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84825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中山大学 黄国文 ,大 纲,1 引言:本文的研究问题 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目的 3 作为成品的语篇与作为样本的语篇 4 系统、例示化与语篇 5 语篇分析在整个理论模式中的位置 6 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7 理论建构的过程 8 结语,1 引言:研究问题,本文的讨论是围绕着“为什么语篇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个问题进行的。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对语篇分析在语言理论的建构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一般所知道的是语篇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解读、解释和评估语言的使用,但很多人看不到语篇分析与语言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把语篇分析与语言学

2、理论的建构联系起来。,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目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第一本专著是1985年出版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该书1994年出版了第2版。在这本的第1和2版中,Halliday(1985: xv, 1994a: xv)说了这么一段话:在决定本书能够包括多少内容时,我心中有一定的指导原则。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建构一个语法,这样的语法可以使我们对现代英语的语篇能够说出合情合理的有用的话。)。,这本书的第3版2004年出版,由Matthiessen负责修订。该书的目的与第1版和第2版有些不一样(Halliday

3、 & Matthiessen 2004: 4):我们这本书的目的是尽可能描述和解释现代英语的意义建构资源。当我们在决定语法的哪些部分包括进来并考虑理论阐述做到什么程度时,我们心中想的是那些要用所了解的语法知识来分析和解释语篇的人。 那么为什么Halliday要为语篇分析建构一个语法体系?他为什么这么重视语篇分析的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3 作为成品的语篇与作为样本的语篇,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 3)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语篇”(text)意义:一种意义是把语篇作为一个单独的客体。例如,当我们使用某一语篇来达到某一目的(如一封感谢信)时,这个语篇就有自己的价值

4、和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把语篇看作为是成品(artefact)。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感兴趣的是:语篇为什么会表达它所表达的意义?语篇为什么有它所特有的价值(如交际功能、表达某一特定的意义、含义)?例如,我们可以研究某一个总统候选人的演说,看看这篇演说是怎样打动听众(选民)的,看它在哪方面是成功的或不怎么成功的或失败的。,第二种意义是把语篇当作发现其他东西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某一语篇来发现同类和不同类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说把语篇看作是样本(specimen)。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通过语篇来发现语言的系统和系统中同类或不同类的语言现象(包括音、词、短语、小句等)。,这两种视角是互补的,如果我们没有关于

5、语言系统的知识,就无法解释语篇是怎样表达意义的,当然也无法评估语篇的价值和有效性。同样的,如果我们不明白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语言形式所表达的特有的意义),那就无法通过语篇来观察语言系统、无法看到单个的语言现象与作为一个系统的语言的关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被看做是语义单位而不是语法单位(Halliday 1978: 109, 1994: xvii),它与小句的关系不是“构成”(composition)和被构成的关系,而是“体现”(realization)与被体现的关系:语篇由小句体现。 对于语篇的理解,我们要考虑讲话人所说的和他可以说(但没有说)的;也就是说,语篇是“能说”(can s

6、ay),它是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它是“能表”(can mean)的体现,而“能表”又是“能做”(can do)的体现。,Halliday(1978)把“能做”、“能表”和“能说”当作三个层次进行区分;“能做”位于最高层,指的是人类的行为潜势(behaviour potential),说的是人类可能实施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能表”位于中间层,指语言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说的是人类行为在语言系统中得到反映或体现的可能性;而“能说”则是位于最具体的一层,指语言的实际使用,是“现实化的潜势”(actualized potential)(Halliday 1978: 40)

7、。,语篇代表着选择,因为语篇表达的意义是从可以表达的所有可能性中选择出来的。因此,Halliday(1978: 40)认为,可以把语篇看作是“现实化的意义潜势”(actualized meaning potential)。,4 系统、例示化与语篇,“系统”(system)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理论的名字中的“系统(的)”(systemic)一词就是从“system”衍生出来的。在很多情况下,系统与“结构”(structure)是相对而言的。结构指的是语言中的横组合序列(syntagmatic ordering),而系统是指语言中的纵聚合序列(paradigmatic or

8、dering)。,Matthiessen & Halliday(2009: 97)指出,系统是用来表征在任何层次(音系的、语法的,或语义的)上的纵聚合组织;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两个或多个术语之间的选择的陈述,由特征来表征;二是在入列条件说明什么时候选择是可用的。入列条件可以是一种简单的特征,也可以是一种特征复合体;这些特征也是其它系统中的选项。,由于它们有各自的入列条件,各种系统就形成系统网络。系统和系统网络中的特征(或特征复合体)代表的是语言中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在系统中既可能是处于“析取”关系(“either or ”),也可能的“合取”关系(bo

9、th and )。,就语言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系统,也可把它看作是语篇。语言的系统(即系统潜势)可以通过语篇(即语言系统潜势的实例)来“例示”(instantiate),也就是说,语篇是语言系统的表现形式;例如,一个语篇(如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简单请求“Can you open the door?”)是语言系统的一个“实例”(instance),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实例背后的语言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这句话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Halliday(2008: 79; 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 26-27)用“气候”(climate)和“天气”(weather)来比

10、喻系统和语篇的关系:气候和天气不是两个不同的现象,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同一个现象;气候是一段时间的天气的总和,天气是气候的实例(“表现”)。气候就好比是语言系统,天气则是语篇。从这点看,气候就是天气的理论。,因此,语言系统和语篇并不是两个不同的现象,而是同一个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观察视角去看。系统和语篇的关系就像气候和天气的关系那样。我们只有一组天气现象(而不是两组),当我们从实例角度看时,我们称之为天气,也就是气象学上的“语篇”;而当我们试图建立和解释气候隐含的规律时而采用长远的方式来考察时,我们称之为气候,也就是气象学上的“系统”。,Halliday & Matthiessen(2

11、004: 27, 2009: 80, 94)明确指出,系统和语篇通过“例示化”(instantiation)连接起来。正如气候和天气的关系一样,系统和语篇的关系是处在一个例示化渐变群上,一端是语言系统,另一端是语篇,在它们之间是各种语域和代码。对于这些中间成分,我们可以从系统这一端把它们看作是次系统,也可以从实例(语篇)这一端把它们看作是实例类型。如果我们从实例(语篇)这一端出发,我们可以研究特定的某一个语篇,然后看看与这一个语篇相同的其他语篇。这时,这个特定的语篇具有同类语篇的特点,我们就把它们看作是属于一个语篇类型(text type)。,通过确定一个语篇类型,我们在例示化渐变群上从实例(

12、语篇)这一端往系统那一端推进。在语境的更高层次的系统中,整个系统潜势与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相关,语域和情景类型(situation type)相关,而语篇则和情景(situation)相关。,Halliday & Matthiessen(2009: 80)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除了要描述语言系统外,还要把系统与实例结合起来,把系统与实际语言例子(即语篇)结合起来描述。,6 语篇分析在整个理论模式中的位置,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者所做的语篇分析称为“功能语篇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或“系统语篇分析”(systemic text a

13、nalysis)。对于功能语篇分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把语篇分析看作是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与实际分析之中,另一种是把语篇分析当作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部分。,Halliday(2008: 192)本人持的是第二种观点。在他看来,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部分(a proper part of linguistics),也就是说,语篇分析是对语言的实例描述,而实例描述本身就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在Halliday(2008: 192)看来,语言系统和语篇不是不同的两个现象,因为语言系统事实上等同于“语篇潜势”(text potential)。语篇分析首先是把语篇与语篇

14、背后的潜势(即语言系统)联系在一起。,Matthiessen(2006, 2009)多次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描述”和“分析”之间的关系作了阐述。Matthiessen(2009)认为,对语言系统的描述和对语篇的分析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分析作为样本的语篇,我们可以给描述提供证据,这样就能对语言系统进行更精确的描述,对作为成品的语篇进行分析,也可给描述提供证据,但比起作为样本的语篇,成品的语篇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就没有那么直接。各个成分直接的关系见下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对理论的假设、对语言和语篇的描和分析以及理论的应用都是整个理论的内容。因此,语篇分析本身就是语言理论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6 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我们(2007)曾专门探讨了“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所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说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普通语言学理论?”。我们指出,普通语言学是对语言的综合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语言,它的重点是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本质,研究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解释语言的普遍现象。我们从客观性、系统性、清晰性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语言学理论科学性。,Halliday(1994b: 4505)曾明确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功能的语言理论,它在本质上是功能的和语义的,而不是形式的和句法的;它研究的对象是语篇而不是句子,所关注的是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惯用表达,而

16、不是语法性。正因为如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作为创造意义的语言以及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者的兴趣主要是语言(语篇)与社会(体系)的关系、语言使用者所创建的语篇以及语篇与语篇使用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普通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一方面注重语言本体的研究(如音系、语音、词汇、词法、语法、语义、语用),另一方面则是注重这个理论的“适用性”(appliability)的研究,把理论运用于解决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语篇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考察人们是怎样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通过语言使用来表达意义、用语言做事情,因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观察语言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到语言(语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可以考察语言的使用语社会结构的关系,看看语言使用是怎样反映特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使用与社会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采用的是“进化的”(evolution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