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7692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村规划建设管控工作意见XX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城市化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的新格局,现就XX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三地三中心先导区、示范区”的目标,按照“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城乡统筹”的要求,健全规划体系,完善基础配套,改善区域环境,营造特色亮点,全力建设滨水特征、环湖特色和宜居特性的美丽湖湾城区。二、工作目标1、完成房屋拆迁签约100万以上,拆除65万;新开工安置房100万,竣

2、工150万,交付安置房源1.5万套,完成安置审核60万,完成初始登记2万套以上。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在XX年的基础上累计削减达到9%、9.6%、6.6%和9.6%。实施自然村环境整治195个,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新增城镇绿地415万,创建园林式居住区(单位)9个,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完成土地复垦整理1080亩,争取点供计划和独立选址等计划外用地指标1622亩;出让经营性土地139万、工业用地165万。4、完成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改造9条、公厕改造升级18个、农贸市场综合整治9个、市容热点难点问题整改45个以上、道路“三乱”治理45公里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

3、位1050个,完成9条道路街景综合改造和9个新建、改建项目户外广告方案编制论证和规范设置,拆除违法建设3万m2,创建无违建小区(自然村)27个以上,落实9个试点小区垃圾分类收集规范化管理和97个垃圾收集桶清洗消杀点长效管理工作,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连片整治、道路综合管护实现“全覆盖”,“太湖杯”城管创优考评继续名列全市前茅。5、完成旧住宅区整治改造45万m2,争创1个“省优”、4个“市优”物业管理小区。6、新(改)建农村公路21公里,改建桥梁18座,完成胡埭公路服务区建设。7、建筑施工图审查率、建设工程受监率均达100%,竣工备案率达80%,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遏制一般性安全事故。8、新立项人

4、防工程3.5万,开工5.3万,竣工8.1万,城市人口疏散基地启动建设。三、重点工作(一)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科学引领区域发展一是优化功能布局。对近年来规划建设情况进行系统性评估,逐步完善城市中心体系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转型质量,增强区域竞争力。坚持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工业设计园、科教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和马山生命科学园等重点园区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深化城市设计。突出山水宜居特征、多元文化相融特性和区域城市空间特色,通过对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发掘、整合、策划,做优青龙山、军嶂山、蠡湖、梅梁湖等沿山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5、深化河埒、金城湾、稻香、美湖等特色片区和优化华庄、周新、雪浪、南泉等老镇区城市设计,促进城市外在形态、功能配套、内涵活力全面提升。三是提高创意水平。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按照“功能高端、布局低碳、形态创新、功能复合”的原则,精心组织河埒核心商务区、万达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主要窗口建筑规划设计,建设与山水特色协调、与城市核心功能区要求相吻合的建筑精品,促进区域建设出品位、上水平。四是提升服务水平。围绕耿湾禅意休闲小镇、河埒片区精品街等重大项目,以及产业园区、商务RBD、微型CBD、社区睦邻中心等功能性项目推进,加快办理地块编制或选址、规划定点等审批手续,加快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证

6、件,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二)进一步规范拆迁征收,全力保障城市建设一是强力推进司法强拆。对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加强协调沟通,规范征收流程,选准强拆对象,按照“裁执分离”的原则,待法院依法裁决后按照相关预案迅速执行。对于集体土地上房屋,积极探索以国土部门为主体,以强制交地为形式的司法强拆新模式,切实抓好推广运用,迅速打开司法强拆局面。二是着力创新拆迁手段。积极探索征收先期协议拆迁、居民自愿拆迁和非住宅提前沟通等拆迁工作新模式,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节约时间成本,降低征收难度,减小负面效应。三是全力规范拆迁行为。坚持依法实施,杜绝暗箱操作,严格执行“八公示、一监督”,消除群众“怕吃亏”、“患不均”的思

7、想顾虑,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减少拆迁信访投诉,有效缓解拆迁矛盾。(三)进一步抓好房源建设,切实加快安置进程一是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围绕安置房建设年度任务,精心制定建设计划,科学安排时序进度,加快完善前期手续,强力推进腾地拆迁,切实抓好施工管理,确保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切实加快过渡安置。将过渡户压降作为安置房建设的重要目标,切实抓好安置房竣工验收,重点做好在建安置小区水、电、气等配套工程推进和相关手续办理,确保竣工即能交付,力争在外全过渡户大部分得到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切实加快“两证”办理。强化部门合力,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排查问题,确保“两证”办理工作顺利推进。加大

8、对上争取力度,积极探索安置房配套用房权证办理路径,争取启动办证流程。四是切实加快项目决算。认真做好安置房项目资料收集归档,完善建设台帐,尽快形成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报告和工程财务决算审计报告,为下一步向市级项目平台结算安置房建设成本差额打好基础。(四)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倾力打造靓丽城区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大联动”管理试点,全面推开背街小巷管理、村容村貌管理、道路桥梁管理、城区河道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小区物业管理、村道日常保洁、废品回收站和洗车场点管理、城市交通管理、五小行业管理、城中村和老新村环境综合改造、环境保护管理等15大类“大联动”项目,由主管部门牵头开展联勤联动,着力解决环境问题易发

9、频发现象。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社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绘制完成城市管理网格布局图,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搭建完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智能化管理平台。配强各镇、街道城管队伍,确保不少于40人,充实基层一线城管执法力量。二是狠抓市容整治。以文明城市创建、“太湖杯”城管创优、“两整两创”等活动为抓手,以村庄(小区)、农贸市场、建设工地和私搭乱建为重点,加大对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境秩序、工程车辆抛撒滴漏及带泥上路、偷倒建筑垃圾,无证开设废品回收场点、无证洗车场点,无证设摊、违法

10、建设等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的查处力度,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三是办好惠民实事。按照“洁化、美化、靓化”的要求,加快推进道路包装出新、街景亮化改造、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治理、公厕改造提升、公共停车泊位、城镇公共绿地、垃圾分类收集等实事工程建设,全力塑造精品亮点,提升湖湾型城区环境品位。四是强化综合管护。按照城市道路分级管理要求,明确区管、镇(街道)管环卫、市政、绿化、亮化及其他设施管护权责,分类修订管护标准,健全考核机制,确保资金来源,试点引入第三方监管考核,全面提升综合管护作业质量和水平。五是畅通民意渠道。通过设立投诉举报热线、“12345”热线以及网络投诉举报等途径,进一步畅通百姓关心环境卫生、

11、市容秩序的诉求渠道。专门设立投诉举报奖励基金,对群众投诉举报适当奖励,进一步激发关注城管、参与城管的热情,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理城市为人民”的浓厚氛围。(五)进一步加强国土管理,不断增强保障能力一是深入盘活存量用地。严格按照部省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理办法,逐宗地制订盘活方案,加大批后监管措施。推行新增指标与盘活存量用地挂钩使用,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二是切实抓好对上争取。进一步梳理符合点供要求的项目,加强包装策划,积极争取点供计划;进一步跟踪太湖南部高速项目,落实安置用地500亩以上,切实做好702所独立选址项目的申报工作;继续做好阖闾文化村项目的对部争取

12、,及时掌握信息,扎实开展对上争取工作。三是大力保护土地资源。进一步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护工作,加强项目用地规划预审和审查。强化各级责任,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有效落实。千方百计发掘土地复垦开发资源,结合即将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做好项目上报入库工作。四是严格实施执法监察。始终保持对违法违规用地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违法用地的监管力度和整治力度,完善多部门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合力遏制违法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有责必究,确保顺利实现新一轮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双零”目标。积极做好迎接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对我区开展土地例行督察的各项准备工作。五是着力抓好土地出让。进一

13、步规范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管理,科学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收购储备、土地前期开发整理工作计划,加大欠缴出让金追缴力度,确保合同出让金到位率,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六)进一步深化治太护源,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一是严格实施环保准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严格实施环保审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控制污染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发展,大力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继续抓好截污减排,关停“三高两低”和“五小”企业,以及入湖河道沿岸300米内无法实施污水接管的污染企业,进一步健全排水达标区长效管理措施,巩固创建成果。二是认真抓好控源治水。深入推进“河长制”管理,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切实抓好入湖河

14、道清淤、黑臭河道治理、河道家塘保洁等工作,有效改善河道水质;按照安全度夏的要求,扎实开展湖泛巡查、水质监测、蓝藻打捞和后续处理等工作,确保太湖水源地安全。三是精心打造生态亮点。加大造林绿化和湿地建设力度,高水平推进长广溪湿地公园二期、雪浪山生态公园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绿化美化水平;积极开展“两型社会”示范工程以及绿色、生态创建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生态理念,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四是切实抓好村庄整治。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目标,加大投入力度,严把整治标准,定期督查推进,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以规划布点村庄和重要窗口沿线为重点,挖掘地方特色,突出整治靓点,展现乡村风情,六个涉

15、农镇、街道要打造一批环境整治的精品村。按照城市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村庄环境管理长效制度,积极倡导文明生活理念。五是全面加强环境管控。加大环境监察监测力度,狠抓污染整治,全面加强对区域内水、气、噪声、辐射、危险废物等污染源的管控;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等机制。(七)进一步强化住房保障,更好落实惠民举措一是着力推进保障房建设。根据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切实抓好任务分解、资金筹集、建设推进等工作,全面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加强对现有公租房、国有直管公房等保障房的规范管理,扎实做好廉租房资格审核工作,切实做好保障困难群众住房需求。二是着力抓好旧住宅区

16、整治。由房管部门牵头,相关街道(社区)和部门配合,加快落实整治资金,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切实抓好宣传引导,扎实做好溪南、水秀等老新村45万m2的旧住宅区的改造工作。三是着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安置房和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模式,落实以“保洁、保绿、保安、保修”为核心的“四保”管理,全面提升安置小区和老新村物业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物业管理创优达标工作,加大对全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管力度,不断优化居民居住环境,确保各镇(街道)都创建1个区级安置房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八)进一步严格交通管理,着力维护运输安全一是扎实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围绕省道公路网规划,扎实做好县道升级前期准备和阶段实施工作,新、改建农村公路21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8座,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验收合格率100%、省级抽检项目达标率达97%。扎实推进胡埭交通物流基地建设,做好内河港城郊港区胡埭作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