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解剖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181600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部解剖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足部解剖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足部解剖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足部解剖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足部解剖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足部解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部解剖(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natamy of foot,26 块 骨骼 肌肉 韧带 神经和血管,足的骨骼,足部的骨骼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跗骨,共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包括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跖骨,共5块,为第15跖骨。每一跖骨近端为底,与跗骨相接,中间为体,远端称头,与近节趾骨相接。第5跖骨底向后突出,称第5跖骨粗隆,在体表可扪到。,趾骨,共14块。拇趾为 2节,其余各趾为3节。形态和命名与指骨相同,拇趾骨粗壮,其余趾骨细小,第5趾的远节趾骨甚小,往往与中节趾骨融合。,足部的关节,足的关节包括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2、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跗骨间关节,为跗骨诸骨之间的关节,数目较多,以距跟关节(距下关节)、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较为重要。 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在机能上是联合关节 。 跟骰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联合构成附横关节呈横位的“S”形 。,跗跖关节,跗跖关节又名Lisfranc关节,由3块楔骨和骰骨的前端与5块跖骨的底构成,可作轻微滑动及屈、伸运动。,跖骨间关节,由 IV跖骨底毗邻面构成。连结紧密,活动甚微。,跖趾关节,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作轻微的屈、伸和收、展运动。,趾骨间关节,由各趾相邻的两节趾骨的底与滑车构成,可作屈、伸运动。,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而形成的凸

3、向上的弓,称足弓。 可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侧纵弓和内外方向的一个横弓。,内侧纵弓,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以及内侧3个跖骨连结构成, 内侧纵弓的最高点为距骨头。此弓前端的承重点在第1跖骨头,后端的承重点是跟骨的跟结节。 主要由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拇长屈肌腱、足底方肌、足底腱膜及跟舟足底 韧带等结构所维持。,外侧纵弓,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外侧2个跖骨构成。 外侧纵弓的最高点在骰骨,其前端的承重点在第V跖骨头。内侧纵弓较外侧纵弓为高。 主要由腓骨长肌健、足底长韧带及跟骰足底韧带等结构所维持。,横弓,横弓由骰骨、3块楔骨和跖骨构成。 最高点在中间楔骨。 主要由腓骨长肌腱、胫骨前肌腱

4、及拇收肌横头等结构所维持。,足弓的功能,保证直立时足底着地支撑的稳固性 。 行走和跳跃时发挥弹性和缓冲震荡的作用 。 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谢 谢,足部的肌肉,小腿肌的位置、名称、起止点和作用,足肌的位置、名称、起止点和作用,足肌的位置、名称、起止点和作用,足部动脉,小腿的腘动脉分出胫后动脉及胫前动脉两支进入足部。,足底内侧动脉 足底外侧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胫前动脉下行至踝关节前为足背动脉,分支为: 1、足底深支 2、第1跖背动脉 3、弓状动脉,出现率占3472 4、跗外侧动脉 5、跗内侧动脉,足底动脉弓,由足底外侧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构成。 位置在跖骨底附近,骨间肌的浅面。

5、 弓的凸缘发出第一至四跖足底动脉,行于跖骨之间,再各分为两条趾底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足部静脉,足部的深静脉:均与相应的同名动脉伴行 。 足部的浅静脉:在皮下组织中构成形式不定的静脉网。 足背静脉网:收集足背的静脉血,其两端沿足两侧缘上行,分别接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足部神经,坐骨神经下降至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及 腓总神经。 胫神经进入足底后分两终支:足底内侧神经及足底外侧神经 。 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二支下行入足 。,踝关节,由胫腓骨的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 。 胫腓骨远端构成踝穴,分别称为内、外踝, 胫骨下端后缘较前缘更向下方延伸形成后踝。 外踝较内踝低1cm并偏后1cm左右。,关节囊及韧带,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 内侧有内侧韧带(又名三角韧带) 。 外侧有三条独立的韧带,前为距腓前韧带,中间为跟腓韧带,后为距腓后韧带,踝前区,踝前部的深筋膜增厚形成支持带,并向深部发出纤维隔,附着于骨面,形成骨纤维性管。 伸肌上支持带 伸肌下支持带,呈横置的“Y”形 ,向深部发出两个纤维隔,围成三个骨纤维性管 。,踝前区与足背,踝后区,踝管:内踝后下方与跟骨内侧面之间的深筋膜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它与内踝、跟骨内侧面之间共同构成踝管。由前向后依次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拇长屈肌腱 腓骨肌上、下支持带为外踝下外侧的深筋膜增厚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