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4014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消防工作实施意见各社区(居)、企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消防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街道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围绕转型升级,致力科学发展,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消防管理,落实责任,强化预防,整治隐患,夯实基础,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我街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二、工作目标到XX年,“十二五”时期实现消防安全

2、责任全面落实,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发展,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基本达标,覆盖城区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基本完善,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普遍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明显提升。三、组织领导根据消防工作要求,街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由消防安全分管领导任主任,综治办、派出所、安监(消防)站和社区(居)等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每月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各社区(居)建立消防管理室,组织群众力量开展消防安全自我管理;各居民楼明确消防管理员,实现消防安全自我管理。四、主要内容(一)加强火灾预防工作1

3、、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深入开展“三合一”场所、出租房屋、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老街区等场所和建筑消防设施、防雷防电、电气、消防车道等方面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在重要活动、重大节日和火灾多发季节等重点时期,开展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消防安全。每季度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对本单位辖区消防安全形势进行研判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突出问题,防范于未然。2、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措施。加强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区域性火灾隐患的专项整治,对区域性火灾隐患,制定并组织实施整治工作计划,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整治,切实解决一批区域性火灾隐患问题。对存在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和场所,

4、加大力度进行整改。加强日常排查治理,逐步建立辖区单位“户籍化”消防安全档案,实时跟踪监督消防安全状况。3、深化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以“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消防安全人人共享”为主导,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消防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深化消防宣传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人员密集场所工作,重视对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广泛普及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在社区(居)、企业、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醒目位置,明显提示场所火灾危险性、疏散出口路线、灭火逃生设备器材位置和使用方法。(二)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1、建立健全消

5、防安全网格化组织机构。以街道、社区(居)、居民楼群(院)为单位划分为三级网格,分别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立街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站、社区(居)消防工作室、居民楼群(院)消防安全管理员的三级层次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对网格内的社会单位实施常态、动态管理。2、逐步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各社区(居)建立社区(居)、居民楼群(院)消防安全管理的中、小网格,明确工作职责,开展入户消防宣传,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强化动态监管,将消防安全纳入管理范畴,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3、推行“网格化”火灾隐患排查机制。实行逐级管理,落实人员,分片定责,扫除消防安全监管的盲区、死角,构建“纵到底、横到

6、边、全覆盖、无盲区”的网络体系。到XX年底,全面落实街道消防安全“网络化”责任,推广应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网络系统,逐步建立辖区单位消防安全档案,确保火灾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消除。(三)夯实消防基础工作1、组建基层消防队伍。要求各社区(居)组建消防管理室,配备6名以上成员,设立队长、副队长各一人。主要负责社区(居)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组织消防演练等消防安全工作。同时,针对老街区、老居民小区等火灾频发地段现状,计划在大寺、下市头等社区(居)组建机动消防队,每支队伍配齐6名以上队员,并落实经费保障,配置消防泵、水带、水枪等消防设备到位。定期组织队员开展训练,提高消防队的实战能力。

7、2、强化消防安全培训。扩大培训面,不断提高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基础技能。各社区(居)每年定期组织居民开展灭火应急疏散演练。中小学校要在相关课程中纳入消防教育内容,使师生每学期能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并适时开展师生应急疏散演练。高层建筑可根据自身特点,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高层建筑防火、灭火及人员逃生避难应急演练。3、定期维护消防设施。全面盘点街道范围内的公共消防栓、灭火器、水带等消防设施,查漏补缺,配齐配强。同时,实行每季度一次的维护和检修,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无损,做到一旦发生火灾,能拉得出、打得响、扑得灭,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四)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问责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街道消防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消防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实行责任倒查和逐级追查。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因防火措施不力而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