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1015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政系统2018年要点小结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体民政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融入都市、跨越发展、领跑三圈”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以推进基层民主为重要取向,以服务社会为根本要求,努力铸造社会平衡稳定建设机制,充分发挥了民政在构建和谐新津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情况(一)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了“特色亮点”工作1、进一步深化了城乡低保边缘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自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出台新津县城乡低保边缘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试行办法以来

2、,截止目前全县共计救助城乡低保边缘群众180余人,救助金额214543元(今年月救助11名,救助金额1.82万元)。其中医疗救助55人,救助金额63143元,特殊困难救助35人,救助金额15800元,大学教育救助56人,救助金额135600元,实施司法援助4人,推荐就业30余人。2、加强规范化建设,在成都市率先实行了农村低保对象全面普查。加大了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我县文井乡玉龙村、兴义镇先寺村被国家民政部评为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基层单位。按照成都市民政局的要求,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城乡低保全面普查。由于年我县就已在成都市率先开展了对全县农村低保对象进行普查,做到了早安排,

3、早部署,我县此项工作已走在全市前列。3、积极推进分类施保,在成都市率先出台了新津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施保办法。今年,我县按照解决困难、补助合理、体现差别、动态管理原则,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新津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施保办法。月全县享受城镇分类施保的低保对象有401人,月支出8103.5元;农村低保1002人,月支出11022元,累计月发放城乡低保分类施保金19125.5元。4、加大了培训力度,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信息平台运行良好。今年加大了对救助信息平台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月,我县邀请市民政局对12个镇乡和部分社区信息平台操作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全县各镇乡民政助理员和社区人员对信息平台

4、的数据做到了及时更新和维护,确保了救助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5、竭力拓宽了退役士兵就业渠道。今年月,我县对全县80余名退役士兵每人发放了500元的培训劵。培训劵的发放让退役士兵更为合理地利用时间和结合想学的专业进行培训,为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6、积极开展了“四川省双拥模范县”的创建工作。为做好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的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先进)城(县、区)暨双拥先进单位(个人)的创建工作,我县积极开展了双拥创建活动。今年我县此项工作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受到了省考评组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七章的充分肯定,认为新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做到了机制完善,资料完整,工作成效显著,军政军民关系融

5、洽和谐。7、加强协作配合,在全市率先推行了“三务”公开工作。按照公开范围、内容、方式、程序、时间、载体“六统一”的要求,今年我局配合县纪委着力抓好了乡镇和村(社区)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栏标准化建设,全县12个镇乡106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了“三务公开”标准化公开栏建设。月,我局配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政务中心、县农发局组成联合检查工作组通过听汇报、现场查看、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形式,对全县12个乡镇、36个村(社区)的“三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抽查,保证了村民的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近期,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将到我县就“三务”公开工作进行调研并制作宣传专题片。8、进一步深化了网上村务公开工作。今年

6、,我县在年全市率先创新“村务上网”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网上村务公开工作。全县106个村(居)委会的村务、财务、事务、服务、党务等,都坚持在每季度20日前通过“新津县公众信息网”进行公开。9、结合实际开展了“三项普查、两项调查”工作。即: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普查(继年我局开展普查工作后的第二次全面普查)、对年新增五保对象进行全面入户普查、对全县重点优抚对象进行普查、对已享受“阳光助学”救助的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对年享受城乡低保边缘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的家庭进行调查。我局从月份以来为期两个月,对全县12个镇乡申报的新增五保对象进行了逐户入户调查、邻里访问、村(组)民主评议和公示,准确掌握了有

7、94人符合纳入五保供养范畴;在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纪委共同配合下,全县12个镇乡城乡低保对象全面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由乡镇自查出不符合低保条件取消的城镇低保有138户、174人,农村低保有82户,192人;完成了年享受“阳光助学”的学生家庭调查和享受城乡低保边缘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的家庭调查工作;5月份已在全县铺开了重点优抚对象和无军籍职工全面普查工作。(二)突出重点,狠抓了民生工程工作的落实1、扶贫解困工程。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今年县财政出资0.288万元为24名城市低保对象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出资73.62万元为6135

8、名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农村优抚对象中贫特困户购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出资2.14万元资助536名农村低保学生儿童参保。月出资10.8万元,累计救助1234人(其中农村五保155人,农村低保1079人)。积极做好建立慈善超市的相关准备工作。通过摸底调查,计划在5个社区的商业超市联办“慈善爱心柜台”,采取购物资金补助。切实做好60年代精减退老职工和统战对象定期定量生活费补助核发工作。2、教育助学工程。深入推进三大“阳光系列品牌工程”。继续组织实施“阳光育苗工程”,上半年已发放资助金3.3万元,服装200套,确保了200名受助中小学生吃饭、穿衣、课外读物等困难救助;认真做好“阳光宏志工程”,

9、目前正准备在全县普通高中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新招收45名宏志班学生;上半年已对原90名宏志班学生发放了年下半年和年上半年的生活费和住宿费315000元。3、社会保障工程。城乡低保工作。我县城镇低保保障标准为190元/月,现有城镇低保家庭1062户、1586人,月发放城镇低保金153.9937万元,月人均补差128元;农村低保标准为1300元/年,现有农村低保家庭2054户,3929人,月发放农村低保金148.8565万元,月人均补差48元;一次性发放城乡低保对象生活补贴64.355万元;城乡低保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和中心敬老院管理工作。按市政府相关要求,今年我县五

10、保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新标准已从月日起执行。根据各镇(乡)上报新增五保供养人数,我局经过为期两个月的逐户逐人核实,经报县政府常务会议议定,新增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94人,从月日起执行。加强中心敬老院的规范化管理,中心敬老院严格按照新津县中心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试行)等12项规章制度执行,使中心敬老院的管理日益规范。4、百姓安居工程。通过各镇(乡)、村摸底调查,从调查统计上报情况看,现已基本确定今年我县改造农村低保户危旧房100户,其中:集中建房47户,散居改建53户。目前,低保户危房改造方案正拟上报县政府审议后实施

11、。切实加强了与县财政局、县统筹办的衔接,认真核实数据、掌握灾后重建进度,按时报送成都市灾后农房重建及维修加固工作进展情况周报表,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三)立足本职,全面推进了职能工作1、救灾救济工作。坚持报灾制度,明确报灾程序。今年月份我县降雨量少,造成部分浅丘区发生干旱。我局及时组织人员深入镇(乡)、村、组实地调查,确切掌握旱灾情况并及时做好统计上报,并下拨了年冬令救济款29万元。切实做好60年代精减退老职工和统战对象定期定量生活费补助核发工作。2、优抚工作。完善了全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将2367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共投入资金473400元。实施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

12、月,对五津镇、兴义镇、花桥镇等3个镇乡的4名重点优抚对象实施了医疗补助金额共计1887.48元。接收退役残疾军人4人,伤残评审材料报送合格率达100%。完成了全县重点优抚对象数据录入上报工作。兑现了2367名重点优抚对象调标工作,对象金额共计560176元。做好了全县重点优抚对象定补定抚和自然增长机制的发放工作。组织了全县18名参核退役人员在市指定医院进行了体检。3、安置工作。今年月全市安置工作在新津召开。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217人,其中:应安置的城镇退役士兵49人,共需接收安置经费1010580元(县属统筹安置城镇退役士兵有36人,其中:自谋职业的城镇退伍义务兵22人、一期士官10人、二期士

13、官2人、转业士官1人;安排工作岗位的转业士官1人,此人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荣立个人一等功。属市属单位归口安置13人,其中:退伍义务兵13人),安置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各项安置工作正在进行中。解决了西藏军区汽修厂第三批58名无军籍退休职工特殊津贴共计783380元。4、双拥工作。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为载体,以军地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共谋发展为立足点,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政军民大团结的良好的社会风尚,巩固和发展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一是积极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和举行迎春茶话会。春节前夕,由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孙建军,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巫敏,

14、县政协主席杨世章等四大班子领导走访慰问了驻军95538部队、95786部队、县人武部等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春节前走访慰问共计赠送慰问品及慰问金17.93万元。二是95538部队继续关爱帮助新平敬老院五保老人,赠送慰问品、开展身体检查、疾病诊治、送药等一系列的医疗服务。三是清明节期间,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县驻津部队、学校和企事业、机关单位、社会各界人士7000余人共同祭扫烈士陵墓。5、涉军维稳工作。坚持一手抓稳定工作的落实,一手抓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毫不放松地抓好集体访、重复访、重点人物的稳定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6、军干所工作。认真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军

15、干所老干部参观了普兴镇袁山社区及中心敬老院,使老干部感受坚持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变化。7、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了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我县五津镇复兴社区、南江社区申报国家级和谐社区的申报材料已上报市民政局。开展了社区自愿服务工作,配合县文明办、团县委印发了活动方案。深化了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工作,我局与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密切配合,继续开展“十个一”活动,形成了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做好了社区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已上报市民政局。抓好了社区“邻居节”活动试点准备工作,我县将于近期在五津镇南江社区和普兴镇袁山社区举行“邻居节”活动。8、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配合县委组织部、县统筹办分别制定和

16、出台了我县村民议事会制度办法、村级自治事务决策制度、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型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办法。按照我县村民议事会制度办法的规定,我县81个村、25个社区均做到每月召开一次村(社区)“议事会”,商议村(社区)重大事务,并将结果在村(社区)公开栏上进行公布,村(社区)群众对村(社区)事务的知晓率达85%以上(提前完成市级目标)。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村务公开工作,并完成村务公开工作目录编制工作,积极配合县纪委、县政务中心做好乡镇政务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力争10月底完成此项工作。9、社会事务工作。一是加强了殡葬管理。加强两个条例的宣传;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规范殡葬市场,分别开展了1次法规宣传和5次执法工作;确保了清明节期间的安全文明祭祀;全力做好安全营运工作,月份运送遗体807具,与同期相比增加30具。二是加强了福利企业的指导和管理。上半年对22家福利企业进行了年检。抓好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上半年各企业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