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3831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委奶业振兴目标工作意见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促进奶业振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精神,切实抓住当前奶业市场逐步复苏的大好机遇,及早解决我县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扶奶业尽快走出发展困境,全面提升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县奶产业优化升级,特制定本意见。一、推进奶业振兴的重要意义推进奶业振兴是促进我县奶业走出困境,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三鹿奶粉事件”给我县奶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奶业市场疲软,造成大部分奶牛停料停奶,过半奶站关停,县内乳品企业基本停产,整个奶产业停滞不前。加快推进奶业振兴,积极应对奶业危机,对促进我县奶业走出困境、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推进奶业振兴是解决奶业发展中的突出

2、问题、促进奶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抓手。“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也暴露出我县奶业快速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县内乳企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奶牛养殖粗放分散,养殖技术和经营方式落后,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奶站经营不规范,鲜奶质量无法保证;奶农组织化程度低,奶业各环节利益联结不紧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奶业市场全面复苏,我县奶业也很难有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奶业振兴步伐,积极引进大型乳企,全面推进规模养殖,引导转变养殖方式,进一步规范奶业市场,促进奶业优化升级,实现高效快速发展。推进奶业振兴是减少农民损失、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3、。经过多年的发展,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三鹿奶粉事件”前仅奶牛养殖一项全县农民年可收入近3亿元。特别是二台、三号、大囫囵等奶牛养殖重点乡镇,农民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奶业。“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了奶业市场疲软,广大奶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也影响了财政增收。积极推进奶业振兴不仅关系广大奶牛养殖户的生活,更关系到全县农业高效发展、财政持续增长、县域经济跨越腾飞这一大局,是当前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二、推进奶业振兴的基础和条件从全国大形势来看,推进奶业振兴目前已具备初步条件。从全国奶业振兴态势分析会上公布的情况来看,XX年8月份,36个大中城市鲜奶平均零售价格比1月份上升3

4、.2%,乳制品销售额比1月份增长7%,乳制品市场销售已经恢复到“三鹿奶粉事件”前的九成。生鲜乳价格平稳,自XX年5月份以来,生鲜乳奶站价格连续7个月维持在每公斤2.3元左右。总体看,消费者信心逐步回升,市场需求逐渐升温,乳制品市场价格和销售额止跌回升,奶业市场已逐步复苏。就我县来说,推进奶业振兴目前已具备一定基础。经过XX年一年来的大力推进,全县奶产业基本实现了奶牛存栏稳定,现代牧场蓬勃发展,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的目标。全县奶牛存栏达到5.5万头,新建现代牧场22个,奶牛规模养殖场达到28个,设计存栏2.7万头,全县奶牛规模养殖率达到80;各养殖场全部按照现代牧场标准进行饲养管理,规模化

5、、标准化、现代化养殖水平大幅提升,奶业各环节得到全面整治,奶业市场进一步规范,我县推进奶业振兴已具备初步条件。三、思路目标(一)基本思路以打造全国最大的高端奶生产基地为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创新机制、规范管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以培强壮大产业龙头、打造优质奶源基地、规范奶业市场秩序、强化乳品质量管理为重点,科学规划,完善制度,严格标准,加强监管,政策扶持,稳定产销,全面推进奶业优化升级,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实现“三个最优”:养殖最优质奶牛、生产最优质鲜奶、加工最优质乳品,使奶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总体目标到XX年底,在奶牛规模化、标准化、现

6、代化养殖上实现重大突破,全县奶牛现代牧场达到50个,奶牛规模养殖率达到100%;全县奶牛存栏达到6万头,日产奶量达到500吨以上;完成奶站改制,奶业市场实现规范运行;高端奶生产项目基本建成,初步形成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鲜奶流通、乳品生产一条龙链式发展。到XX年底,奶产业全面实现现代化、科技化、高效化发展,全县奶牛存栏达8万头,奶牛良种率达100%,奶牛单产水平接近5吨;全县奶牛日产奶量达750吨。到XX年底,全县奶牛存栏达10万头,日产奶量达1000吨以上,全国最大高端奶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四、任务及措施(一)打造优质奶源基地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养殖进程,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严格规范奶农

7、养殖行为,积极推行标准化、现代化养殖,力争打造全国高端奶优质奶源基地。1、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积极引导鼓励乳企、奶站、养殖大户等各类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建设现代化奶牛规模养殖场。集中捆绑风沙源治理圈舍建设资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资金等项目资金用于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对新建和扩建的养殖场,均按每平米2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对新建、扩建达到相关要求的养殖场,进场入住的奶牛按每头牛350元进行补贴。XX年全县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力争达到50个,为奶牛养殖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积极协调引导,加快散养奶牛入场进程。继续严格推行全面彻底禁牧政策,杜绝散养放牧行为,促进奶牛入场规模

8、养殖。农牧部门要强化服务,加强对奶农的教育引导,协调好奶牛养殖户和奶牛规模养殖场的利益,加快奶牛入场进程,确保XX年底所有散养奶牛全部入场饲养,实现奶牛规模养殖率100%目标。3、推行标准化养殖,实现科学高效饲养管理。一是推行现代科学养殖模式。各规模养殖场及奶业合作社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技术管理规程,严格按照现代牧场要求,实现规范、科学、高效养殖。县农牧局要加强培训指导服务,促进奶牛养殖由落后方式向标准化、现代化养殖方式转变。奶业监管执法大队要经常性深入各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管理,对达不到标准化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过关的要坚决关闭。二是加大奶牛良繁力度,

9、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全力推进奶牛改良,全面提升奶牛品质,有效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到XX年底,全县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加强服务监管,做好防疫灭病。各现代牧场及奶业合作社必须配备专职、专业兽医人员,设置专门功能分区和配套设施,严格按照现代化牧场的标准进行消毒、防疫和灭病,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农牧局要定期深入检查指导,发现不符合防疫灭病要求或存在疫情隐患的要及时指出,限期整改。(二)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积极引进培强奶业龙头。进一步加大与大型乳业集团的洽谈力度,要从土地征用、基础设施配套、优质奶源供应等

10、各个方面提供优惠服务,力争引进建设高端奶生产加工项目。大力引进建设化工型鲜奶加工企业,形成鲜奶加工多头并进的格局,有效规避加工模式和销售渠道单一、受市场影响大、产业发展风险高的问题。2、加快推进奶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引导有标准化奶站的奶牛养殖专业村,由奶站负责人、村委会或养殖大户牵头,建立奶业合作社,实现分户饲养、统一管理、规模养殖。积极鼓励奶牛规模养殖场与奶农通过租赁、入股、合资等方式,组建奶联社,提高奶牛养殖的组织化程度,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3、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养殖基地为依托、乳制品生产企业为龙头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

11、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规模养殖场、奶业合作社及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奶业产业链各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1、全力推进草业发展。一是扩大饲草种植规模。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立草为业,大面积种植青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形成“以牧促草、以草养牧”的良性循环产业格局。XX年全县饲草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二是引导养殖场自建基地。扶持鼓励规模养殖场建立自己的饲草基地,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养殖风险。三是大力发展饲草加工。进一步推广青玉米青贮技术,并积极引进建设饲草加工企业,发展桔杆打捆、青贮微贮、草粉加工、草饲料生产等饲草加工业,推进草业发

12、展由原料型向加工型转变。2、加强饲料市场监管。继续严格推行饲料市场准入制。县农牧局要按照饲料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严格监管,对不符合准入制要求,违法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经销商要坚决取缔并追究相关责任。要经常性深入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违法使用违禁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要立即关停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四)全面规范奶业市场1、彻底杜绝散养行为。加快推进散养奶牛入场入社,XX年底,散养奶牛一律不得挤奶售奶。2、狠抓奶站治理监管。一是加快奶站改制步伐。严格按照“三个资格”的要求,积极引导合格奶站抓紧改制,逐步交由奶农合作社和乳企经营管理。XX年,只对乳品企业、规模养殖场和奶农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奶

13、站发放生鲜奶收购证,准予经营,不符合以上经营资格的要一律予以取缔,确保奶业市场规范、鲜奶质量安全。二是加强对奶站的规范化监管。鉴于奶站(规模养殖场挤奶大厅)所处的特殊环节,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实行长期监管。要经常性深入各奶站和规模养殖场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掺假制假、质量不合格、卫生不达标、技术规程不标准等问题,要立即关停并追究相关责任。3、规范生鲜奶交易市场。一是严厉打击散收奶点,确保鲜奶质量安全。奶业市场复苏之后,可能会发生奶源相对紧缺的现象,届时大量散收奶点、散收户、流动奶贩就会趁势而上,给奶源质量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农牧部门及各乡镇要切实负责,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实

14、行严控严管,对散收奶点和流动奶贩严厉打击、严肃处理。二是严格控制生鲜奶销售,规范奶源市场无序竞争行为。我县高端奶生产项目引进建成后,县内所有规模养殖场及奶农养殖合作社生产的鲜奶必须优先供应我县加工企业,农牧局和奶业办要切实负责,加强监管,严格控制鲜奶随意外销,对不经批准私自外销生鲜奶的规模养殖场、奶农合作社和奶站要一律关停整顿。4、加大对乳品企业的监管。乳品企业是奶产业的最关键一环,也是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关。乳品企业必须规范加工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把好各道关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质监、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要切实负责,经常性深入企业进行抽查,对不具备检测检验条件、不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特别

15、是收购加工散养散收奶的一律予以关停,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五)建立健全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1、建立健全标准化养殖管理体系。农牧局要严格按照现代牧场的养殖管理标准制定奶牛标准化养殖管理技术规程,并编制印发,作为全县奶牛标准化养殖的技术依据,各养殖场和合作社必须严格按照养殖标准饲养和管理。2、建立健全长效监管体系。县农牧局要成立专门监管执法大队,全面负责奶牛养殖、鲜奶交易、饲料生产经营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县质监局也要成立乳品质量监管大队,全面负责鲜奶加工和乳制品生产。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奶业监管小组,全面负责本乡镇奶产业各环节的监督管理。通过严格监管,切实规范奶业市场,确保乳品质量安全和奶产业正常

16、运行。3、建立健全防疫灭病体系。成立专门防疫灭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县防检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场社专业兽医人员组成的三级防疫体系,全面负责全县奶牛养殖的防疫灭病工作,确保不发生疫情。4、建立健全价格调控体系。成立由县农牧局、工商局、物价局等部门和乳品企业、奶牛规模养殖场、奶业合作社、奶站、奶农代表等组成的生鲜乳价格协调机构,协商确定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并定期公布,作为生鲜乳交易的参考价格。乳企、奶农合作社、规模养殖场三方要在协调机构的指导协调下确定合理的生鲜乳交易价格,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防止强行抬价压价。(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主管领导、政府常务副县长、主管农业、商贸、工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农牧、质监、财政、发改、工商、物价、国土、卫生、环保、水务、规划、建设、电力等部门为成员的奶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奶业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