。今天,作为全球金融服务商和旅游公司,美国运通依然生意兴隆。美国运通公司发展 150 多年来,一直处在创新的道路上,从快递到旅游,再到信用卡服务,始终随市而动,因此它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今天,美国运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服务及综合性财务、金融服务公司,也是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 30 家公司中唯一的服务性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