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8027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施工交底(2009-2-26)(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挖孔桩 施工交底,汇报人: 二九年2月27日,目 录,一、人工挖孔桩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 四、工艺流程 五、成品保护,六、质量预控及防治措施 七、安全注意事项 八、安全强制性条文 九、人工挖孔桩验收 十、编制依据,一、人工挖孔桩简介,人工挖孔桩就用人工挖土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的一种桩基础型式。这种桩型的特点是:桩径大(一般直径大于等于800mm),单桩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一般设计为一柱一桩;可直接检查桩孔尺寸和持力层情况,成桩质量可靠;施工无振动,无噪声,无环境污染。但存在成孔劳动强度较大,单桩施工速度较慢、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一般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黏性土、填土、粉土及

2、各类风化岩层中。,三、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 1.人工成孔桩孔,井壁支护要根据该地区的土质特点、地下水分布情况,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 3.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4.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 撒灰线,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测定高程水准点。 5.按设计要求、施工方案制作好钢筋笼。 6.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桩底以下0.5m左右。 7.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关重要,

3、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8.按设计图纸做好砼配合比工作。,三、施工准备,三、施工准备,(二)材料准备 1.水泥:采用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 材质证明,复试报告。 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碎石515mm,且含泥量不大于2%。 4.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商品砼:采用诸暨八达、浙江兆山、众阳等厂家 的商品砼。 6.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 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 7.垫块: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火烧丝提前预制或 用塑料卡。,三、施工准备,

4、(三)主要工器具: 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12V、l0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活动爬梯、安全带等。模板:组合式钢模、弧形工具式钢模四块(或八块)拼装。卡具、挂钩和零配件。,四、工艺流程,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一节护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模板、

5、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二节护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砼溜筒(导管)浇筑桩身砼(随浇随振)桩顶位置 (集团公司流程图),五、成品保护,1、已挖好的桩孔必须用木板或脚手板、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严禁用草袋、塑料布虚掩。 2、已挖好的桩孔及时放好钢筋笼,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h,以防坍方。有地下水的桩孔要随挖、随检、随放钢筋笼、随时将混凝土灌好,避免地下水浸泡。 3、桩孔上口外圈要做好挡土台,防止灌水及掉土。 4、保护好已成形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吊入桩孔时,不要碰坏孔壁。串桶要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

6、向冲击孔壁,破坏护壁土层,造成夹土。,五、成品保护,5、钢筋笼不要被泥浆污染: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限制钢筋笼上浮。 6、桩孔混凝土浇筑完毕,要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将桩顶的主筋扶正,用塑料布或草帘围好,防止混凝土发生收缩、干裂。 7、施工过程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碾压桩头,弯折钢筋。,六、质量预控及防治措施,1.成孔困难,塌孔 原因分析:地质复杂,出现上层滞水,造成塌孔;遇到了干砂或流砂;地下水丰富,措施不当,造成护壁困难;雨期施工,成孔、护壁困难。 防治措施:开挖前要掌握现场土质情况,做好防水、排水措施。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

7、坍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过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坍孔 。,六、质量预控及防治措施,2.孔底虚土多 原因分析:局部出现上层滞水,遇到砂土,造成坍孔;孔口回落土过多;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碎砖,未认真清除。 防治措施:做好排水、支护措施;做好孔口防护措施,以防回落土掉入孔底;在放钢筋笼前后均要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底。,六、质量预控及防治措施,3.钢筋笼扭曲变形 原因分析:钢筋笼加工制作时点焊不牢,未采取支撑强钢筋,运输、吊放时产生变形、扭曲。 防治措施:钢筋笼要在专用平台上加工,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支撑加固措施要可靠,吊运要竖直,使其平稳地

8、放人桩孔中,保持骨架完好。,六、质量预控及防治措施,4.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有缩颈、空洞、夹土等现象 原因分析:在浇筑混凝土时,浇筑时间 不连续,出现塌孔,造成夹泥。 防治措施:在浇筑混凝土前二定要做好操作技术交底,坚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必要时用铁管、竹杆、钢筋钎人工辅助插捣,以补充机械振捣不足。,七、安全注意事项,1、每日开工前应检测井下有无危害气体和不安全因素,孔深大于10m以及腐殖质 土层较厚时,应有专门送风设备,风量不应小于25L/s,向桩孔内作业面送入新鲜空气。 桩孔下爆破后,必须向桩孔内送风,或向桩孔内均匀喷水,使炮烟全部排除或凝聚沉落后,才能下桩孔内作业。 2、桩孔口应

9、严格管理。桩孔口应设置高于地面200mm的护板,防止地面石子或其他杂物等被蹋人桩孔中。地面孔口四周必须有护栏,高度不低于800mm。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桩孔口机械操作人员不准离开岗位。口袋内不得放置物品(如钥匙、钢笔、怀表、打火机、小型工具、玩物等),以防坠入桩孔中。,安全注意事项,3、桩孔下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绝缘胶鞋、桩孔口与下部作业人员应有 可靠的联络设施。如桩孔口管理混乱,桩孔内应立即停止作业回到地面上。地面孔口作业人员需待井下作业人员上来后方可离岗。 4、桩孔洞口上应设置悬挂软梯,并随桩孔深度放长,以备意外情况时有关人员能 顺利上下。正常情况下,操作人员上下应乘坐吊篮或专

10、用吊桶。开机人员应专机专人,并持证上岗,集中思想认真注意桩孔内一切动态,电器开关不得离手。吊钩应有弹簧式脱钩装置,防止翻桶、翻篮、脱钩等恶性事故发生,严禁站在装渣桶边缘口上下。垂直运输机具和装置,必须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七、安全注意事项,5、装渣桶、吊篮、吊桶上下用电动葫芦提放,上下应对准桩孔中心。 6、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提升设备超载运行,上、下班前对提升架及轨道应进行检查, 工作时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找出原因,认真检修,不准带病运转。 7、吊放钢筋入桩孔时,应绑紧系牢(下口宜用铁盘兜住),确保不溜脱坠落。应待钢筋吊入孔底后,才能下人进入桩孔解钩。 8、在桩孔内绑扎或焊接钢筋骨架时,

11、操作平台方木必须放在实处(可放在混凝土护壁突出面上或钢筋骨架加强环筋上),并与平台木板钉牢,防止方木滑动位移,平台坠落。,安全强制性条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第6.2.13为强制性条文。 6.2.13 人工挖孔桩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6.2.13.1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安全强制性条文,6.2.13.2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 6.2.13.3

12、 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拦。 6.2.13.4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安全强制性条文,6.2.13.5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八、人工挖孔桩验收,1、桩基放样定位验收标准(桩位放样允许偏差)。 2、灌注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允许偏差。 3、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一)、(二)。 4、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十、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手册; 2、桩基工程施工手册; 3、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