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唱歌活动《大灰熊》反思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7676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唱歌活动《大灰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唱歌活动《大灰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唱歌活动《大灰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唱歌活动《大灰熊》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唱歌活动大灰熊反思本学期的团队式教研活动指向音乐领域,我们组的任务是唱歌教学。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就思考从哪儿入手。暑假里的教师培训中,王秀萍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况且手边刚好有她的一本专著经验还原幼儿园音乐教学,于是就决定从这里入手。我们选取了书中的案例大灰熊作为我们的起点学习,我想学习从模仿开始吧,先把这个案例演示成功,在演中边学边思考:幼儿歌曲的还原方式、教学策略等等。因为有现成的教案,所以搬过来只作了一些简单的修改就开始试教了。 第一教时主要流程为1.图片引题编故事一只灰熊睡在山洞里,小朋友轻轻走进山洞,一个小朋友碰了一下熊,熊睁开了一直眼睛,再碰碰大熊,大熊彻底醒来,发

2、怒了。2. 用身体动作还原歌曲幼儿和教师扮演小朋友和大熊进行故事表演。3. 感受歌曲教师唱歌、弹伴奏,幼儿表演4. 学习歌曲师生念歌词、学唱歌曲,然后要求唱出轻重。课后,我们就本次活动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1.教师没有吃透经验还原的最终走向是幼儿的歌唱表演,而不是动作表演。2.音乐元素要从一开始就渗透在活动中,如在讲故事环节,教时可以直接用歌词有节奏地朗诵,让幼儿感知节奏和歌词,而不是到学歌时再学习歌词,前面的动作表演和后面的歌曲学习不能上下脱节,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3.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幼儿从动作表演中逐步引导到歌曲演唱中,动作也要逐步变小。4.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

3、情况并进行调整。如当幼儿还沉浸在游戏表演而没有按照歌词动作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最后熊发怒的动作可在念歌词最后一个字“(生)气”时用一个造型定点。还要关注到幼儿动作是否合拍,这点很重要。交流后,我们于本周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主要流程与第一课时类似:谱图引题师幼有节奏地念歌词,并表演故事学习歌曲的演唱唱出歌曲的强与弱。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进步很明显。首先教师准备充分,不但能熟练地演唱,还用钢琴录了伴奏音乐。环节的递进性明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紧紧跟着教师的步伐逐步从动作还原到歌曲演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当然,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幼儿的座位安排要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图谱的摆放可以按照乐句放成三排;最后的歌曲学习中,动作的表演成分减少得还可以彻底些;教师的范唱要富有感染力和灵气;另外,要加强幼儿对动作节奏性的把握和演唱姿势的要求。总之,希望年轻教师在一次次地磨课中不断成长,最终走向成熟!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