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85602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三章(车海波)(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力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车海波),考试要点(大纲):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2、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人生发展阶段 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 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第56页,人,个体,群体,生理、心理,家庭、朋辈、学校、单位、社区等,第一节 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考点1) 需要 内驱力 动机 行为 环境(刺激物) (一)人类需要的含义 需要:反映了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乏。 内驱力:由内部和外部刺激所唤起并使个体指向实现一定目标的内在倾向。 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力。

2、,第57页,人类需要的特征,(1)对象性。人的任何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自己的内容。 (2)动力性。需要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为暂时的满足而终止。 (3)独特性。个人的需要与其个性密切相关,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没有两个人的需要系统是完全相同的。 (4)社会性。人类需要和动物需要的本质区别。,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基本观点:层次性、递进性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二)人类需要的层次(重要考点2),第5758页,需要满足的规律: 1、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分为若干个层次,层次越低的需

3、求,其强度越大; 2、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强度越弱。 3、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从而处于次要地位。,理论的特点,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当较高级的需要的满足受挫后,个体也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某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可能会增强。,(三)人类需要的类型(考点4),根据起源与性质 ()生物性需要原发性需要 关系到保存和维持机体生命及延续繁衍的需要 进食、饮水 睡眠和觉醒 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习得性需要 与人的社会生

4、活密切联系的需要 交往需要(安全感、归属感) 成就需要(地位、名誉、优势),第5960页,二、人类行为的含义及类型,(一)人类行为的含义(考点5) 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第60页,(二)人类行为的类型(考点6),、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行为的呈现 、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行为的起源 天性与教养对人的行为同样重要 、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行为价值判断 ()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 ()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 注意: 标准是相对的;任何人都是独特的,所谓异常只是与大众存在差异,并不代表个体一定有问题。,第61页,

5、(三)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 、多样性 、动态性 、指向性 、可控性 、发展性,第62页,第二节 社会环境,一、社会环境的含义与特点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第63页,(二)社会环境的特点(考点7),多样性:主要特点 动态平衡性:静态和动态的相对统一。,第6364页,二、社会环境的构成(重要考点8),(一)家庭 家庭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发生影响 家庭背景和家庭中的过去事件(纵向) 家庭成员间互动(横向) 家庭结构及其变化,第64页,是指年龄相仿,或社会地位相同,或行为复杂程度相

6、似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的规模较小的群体 影响: 、对个人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都有影响 、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朋辈群体是社会工作可以动用的资源,(二)朋辈群体,第6465页,、学校传授知识、培训技能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正规教育、灌输社会价值规范、培养良好习惯、 学习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学习社会互动。 、单位是人类成长及行为发生的场所,是有目的的为追求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社会单位或群体。,(三)学校与工作单位,第65页,(四)社区,社区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人们生活的外部条件。,第65页,(五)社会 社会子系统及其职责 家庭系统:抚养子女,照顾老人,规范道德行

7、为 经济系统:生产和分配资源 政治系统:权力分配,政府运作 教育系统: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个体社会化 医疗系统: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社会福利:提供个人的社会的经济的帮助 法律系统:维持社会控制 军事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抵御入侵者 各司其责,有系统的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使社会个体得以在有规范和秩序的系统中互动。,第6566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文化通过依附于语言、文字、艺术作品及其他文化载体,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进而成为维系社会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 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的重

8、要环境。,(六)文化,第66页,积极影响:帮助个人、团体及组织获取信息、做出判断、满足要求达成目标。 消极影响:传递不恰当的价值观念或行为模式,误导大众。,(七)大众传媒,第66页,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重要考点9),(一)人类的社会功能 1、社会化 是指个体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形成自己的人格,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掌握社会经验与规范,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生物人 社会人,第67页,社会功能是指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人们将获得的一种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发展成有所创造以及有所贡献的社会成员。 社会角色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点,也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系统的联结点。 人的社

9、会功能是人作为社会成员、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能力和发展的作用,它与人们所期待的社会角色有关。 社会工作者就是通过评估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到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与介入视角。,2、人的社会功能,第67页,(二)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交互影响,(1)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完成社会化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未完成社会化的人受影响较大 (3)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同时影响人类行为天性与教养 (4)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第6768页,(三)社会环境系统与人类行为,(1)家庭家庭教养模式,第6869页,(2)朋辈群体青春期受影响最大 (3)组织目标、条件、工作关

10、系 (4)文化民族心理(群体人格)和人类个性,第三节 人生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一、人生发展阶段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考点10)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第6970页,弗洛伊德,1、基本观点 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人的一生中,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向另一个部位,每一次转换都标志着人格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性器期是发展的关键期,该时期儿童与异性父母产生所谓的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在压抑自己性欲望的基础上,发展出对同性父母的认同感。 如果认同失败的话,可能会演变成为同性恋,

11、或者异装癖等性心理障碍,3、关键期概念,(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非常重要考点11),1、对弗洛伊德的发展 引入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的作用 把人格发展推演到了人的一生,第7071页,认为人生包括八个发展阶段 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都要经历一次心理社会“危机”,或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包含对立的两极。 个体只有面对并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美德。如果冲突无法圆满解决,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困扰乃至停滞。,2、基本理论观点,3、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 第71页表31(非常重要) 4、关键期概念 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

12、发展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环节,(一)生理发展 1、大脑发展一切行为发展的基础 2、动作发展迅速: 发展了独立行走、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二)心理发展 1、认知发展: 感觉运动阶段 2、语言的发展: (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1、依恋的形成 2、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怀疑,二、婴幼儿阶段:03岁(考点12),第7273页,三、儿童阶段(312岁)(考点13),(一)生理发展 脑重接近成人;肌肉技能良好发展,动作熟练、协调。 (二)认知心理发展 自我中心主义开始减弱,语言记忆能力增强,开始逻辑思维。 (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游戏(创造性和主动性、朋辈群体) 家庭、幼儿园、学校 主动性与内疚的冲突,第7

13、375页,四、青少年阶段(1220岁左右)(考点14),(一)生理发展 青春期,身体成长迅速,比较留意异性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 智力发展达到高峰,重视朋辈团体规范,生理、心理开始走向成熟,人生观开始形成。 (三)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建设自我同一性,第7577页,五、成年阶段(考点15),(一)生理发展 生理机能达到高峰后逐步衰退,进入更年期,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 人生经验丰富 (三)社会性与人格 社会角色丰富,家庭和社会责任沉重,第7779页,六、老年阶段(考点16),(一)生理发展 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有较大退步 (二)认知与心理发展 怀旧 (三)社会性与人格 社会角色减少,开始退出社会生活的中心,第798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