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19457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质量文化建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摘要 我国石油企业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其生存与发展关联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安全,它的质量安全与效益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企业要适时抓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所赋予的科学发展的大好机遇,实现低油价和当前金融危机时期的“弯道超越”,就要创新发展质量管理思路,重视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增强质量意识,更新质量观念,优化组织结构,健全企业内部质量监督机制,全力提高质量管理的科技含量,统筹协调促进质量工作全面发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提高企业技术服务和产品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关键词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意识;市场竞争;1 引言二十一世纪

2、将是一个质量的世纪,任何一个企业 要想成为本行业内的领袖必须将质量放在第一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伴随着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不断发展,随着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的TQM宣言以及改订版的正式发行,标志着世界质量管理即将从TQC阶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TQM阶段,即:综合的质量管理阶段,该阶段质量管理的范围、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理念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质量文化的作用。企业在不遗余力追求质量的同时也发现,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传统的产品技术质量的竞争手段已显出其局限性, 建立包含服务以及价值观在内的企业质量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和竞争

3、的重要策略。在石油企业中, 质量文化同样可以持续的作用于质量活动的全过程, 对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产生长远的影响。质量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自信心、责任感以及员工自身潜力的发掘 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会使员工自觉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并且积极完成各项质量任务。1质量文化的内涵质量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理过程和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我特色的质量管理理念、范、行为准则的总和。质量文化从战略层上来讲,要以质量理念为核心。对内,统一企业所有员工的价值观,建立统一的质量行为标准,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并使其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理念相统一在企业内部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自觉履行质量义务。从管理层上

4、来讲,高层管理者的质量价值观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质量理念、质量目标和员工的质量意识与质量行为。一方面,高层管理者需要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高层管理者自身对于社会、企业的理解,并进而对企业质量文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高层管理者还是质量文化实施的环境缔造者和制度推进者。在质量文化实施过程中,只有依靠高层管理者的有力支持,才能弱化重重的阻力,保证质量文化的顺利实施。从行为层上来讲,对内要对广大员工、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将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相结合。2 我国的现状回顾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再分析现状,会发现很多问题,由于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

5、成并不断进步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同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是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形成的现有质量管理的框架。不少企业在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遭遇过瓶颈。其主要表现在:质量观念不强、质量管理水平落后、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存在薄弱环节、评价质量成本管理效果的方法有待改善、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1)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知识缺乏(2)企业整体质量观念落后(3)企业人员质量意识不够(4)组织结构不完善(5)缺少成本和利益分析3 如何建设石油企业质量文化第一 增强质量意识,更新质量观念,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少人这样认为质量培训与质量意识的提高,是专兼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事,认为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6、品质只是基层管理或控制出来的,忽视了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及一线工人的质量管理技术培训。其实,企业中每个人的质量意识综合起来就是群体质量意识。企业员工的群体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是形成整个企业质量文化的基础。个人的质量意识增强了,质量观念更新了,企业的群体质量意识和观念就会得到提高,反过来,群体质量意识会作用于员工的个体意识,这样企业的员工就会形成一种积极、自觉的保证质量行为。增强质量意识就是要在企业中以特定的企业精神感召、教育员工,激发员工的质量意识、大局意识坚定努力丁作、拼搏进取的信心,逐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树立“ 质量振兴、人人有责” 的观念,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主人翁责任感。进而依

7、靠广大员工齐心协力地去提高质量, 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增强动力。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普及质量。企业要切实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实施不同层次的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对于重点岗位的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提高劳动者素质。要教育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员工结合本职岗位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质量管理不断深化的动力源泉。第二,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结构,健全企业内部质量监督机制,全力提高质量管理的科技含量。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

8、际, 建立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运转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机制,严格把关,层层把关。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质量文化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内部信息能够有效迅速沟通,职责清晰、权责明确。这就涉及到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问题。在实施质量文化的企业里,产品生产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最大发挥,企业就赢得了竞争优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利用计算机、因特网、现代通讯技术进行质量信息管理、交流和服务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也为我们实现包括石油企业在内的质量管理信

9、息化提供了可能。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质量管理信息平台软件,创新管理手段,能够提高质量管理人员掌握质量信息的及时性,另外还可以通过远程可视技术请专家指导或会诊质量问题排除事故,还可以利用已集成的数据仓库挖掘潜在价值,变质量数据为质量管理知识,提高质量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管理的含金量。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减轻一线工人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从而可以减少出现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概率,夯实质量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专兼职质量管理者,必须提高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本,考虑问题和办事情要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创新质量管理队

10、伍建设,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第三,奖励制度奖励制度,就是要从一线工人的需要出发,重视精神鼓励,对产品或服务质量成绩优秀者,颁发质量优秀证书。精神鼓励往往胜过单纯的物质奖励。 恰当的激励与认可激发员工的热情。大量的实践表明, 激励与认可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创建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要根据科学的激励理论,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层次进行激励。对员工进行工作安排时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做到赏罚分明,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 让员工充分认识存在问题的同时, 增强了自我激励能力和进取精神,对促进员工更好地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通过改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使员工产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努力工作

11、的积极性、满足感。总之,通过对员工恰当的激励与认可,可以帮助企业营造了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氛围使员工个人质量意识和企业整体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提高。第四 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人才宝贵,知识崇高。培养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才行。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制定企业质量管理培训目标,把企业质量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培训纳入计划,并制定出阶段性的培训要求,季度考核、年度奖金兑现;二是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并与国家的相关职业注册结合并轨;三是加强培训费用的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保证质量管理人才培训费用落实。开展质量管理科技进步这项工作,要同企业开展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协调一致,要积极

12、参与行业部门组织的质量科技进步活动。4 企业质量文化的作用意义1质量文化具有凝聚功能质量文化可以在企业内建立起有共同的质量价值观的质量目标,使企业员工有主观观念和客观目标上的的准绳和方向,使群体的质量意识有正确的引导,从而在心理上给员工以归属感,企业的凝聚力自然就增强了。2质量文化具有激励功能激励功能体现在:企业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一旦被全体员工接受并理解时,就会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员工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朝更高的质量目标努力。3质量文化具有规范功能质量文化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共同质量信念,也会被员工认为是共同的质量利益,一切违背这种质量价值观的行为都会遭到集体的反对

13、和批评,因此企业的质量精神对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4质量文化具有反馈功能质量文化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并反作用于社会风气。经济的发展,使那些成功企业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企业的行为准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因此优秀的企业质量文化对社会风气是有益的。四、结束语质量管理工作是确保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基础,是高风险的石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石油企业充分发挥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必须做好的一门重要功课。牢固把握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善于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这些企业的

14、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又好又怏发展,使职工收入大幅提高,为建设和谐企业及和谐社会多做贡献,是我们所有质量管理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参考文献1 朱丰坡等.如何推进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2009(10):3941。2李正权.论质量第一战略必需的内外部条件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6):911.3 张凤荣.质量管理与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564 叶陈刚.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月5 李江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和深化的研究C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9)6 李正权.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质量与质量工程,2010, (2):4-87吕晓俐,仝延超.探讨石油企业建设质量文化的途径.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9):40-428张丽华,李剑,陈红伟,燕彦涛.浅谈如何建设石油企业质量文化.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7):5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