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2675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第四章蒸馏(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蒸馏, 第一节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第二节 蒸馏与精馏原理, 第三节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与分析, 第五节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 第四节 间歇精馏, 第六节 板式塔,蒸馏:依据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 (沸点、饱和蒸气压)不同进行组分分离的。 A:易挥发组分,沸点低 B:难挥发组分,沸点高,将原料、中间产物或 粗产物进行分离。例 如:将原油蒸馏可得 到汽油、煤油、柴油 及重油等。,1.蒸馏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2.蒸馏过程的分类 (1)蒸馏操作方式:无回流的简单蒸馏、平衡蒸馏(闪蒸),有回流的精馏和特殊精馏 (2)蒸馏操作流程: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 (3)物系中组分的数目:两组分

2、精馏和多组分精馏 (4)操作压力:加压、常压和减压蒸馏,第一节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 一.溶液的蒸气压与拉乌尔定律 饱和蒸气压: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的温 度下,纯组分液体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 态,液面上的压力。,p0 纯组分液体的饱和蒸气压,kPa t 温度,; A、B、C 安托因常数。 附录十,拉乌尔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汽液两 相达到平衡时,溶剂A在汽相中的蒸气分 压pA 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xA(摩尔分数) 成正比。,同理,对于组分 B,拉乌尔定律对大多数溶液都不适用。只有 溶液浓度很低时,拉乌尔定律才适用。但 由实验发现,如果性质近似的物质所组成 的溶液如苯-甲苯、正己烷-正庚烷、甲

3、醇- 乙醇等在全部浓度范围内,拉乌尔定律都 能适用。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及分子 大小非常接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几乎 相等。全部浓度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的 溶液称理想溶液。,二.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泡点温度D 露点温度F,1.t-y-x图与y-x图,y-x图,2.理想溶液的t-y-x关系式,例4-1 已知正戊烷与正己烷的饱和蒸气 压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求总压为 101.33kPa时t-y-x数据,并作图表示。 表4-1 正戊烷-正己烷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例4-2 苯(A)-甲苯(B)汽液相平衡服从 拉乌尔定律,x=0.5,汽相组成y=0.71 平衡温度与总压。,3.挥发度n 挥发

4、度:是表示物质挥发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纯组分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也能反映其挥发 能力。,nA=p0A nB=p0B,相对挥发度aA-B常以a表示,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方程式,a随温度升高而略有降低,但随温度变化不大。 因此当温度变化不大时,可以取最低温度的值与最高温度的值之几何平均值,将a视为常数 。,例4-3 汽液相平衡方程式计算总压为 101.33kPa时已知正戊烷与正己烷混合 液(理想溶液) 的y-x饱和蒸气压数据见 例4-1,并与例4-1数据比较。,三.非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 体系内的组分在混合前后分子数目的改变导 致溶液中各组分产生分压偏离拉乌尔定律。,混合物中分子间吸引力fA-B较fA

5、-A与fB-B小,这种混合液对拉乌尔定律具有正的偏差,如乙醇-水、正丙醇-水,混合物中分子间吸引力fA-B较fA-A与fB-B大,这种混合液对拉乌尔定律具有负的偏差,如硝酸-水、氯仿-丙酮,常压下硝酸-水溶液的y-x图,常压下硝酸-水溶液的t-y-x图,y,y,原料液,x,蒸气,冷凝器,特点:间歇不稳定过程,馏出液按不同浓度范围分罐收集,最后从釜中排出残液。,第二节 蒸馏和精馏原理 一.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 1.简单蒸馏:,2.平衡蒸馏,分离器,塔顶产品,yA,xA,加热器,原料液,塔底产品,Q,减压阀,特点:连续稳定过程,将原料用泵连续送入加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经节流阀骤然减压,部分料液迅速气化

6、,气体上升,液体下降,顶部得易挥发组分,底部得难挥发组分。,1.精馏塔内汽液两相的流动、传热与传质,二.精馏原理,进料板:原料液进入的那层塔板,精馏段:进料板以上的塔段,提馏段:进料板以下 (包括进料板)的塔段,塔顶冷凝器和塔低再沸器,精馏原理:多次部分冷凝、多次部分汽化、液相回流及 上升蒸气。,yn-1,xn+1,n+1,n,n-1,tn+1,tn,tn-1,xn-1,yn+1,2.塔板上汽液两相的传质与传热,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两相传热,两相传质,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汽化向气相传递,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冷凝向液相传递,平衡:,离开该级的气液两相温度相等;,理论板:离开该塔 板的

7、汽液两相达到 平衡状态,平衡温 度tn,汽相组成yn 与气相组成xn为平 衡关系的塔板。,3.回流作用,连续精馏的充分必要条件:,最上要有高纯度易挥发组分的液相:液相回流,最下要有高纯度难挥发组分的气相:气相回流(上升蒸气),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馏出液易挥发组分回收率,釜液难挥发组分的回收率,质量分数(kg/h) 摩尔分数(kmol/h),一.全塔物料衡算,第三节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例4-4 流量为5000kg/h正戊烷与正己 烷混合液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混合液。 进料液中正戊烷摩尔分数为0.4。要求 馏出液与釜液中正戊烷的摩尔分数分 别为0.95与0.05,试求馏出液、釜液 的流量kmol

8、/h和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 收率。,二.恒摩尔流假定 恒摩尔气流、液流,提馏段,精馏段,例4-5 CHCl3-CCl4溶液(理想溶液)在连续操 作的精馏塔中分离,此物系的平均相对挥 发度a=1.66。馏出液的质量流量为 1000kg/h,其中氯仿的摩尔分数0.95塔顶蒸 气全冷凝,冷凝为泡点液体,回流液L与馏 出液D的比值L/D称回流比R试求(1)塔顶第 一块理论板下降的液体组成 (2) R=2精馏段 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L及上升的蒸气的流量 V (3)进料为饱和液体流量20kmol/h 进入精 馏中部,试求提馏段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 及上升的蒸气的流量。,三.进料热状态参数q (1)冷液体进料 q

9、 1 LL+F V V,L=L+qF V=V+(1-q)F,冷液进料,泡点进料,F,L,V,L,V,汽液混合进料,进料热状态参数q,过热蒸汽进料,饱和蒸汽进料,q线方程,过(xD, xD),(0, xD/R+1),四.操作线方程 1.精馏段操作方程,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过(xW,xW), 精馏段与q线方程的交点,例4-7 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 溶液平均相对挥发度a=2.46。进料流量为 250kmol/h,其中苯的摩尔分数0.4馏出液 的流量100 kmol/h其中苯的摩尔分数0.97。 塔顶泡点回流饱和蒸气,回答(1)塔顶第一块 理论板下降的液体组成 (2)精馏每层塔板下 降的

10、液体流量200kmol/h,塔顶第二层理 论板上升的蒸气组成(3)冷液体进料q=1.2 提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气的流量及塔釜的 汽相回流比R(4)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5)塔釜上一层塔板下降的液体。,1.逐板计算法,理论塔板数NT=N-1,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塔板。,全冷凝 y1=xD=x0,五.理论塔板数的求法,2.图解法,图解法,相平衡线y-x,连对角线,精馏段操作线过两点,提馏段操作线过两点(xW,xW)和精馏与q线方程的交点,q 线过一点(xF,xF) 泡点进料q=1, y1=xD,塔顶点作水平线交相平衡线,作垂线交精馏段xnxq ,平衡线与提馏段之间作梯级 xmxW为止。,梯级数(含

11、再沸器)为所求的理论塔板数NT,跨过两操作线交点的板为最佳进料板,1,10,9,8,7,6,5,4,3,2,NT=10-1=9 (不含再沸器),第5块最佳进料板,例4-8 某连续精馏塔分离正戊烷-正己 烷,已知xF=0.40,xD=0.95,xW=0.05, q=1.22,(1)R=2.0,试用逐板计算法计 算所需的理论塔板数a=2.92。与最佳进料 板位置,(2)R=1.6。试用图解法计算 所需的理论塔板数与进料板位置,汽液相 平衡数据见例4-1。,xF,R减少,理论塔板数NT增加,第四节 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R=,NT最少,一.全回流和最少理论塔板数,芬斯克方程,例4-9 分离正庚烷与正辛

12、烷的混合液(正庚烷为 易挥),xF=0.45,xD=0.95,xW=0.05,均为摩尔分 数。汽液相平衡数据(总压为101.33kPa)如表,试求全回流和最少理论塔板数(1)图解法(2) 芬斯 克方程。正庚烷与正辛烷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如下,二.最小回流比,最小回流比 对于某一物系,在一定的分离任务下,所需理论板为无穷多时所对应的回流比。,恒浓区(夹紧点) 在p点前后气液两相浓度没有变化 ,即无增浓作用。所以此区称作恒浓区,p点叫夹紧点。,Rmin,NT=,作图法:,理想物系平衡线,最小回流比的计算,非理想物系平衡线,例4-10 正戊烷-正己烷混合液 (理想溶 液)连续精馏xF=0.4,xD=0.98(均为摩 尔分数),已知平均相对挥发度 a=2.92 。试计算3种进料状态下的 最小回流比 (1)冷液体进料q =1.2 (2) 饱和液体进料 q=1 (3)气液混合物进 料,进料温度55。,R=(1.12.0)Rmin,三.适宜回流比,四.理论板的简捷计算方法,N和Nmin (包括蒸馏釜),例4-11 分离正庚烷与正辛烷溶液,饱 和液体进料,xF=0.45,xD=0.95, xW=0.05 (均为摩尔分数),在例6-12中 已求出最少理论塔板数Nmin=7.69,y-x 平衡曲线如图6-33所示。取回流比 R=1.5Rmin ,试用简捷法求理论 塔板(包括蒸馏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