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17788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设计总说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三明永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一、项目概况 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位于尤溪县洋中镇,设计全长约 5556.98 米,属III 级城市次干路。为改善我镇交通环境,洋中镇镇政府决定,2012 年对镇区道路进行改造。该改造工程以形象工程、精品工程、科技工程为理念,树立我镇交通新形象,为洋中镇镇区再次增添一道靓丽的城市交通风景线。其中一期施工范围为 B0+000B0+650,C0+000C0+390,D0+000D0+280,一期施工总长为 1320 米。其他路段为二期施工范围,二期施工总长为 4236.98 米。二、

2、设计依据 1.2.设计范围现场勘测成果3.业主提供 1:1000 电子地形图. 三、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 本次道路设计范围为整个洋中镇镇区内的主要道路,施工全长为约 5556.98 米。本次工程设计内容包含路基路面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四、主要技术规范 本设计道路作为 III 级城市次干路,综合采用国家建设部和交通部颁布的城市和公路设计规范,具体如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3、-2001)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7-98)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所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如下: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3、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五、设计标准1、设计等级: III 城市级次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30km/h 和 20km/h(车行道路面宽小于 15 米时,设计车为 20km/h)3、道路红线宽度:保持原有道路宽度不变4、机动车道路面

4、设计轴载:BZZ-1005、路 面 类 型 : 高 等 级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 路 面 结 构 设 计 年 限 10 年6、人行道火烧板7、设计停车视距:30 米和 20 米(20 米对应 20km/h 设计车速)8、构造物设计荷载:城-B 级9、抗震设计裂度:6 度设防六、设计概要1、道路平面设计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全长约 5556.98 米,全线为在原有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三明永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2 -路线上进行加铺改造,线形不变。其中一期施工范围为B0+000B0+650,C0+000C0+390,D0+000D0+280,一期施工总长

5、为 1320 米。其他路段为二期施工范围,二期施工总长为 4236.98 米。2、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竖向设计尽量与现状道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室内地平相协调,妥善处理原有地下管线最小埋设深度,同时满足道路最小纵坡度,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 0.3%时,设置锯齿形偏沟排水措施.3、道路标准断面道路的建设宽度为按原有道路宽度保持不变,详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纸。 4、路基工程(1) 、设计原则1) 、结合地形、地质与水文条件,控制路基填挖高度、边坡坡率、防护及排水措施。2) 、加强外业基础资料的收集,深入分析研究,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并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3) 、结合城

6、市路网做好综合排水系统及管网的设计。路基设计严格遵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有关规定办理。因本工程没有进行地质钻探,无法对无沿线工程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待旧路面挖除后在对原路床路基填料、压实等进行设计。5、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工程施工前,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作出全面调查,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状况、板底脱空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分三种情况处理:A、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小或较小,利用原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B、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一般或面板良好,但底板脱空时,修补破损的板块,压浆填封板底脱空后,按第一种情况处理

7、;C、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较大时,挖除旧路面结构,按机动车道新建部分路面结构施工。根据调查,本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形式主要分为四类:裂缝、接缝损坏、竖向位移、表层损坏,具体的形式有十二种: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交叉裂缝和破碎板、板角断裂、接缝破碎、沉陷、错台、拱起、表面裂纹、磨光、露骨、修补损坏。为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处于良好的稳定工作状态,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混凝土路面板必须稳固于基层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加铺层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决不能认为加铺层的罩面补强就可以代替旧板的维修处理,否则会给以后的路面使用留下隐患,使路面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针对

8、该路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提出如下处治方案:.破碎沉陷板处理对于损坏严重的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如板块出现严重的破碎、断裂与沉陷时,需要挖除旧板后浇筑新板,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清除旧板根据破碎板位置放样,形状宜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并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边缘位置应比破碎板宽出 30cm。按放样位置锯缝,缝深应大于面板厚度的 2/3,当锯缝位置距纵、横缝不足 1m 时可将整块板全部挖除。用冲击钻等机械装置或钢钎沿锯缝位置凿除破碎板,凿除时应注意保护基层及周边混凝土。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三明永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3 -(2)周边处理周边应进行凿毛处理,必要时可设置钯

9、钉或锚固钢筋加强连接,浇筑前要涂抹粘结剂,或刷水泥浆。锚固钢筋的直径为 25mm,长度不小于 60cm,间距为 80cm。(3)浇筑新板要求新混凝土板强度不应小于旧混凝土板强度,材料应选用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且收缩性小的混凝土,并按要求掺外加剂以控制其凝结时间,防止过早凝结或影响开放交通的时间,采用普通混凝土,外掺剂可用早强膨胀剂或 JK 系列修补剂。混凝土配合比组成需经试验确定。若由路基、基层原因引起的破碎板,则首先处理路基与基层。路基可采用换填砂砾石并压实处理,压实度93。换填的深度和范围视路基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换填12 米深。换板处理原则:破碎机械建议不采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

10、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需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械也可;新浇筑路面板的强度不得小于原有路面板的设计强度,其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求;行车道与行车道之间纵缝内的拉杆钢筋,应给予保留和恢复,横缝(胀缝和缩缝)中的传力杆钢筋也应保留;连续换板也应在原路面板处保留纵、横缝;配合比设计中应加入早强剂。.板底脱空处理对于板底脱空,可使用钻孔压浆法进行处理,如图 1、2 所示。板底压浆是借鉴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孔道压浆原理,在混凝土面板底部有脱空处钻孔,通过孔洞利用高强压力将流质材料压入脱空空隙,流质材料凝固后产生一定的强度,对面板产生均匀承托的作用,进而达到稳

11、固板块的目的,处治工艺如下:图 1 钻孔 图 2 压浆1)实测弯沉差控制指标(1)板块单点实测弯沉控制指标(单位:0.01mm)单点实测弯沉值 Lr14,不予处理;单点实测弯沉值 14Lr40,钻孔压浆处理,7 天后再测弯沉,检验压浆效果,对于弯沉大于 14 的,凿除板后重新处理水泥板及路基部分。单点实测弯沉值 Lr40,整块板破碎,处理基层,浇筑混凝土新板(换板) 。(2)板间实测弯沉差控制指标:压浆后两相邻板间实测弯沉差控制在 0.06mm 以内。(3)根据实测弯沉控制指标,如达不到规定要求再次注浆。2)压浆处理(1)压浆材料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三明永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

12、司 - 4 -压入板底的材料具备以下特征:一是颗粒粒径小、流动性大,能顺利压入板底空隙;二是弱收缩性,能充分填充板底空隙;三是应具备比较高的强度以承受板重及车辆荷载的作用。建议选用水泥粉煤浆,采用较低的水灰比就可达到较好的流动性,且强度较高,收缩量小。采用水泥粉煤灰水=l0.50.45 配合比制作的灰浆试件,其室内 3 天的抗压强度高于 5MPa。在保证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并添加适当的早强剂、微膨胀剂,能够减少硬化收缩,更有效的填充空隙,促其早期强度提高,尽早开放交通。(2)压浆设备主要有:钻孔设备:钻孔取芯机;制浆设备:灰浆拌合机;压浆设备:灰浆泵;紧固装置:膨胀螺栓压浆头。(3

13、)施工方法具体的工艺流程:定位钻孔制浆压浆压浆孔封堵交通控制弯沉检测。工艺要求:定位:由监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外观及弯沉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唧泥脱空板,标画钻孔位置。钻孔:施工人员使用钻孔取芯机按标定的位置钻孔,钻孔深度与板厚一致,孔径 D 与压浆头直径 d 相匹配,且 Dd=l2mm。制浆:按配合比将材料在灰浆拌和机中拌和,至均匀无灰团方可使用,使用中应持续拌和,防止沉淀。压浆:用灰浆泵将拌合好的灰浆由压浆孔压入混凝土板底,压力控制在 2.0MPa左右,直至邻孔或接缝中溢浆或无溢浆而板块略有上升为止。压浆过程中溢浆的孔应及时用圆状木塞封堵,防止压力过度散失。注浆孔在压浆头拔除后也应及时用

14、木塞封堵,防止灰浆反流。所有木塞应保持 35 分钟方可拔除。压浆孔封堵:木塞拔除后,用灰浆或取出的混凝土芯样将压浆孔封严。交通控制:压浆完成后的板块,禁止车辆通行,待灰浆强度达到 5MPa以上时方可开放交通。一般需要 3 天。弯沉检测:压浆完成 3 天后,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回弹弯沉值,当弯沉值超过 0.20mm 时,应重新钻孔补压。.裂缝的处理在沥青加铺层施工前对原路面的纵横向接缝及路面裂缝全部进行清缝。清缝用空压机或其他类似机具,清缝要干净、无杂物,灌缝要饱满,灌缝材料可用橡胶沥青、聚氯乙稀胶泥类、聚氨酯类填缝料等粘结性强、回弹与温度稳定性好的材料,也可直接使用热沥青。对于接缝剥落严重的地方要

15、用沥青砂等材料进行修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的选择须考虑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即路面裂缝的宽度和修补温度。针对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各种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的系统分析及综合评价,将材料按裂缝宽度和修补温度进行分类,见表 1。表 1 裂缝修补材料分类和方案推荐表类 型 适用温度 裂缝宽度(mm) 材料类型1 常温、高温 0.5 改性环氧树脂2 常温 12 聚合物乳液改性超细水泥尤溪县洋中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三明永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5 -3 常温 23 聚合物乳液改性普通水泥4 高温 310 聚合物乳液改性普通水泥.纵向开裂的处理(1)针对部分路段出现纵向开裂、下垂、伴随错台,有的纵向裂缝已经成为路面水流入的通道,板底出现脱空情况。处治方案:破除旧板和基层,新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并与行车道间设置拉杆,在胀缝、施工缝处设置拉杆,且胀缝设置位置与行车道胀缝位置相对应。(2)针对纵向裂缝较为严重的部分:裂缝宽度10mm。由于裂缝较宽,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因此,建议采用换板或部分换板处理。 (详见旧水泥路面补强设计图)(3)针对纵向裂缝不是很严重的部分:裂缝宽度10mm。建议采用灌缝的处理方式处理。.断角板的处理板角断裂一般是由行车荷载作用引起的应力集中造成的。对于长和宽大于 l.2 米且伴随有下沉、破碎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