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3823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病基本知识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吸虫病知识介绍,山东省烟台海港医院 消化科 王功军,一、血吸虫病概述 二、血吸虫生活环节 三、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四、血吸虫病的感染 五、血吸虫病临床表现 六、血吸虫病检查方法 七、血吸虫病的治疗 八、家畜血吸虫病 九、血吸虫病的预防 十、血吸虫病的控制,一、血吸虫病概述 1、血吸虫与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因其成虫期寄生于哺乳动物血管中而得名。可以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18种之多,最主要的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等。血吸虫病是指人和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后而引起的疾病。在我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简称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到了晚期,病人产生肝硬化腹水,腹大如鼓,所以人们又把血吸虫病叫做

2、“大肚子病”等。,2、血吸虫病对人体的损害 血吸虫雌虫不停地产卵,大量虫卵沉积在病人的直肠、结肠和阑尾的肠壁组织内,引起肠粘膜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病人出现脓血便症状。部分虫卵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小血管内形成很多虫卵结节,引起小脓肿,堵塞血管,破坏血管壁,使肝脏肿大、肝脏纤维化进而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产生门静脉高压,病人出现腹水和脾脏淤血肿大,食管静脉、胃静脉也会发生充血曲张,严重的可造成上消化道静脉血管破裂,病人出现大呕血,甚至死亡。,3、血吸虫病在世界上的分布 全世界有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病,其中,日本血吸虫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由于这种血吸虫是

3、日本人在日本首先发现的,所以定名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分布在非洲及西亚地区;曼氏血吸虫分布在中南美洲、中东和非洲。血吸虫病的地理分布是由血吸虫中间宿主的地理分布决定的。全世界感染血吸虫的人数估计为2亿。,4、我国血吸虫病流行范围 我国流行血吸虫病的历史很长,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体内均检出了大量血吸虫卵,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我国的血吸虫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及其流域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共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5、我省血吸虫病流行状况 我省是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五省”之一。血吸

4、虫病疫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和皖南山区,涉及9个省辖市、49个县(市、区)和4个省属农场的400个乡镇,共2681个行政村,流行村人口640万。钉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和沿江水系、湖泊的江、洲、湖滩地区,以及以河、沟、田、水系灌区为主的山丘内陆型地区。,二、血吸虫生活环节 1、血吸虫的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虫体可移行到肠壁的小血管中产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流流入肝脏,另一部分虫卵损害肠壁掉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钉螺便钻入螺体,并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一个胞蚴又可发育成成千上万条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中逸出,浮游在水面,若遇到人或牛、羊、猪等

5、哺乳类动物,便侵入皮肤脱去尾巴,变成童虫,移行到门静脉系统寄生,在21天内为童虫阶段,22天后发育为成虫,完成了一个生长发育期。这就是血吸虫的生活史。,2、血吸虫雌雄成虫合抱产卵 血吸虫雌雄异体,雄虫虫体扁平较粗短,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呈圆筒状;雌虫较细长呈圆柱状,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下方,雌虫栖居于雄虫的抱雌沟内,与雄虫合抱。雌雄合抱交配,雌虫产卵,每天雌虫每天产卵10003000个。 3、血吸虫卵孵化出毛蚴 虫卵在水温237的水中均可孵化出毛蚴,温度低孵出慢,温度高孵出快。也就是说全年各月份,虫卵在自然条件下的水中均可孵出毛蚴,在水中自由游动。,4、毛蚴感染钉螺 毛蚴在水中遇到钉螺

6、,能主动钻入其体内,在水温537条件下均可使钉螺感染,但温度低感染率也低,温度高感染率也高。被毛蚴感染了的钉螺,称为感染性钉螺,也称“阳性钉螺”。感染性钉螺多分布在家畜放牧区和船只停靠的地方,以及居民点附近的沟港等处。 5、感染性钉螺在水中逸放尾蚴 毛蚴感染钉螺后大约经过两个月时间便发育成尾蚴,从钉螺体中逸出。被毛蚴感染的钉螺,可以终生逸放尾蚴。在540的水温下,尾蚴都可以逸放出来,钉螺还可爬上草叶,在露水中放出尾蚴。410月期间,或水温2030时逸放的尾蚴数量较多,尤其是春季第一次涨水初次淹没钉螺区时,水中尾蚴最多。,6、尾蚴侵入人体 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称为“疫水”。尾蚴含有双尾,很小,肉眼

7、很难看见,在水中游动,但多数时间禁止地悬浮于水面,并可随水流飘到远处。当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下水时它就吸附在皮肤上,并快速钻进皮肤,这一侵入过程只需10秒种就可以完成。尾蚴钻入皮肤后,皮肤上可出现红色小点,非常痒,一般两三天后自然消退。 7、血吸虫在体内移行和寄生部位 尾蚴侵入皮肤时脱掉尾巴变成童虫,再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在体内移行,先到达肺部,再到达肝脏,最后到达营养物质丰富的门静脉主干和肠系膜静脉血管内寄生。童虫第22天发育为成虫,雌虫第24天开始产卵。血吸虫吞噬红血球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为4.5年左右,最长可存活40多年。,1、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钉螺是血吸虫生活史中必

8、不可少的中间宿主。即毛蚴入侵钉螺后,在其体内生活一段时间进行无性繁殖,发育成尾蚴。钉螺是很小的螺狮,外形很像螺丝钉,所以人们叫它钉螺。钉螺长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宽度不超过4毫米,有一个小盖封闭着螺壳的口。钉螺有两种:一种螺壳为褐色或灰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纵向条纹(叫做肋),这种有肋的钉螺叫肋壳钉螺,一般分布在湖沼地区;另一种比肋壳钉螺略小,螺壳为暗褐色或黄褐色,其表面比较光滑,这种没有肋的钉螺叫做光壳钉螺, 一般分布在山丘地区。,图3.1肋壳钉螺与光壳钉螺,2、湖沼地区钉螺孳生环境 钉螺是水陆两栖的淡水螺类,多孳生在冬陆夏水、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自然环境中。在江、洲、湖滩的杂草、芦苇、

9、柳林地带等均适宜钉螺孳生。地势低且全年水淹8个月以上的地带,以及地势高防汛水位淹不到的坡岸一般无钉螺孳生。 3、山丘地区钉螺孳生环境 山丘区钉螺孳生在沟渠、池塘、河溪和渗水山坡等处,其环境特点是:地面常年潮湿,杂草丛生或有石块缝隙遮蔽;如果孳生在河边,其水位经常波动,水流缓慢。山丘地区钉螺孳生地比较分散。,4、平原水网地区钉螺孳生环境 平原水网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这里沟渠纵横、密如蛛网、水位波动、水流缓慢、地面潮湿、杂草丛生,是钉螺孳生的适合场所。 5、钉螺的繁殖季节和寿命 春季钉螺在潮湿的泥土表面产卵,湖区钉螺产卵从3月中旬开始,4月份是高峰期。卵产出后包裹上一层泥皮,像个很小的泥球,

10、约半粒芝麻大小。幼螺最早在4月下旬孵出,5月份是高峰期。春季湖区第一次涨水时(56月),幼螺大批孵出。孵出的幼螺约经三个月可长成成螺,即到7月中旬时已发育为成螺。钉螺的寿命多数只有1年,到第二年7月份成螺大批死亡,少数钉螺可活三年以上。炎热的夏天或严寒的冬天,钉螺躲在草下或泥土裂缝中,一般不活动。,四、血吸虫病的感染 1、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 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及途径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易感环境从事插秧、田间管理、割运湖草、抢收早熟作物、捕鱼捉虾等生产活动均可引起感染;另外,抗洪抢险时由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次数多、时间长,也易引起感染,甚至成批急性感染。从事洗衣、淘米洗菜、游泳、嬉水

11、等生活活动同样可导致血吸虫感染。,2、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但每年的410月既适于感染性钉螺逸放尾蚴,又有大批人群因生产、生活和娱乐接触疫水,如下水从事生产、防汛、洗衣物、游泳戏水等活动,极易造成人畜感染。因此,410月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 3、血吸虫病的易感地带 人畜常到、粪便污染水源严重、感染性钉螺密度高的地方水体中的尾蚴密度高,是血吸虫感染的易感环境。水网地区的易感环境常在村庄附近,群众生产、生活常到的地点,或船户、渔民停泊处附近,或灌溉沟渠内。湖沼地区多为地势低洼、地形复杂、积水不易排出及家畜放牧的地点。山丘地区常在居民区附近的沟渠、小溪、池塘、稻田及家畜放

12、牧的地方。,4、血吸虫病的易感人群 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农民、渔民、船民常是血吸虫病的高危人群。另外,儿童往往喜欢游泳、嬉水,亦为高危人群。非流行区的人群进入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活动,较本地居民的急性感染发病率为高,病情更重。,五、血吸虫病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大量尾蚴侵入人体后40天左右,可发生急性血吸虫病,表现为畏寒、高烧、出汗、头痛、腹胀、腹泻、肝脾肿大、大便带脓血,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急性血吸虫病多发生在初次感染者。 2、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少量多次感染尾蚴可导致慢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没有完全治愈也可转为慢性血吸虫病。

13、慢性血吸虫病的表现很不一致,有的症状轻微,常被忽视,严重的大便中带有红白冻子,有腹痛、腹泻、无力、瘦弱、肝脾肿大等症状。,3、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急、慢性血吸虫病没有及时彻底治疗,可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有的表现为肝硬化,出现腹水,成为大肚子;有的脾脏肿大,成为巨脾;有的影响生长发育,成为侏儒症;严重者发生呕血、便血(解黑色大便)、肝性昏迷,以至死亡。妇女得了晚期血吸虫病还影响生育。 4、异位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日本血吸虫成虫通常寄生在门静脉系统。若血吸虫寄居或虫卵肉芽肿病变发生于门静脉系统之外,称为异位血吸虫病。血吸虫异位损害常见于急性和重度感染的患者。比较常见的异位损害是肺与

14、脑,其次为皮肤、肾、胃、和阑尾等。肺部血管内可有成虫寄生并产卵,大量虫卵沉积,使患者有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大脑血管可有虫卵沉积,致使脑组织软化、水肿,虫卵阻塞脑动脉也可引起周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急性期表现为脑膜炎症状,慢性期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尤以局限性癫痫最为多见。,六、血吸虫病检查方法 1、血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查 取人、畜粪便在显微镜下查找血吸虫卵,或取粪便沉渣加水后孵化找毛蚴,或在就诊者直肠粘膜上夹取活组织找虫卵,称病原学检查,可以确诊血吸虫病。 2、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查 人、畜感染血吸虫后,虫体、虫卵及其代谢产物(称为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存在于血液中。从血液中检查血吸虫抗

15、原或抗血吸虫的抗体,称免疫学检查。查出了血吸虫抗原或抗体表明被检查者有可能感染了血吸虫病,具有辅助诊断意义。,七、血吸虫病的治疗 1、治疗血吸虫病药物 目前,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是吡喹酮。这种药杀虫效果好、毒性低、疗程短、口服方便、对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及伴有夹杂症的血吸虫病患者都能进行病原治疗。口服吡喹酮不良反应较小,一般出现在服药后几小时内,或服药期间。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昏、头痛、乏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皮疹等。但是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以及神经疾病、各类精神病和癫痫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时应极其慎重。因此,使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 急

16、性血吸虫病确诊后,应立即住院治疗。对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除进行病原治疗外,还应加强对症和支持疗法。病原治疗可采用口服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6日疗法;对症和支持治疗主要是补充液体和能量,加强营养,口服维生素类药物,3、慢性血吸虫病的治疗 慢性血吸虫病人可以住院治疗,采用口服吡喹酮2日疗法,对一般轻、中度感染者的治愈率可达80以上,对重度感染者约为70左右。对轻度感染病人也可以送药上门,采取一次顿服疗法。 4、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病情复杂,治疗目的主要是根治病原、改善症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的办法,改善全身情况后,尽早予以病原治疗,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或中止病理变化,消除症状,恢复患者的健康。腹水型病人应卧床休息,限制食盐及水份摄入,用中西药物护肝、利尿等。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巨脾、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结肠增殖肥厚形成肠梗阻,以及广泛多发息肉者,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八、家畜血吸虫病 1、哺乳类动物也可感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人、畜(兽)共患疾病。日本血吸虫的宿主范围很广,除人之外,我国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