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88320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体评价基本情况统计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总体评价,二、基本情况统计,三、典型例题分析教学问题讨论教学建议,四、改进建议,试卷评析,清潭中学 王冰堰,一、总体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值得称赞、哪些仍需改进的地方,并为更进一步的实施高效教学指引方向。,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镜,反映出在经历初中一个学期学习后,学生现今的情况,4个问题,三个维度,节日的活动,时间点和段的表达与理解,情景运用能力,冠词运用,some/any的运用,介词的运用,“有”的辨析,名词可数与不可数对应的“多”的辨析,名词单复的变化,“找”的辨析,特问词的运用,进行时态的运用,人称宾格的运用,频率副词的正确运用,“告诉/说”的辨析,辅音字母组合,元音字母

2、组合的发音辨析,四会单词的拼写,连系动词的运用,“花费”的辨析及正确运用,制作的两种表达辨析及运用,三餐吃什么的表述,“搭配”的表述,固搭的正确运用,知识点覆盖面上,基础知识,没有偏题怪题在里面,试题既有易错点的考查,也有难度题的体现,难度题主要紧扣阅读理解,略提升难度,照顾到平时花功夫的学生能拿到满意的基础分,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知识点 层次上,平时踏踏实实背诵默写打好基础,自身不懈努力,弥补起点低的同学,对自己这种正确的刻苦的学习态度有了收获感,提升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打下了“兴奋剂”,试卷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阅读上,关注理解能力,关注阅读能力的要求,语音题目也从细节要求学生们在

3、平时的朗读中要重视读音的正确,最终走向理解,走向准确语音表达交流才是主要,学习导向性上,试卷答题过程中哪些题目做起来不顺手。,2.考完后估计能拿多少分,实际拿了多少分。,3.哪些题目或题型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4.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从老师教授和自身上思考,有哪些学习的经验或不足。,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难易有区分度,所估分与实际得到的分数应该相差不大,这表示试卷题目上没有很晦涩或者模棱两可的答案,在薄弱环节体现出的掌握上的问题,从而利用寒假时间及时查漏补缺,知识点,理解力,语感语音,第30题与37题,第5、20和33题 29、87、88,第75题、 79题、 86题,第

4、82、83、85和88题,第5、 20题,第48、51、52、53、55、56、58、59和60题,30. He was born _ the afternoon _ June 1st. A. on; of B. in; of C. on; in D. in; at,37. I meet Jessica _ the Internet. A. on B. for C. at D. in,5. How does the girl go to school on fine days?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bike,20. How long does she work

5、 at the shop every day? A. For about six hour B. For about nine hours C. For about twelve hours,33. _ English classes do you have every week? A. How often B. How long C. How much D. How many,29. There _ no new books in your room. And I _ only one. A. have; have B. is; have C. in; on D. on; in,87. 在万

6、圣节人们用南瓜做灯吗? _ at Halloween?,88. 白色与其他的颜色相配。 White _,75. Im too hungry. May I have _ (又一个)apple?,79. There isnt a knife on the table (单数改为复数) There _ _ _ on the table.,86. Lucy 和她妹妹正在吃几片面包作为早饭。 Lucy and her sister _.,82. The computer is 5,000 yuan. (同义句),83. 我想在聚会上扮成美猴王。 I_ Monkey King at the party.,

7、88. 白色与其他的颜色相配。 White _.,85. 宝宝们的脸摸起来既柔软又光滑。 The babies faces _,首先看第30题与37题,这两题都体现了对于介词on的运用,两个固搭一个表示具体某一天,一个表示媒体工具。,加强对介词个体的理解,对常见固搭的强化以及易错固搭的纠错力度。,再看第5、20和33题,这三题都体现了学生们对于特问词特别是how以及其相关词组的模糊理解,在做题时无法快速到位。对这些类似的词或短语的辨析不到位的还有第29,87,88这三题。29题是“有”there be与have,87题是“制作”-makeout of与be made of, 88题是any o

8、ther colour 与 other colours。,易模糊以及对比性比较强的内容,不仅仅要对比着学,对比着用例句体会用法不同,更要经常反复,以防记忆消退后反而产生模糊的不良后遗症。,知识点未变而题型变所造成的低得分率,主要问题出在两方面:死背知识点和对该知识点掌握不全面导致一换考查角度就错。这首先也是主要考查我们教师对这类知识点是否能全面的掌控,能否更精的选择不同题型开阔学生的思考角度。做到自己题海学生题本。,然后来看一下第75题的“又一个”,79题的“a”变“any”,以及最后几片面包在句中的翻译。这些在平时相关练习中接触不多。所谓不多是指以其他形式练习。比如another通常会在改换

9、句型中出现;any的变化主要通过some肯定句改否定句,而非对单数a的复述否定变化;第86题面包在表述的时候也通常只是很简单的用一些或者就说吃面包。因为知识点的考查由原本常练题型转成了不熟悉题型,学生一下子拿分能力就下了几个档次了。,最后看一下第82、83、85和88题。这些题目我认为是属于常见题。但学生们的得分率不高,主要原因我分析后归结为陷入固定思维中的缘故。比如82题,当学生们掌握并在答案中体现出“物花钱用cost”后,就不再考虑时态问题,这源自于以往有关于花费都是放在选择里,选项中都是正确的时态形式,只要辨析4个花费无需管到时态三单问题;83题“我想要”常在翻译中出现,但总是要自己动手

10、写I,这次题目给出了I,所以定向思维了,直接在印刷的I上打丿写d变成Id了;85题在前期作文中经常用到这么一句“丝绸摸起来怎么怎么滴”,丝绸三单了,考试时候一看“柔软光滑”于是“小脸们”也三单了;第88题平时常练翻译中文为“其他任何颜色”,这次没有任何,于是只有other colour了。,定向思维体现出的 对知识一知半解与不读完整题目,不思考完整的思维习惯 这些是毒药。,此次的阅读理解题中的48、51、52、53、55、56、58、59和60题,失分率比较高。特别是B篇与C篇中,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关键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8题要求学生理解题目问的是帽子原有的标价,而非最后卖出的价格;B篇要学生

11、们懂得,后续的食物排列是按照人类需要摄取健康食物的多少顺序依次介绍的。大部分同学都不理解第一段最后一句,即使给出了中文,也没懂后面的玄机;C篇棒球与足球的赛季正好是连接的。一个fromto和beginwhen足以把那些只知道“在文中寻找出现相同词便是答案”的学生们拦在门外。这些都体现了试卷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听力第5题的答案其实很明显,只是在首句,第二句是干扰项。而人在记忆方面,最容易留下印象的是最后一句,因此很多学生都毫不犹豫的依照留下印象的句子选了答案,痛失一分。同样,如果对播放的对话材料有了非常到位的理解,不管如何插入混淆句也不会引发错误;听力第20题更需要对文章时间点的准确把握。在

12、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计算,将时间点转换成试卷段,即可获得答案。如果在听材料时对两个时间点没有关注并加强理解的话,答案自然就出不来了。,理解力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大量的阅读、背诵提高语感力,并且扩大自身的阅读面,从而感悟到做阅读题目自己的系统方法和经验。教师的教授只能到一转弯题,二转弯与三转弯我们只能等待学生的化茧为蝶。当然,此间教师给与的一步步脚手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开发他们转弯的意识是我们现在能做到的。,试卷中的语音题主要出错不在音标写单词,而在四选一。从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让学生多朗读,却忽略了朗读的语音准确度,特别是这种在读的过程中容易分辨不清的长短音和清辅

13、音。像oo、th本身规律就不明显,主要靠平时读单词时候的音准。or的变音也是朗读时不易察觉的,一快而过就忽略了。还有s的读音,虽然平时反复强调看原单词结尾元、清、浊,并总结了“清轻浊浊元浊”如此好记的口诀,可关键考试时候部分学生不理睬你,你也只能干瞪眼。Pretty的读音平时也是强调,不是/e/而是/i/,但由于根深蒂固的错误导致出现音标拼不出来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像语音题,如本次教材培训中 所说,让学生依靠正确朗读,感悟之后再理解规律记忆是最好的。同时我个人觉得,加强朗读背诵是必要的,关注易错读音是必须的,规律反复强调是必备的。,重点特别是难点还能体现的更全面,“穿” “都”等的辨析、“it is adjto do” 句型的运用,对于一些热点学校来说,可能这张试卷的区分度不是很高,在个别题目上放入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加强区分度,粗浅粗浅 指点指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