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5798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大建设管理确保三创一办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1235”的发展思路和打造“产业高地、黄金商圈、双宜城市、绿色家园、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在逆境中化危为机,在挑战中克难奋进,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奋力战胜百年不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有效应对百年不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面赢得抗旱救灾的胜利,较好地完成

2、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成就。经济综合实力上新台阶。初步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31.9%。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生态都市新城、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使我区发展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引进了今飞轮毂、永青仪电、无极天工、华恒机械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在全省、全市都具有比较优势的铝及铝加工

3、、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铝及铝加工基地建设快速推进,中国铝业公司、恩远集团、工投公司15万吨铝板带、华科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化等7个铝精深加工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88.28亿元增加到134.29亿元,年均增长7.3%,占全市的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4家,资产总额达199.1亿元。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了作为“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的数字内容产业园、西南地区最大的国际家居装饰博览城、宝通工业物流园,建成了大十字商圈等特色商业街区,打造了西普陀寺、民族民俗博物馆以及被誉为“迪斯尼”的生态动漫游乐主题公园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建成了金

4、谷园建材专业市场、铝建路汽车配件市场等30余个各类专业市场,金凤皇酒店、国美电器、合力超市等一批重要项目相继落户,以旅游、动漫、物流、房地产、商贸流通等为重点的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规模持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农业基础稳固提升,以省现代农业展示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卉苗木科技园为龙头,大力发展“三型”农业,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运用“三安”技术,建立蔬菜农药残留物快速检测站(点)14个,完成33个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面积达2.78万亩。食用菌产业发展快速,成为省级中部蔬菜(食用菌)示范园区,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

5、示范县。可持续发展得到新增强。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100余个,更新改造投资94.52亿元。建成循环经济项目20余个,节能材料、威顿晶磷电子等一批投资超5000万元的循环经济项目较快发展。全省首个“污水再生为城市杂用水”装置正式启用,城区主干道高纳路灯全部改造为无极高频荧光节能灯。预计全区万元规模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3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2%;利用固体废弃物50万吨,是年的2.7倍。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从7家上升到28家,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全部建立了企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7项,区级科技计划项目92项。163个项目获国家、省、市各级计划项目资金支持,8家企业

6、获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随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进了区域内的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正式进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城乡环境得到新改善。加快南湖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建成云环路南湖新区段、南湖中路、尖山路、中环路等一批重点道路,完成北路、同心路、鸡场街等一批主次干道改造,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362公里,实现了“半小时”交通网络。建成大人山生态公园,升级改造5个农贸市场,6万吨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依法收缴违法“两的”14886辆,销毁5512辆,拆除违法建筑982户、22.51万平方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6处,解决了5

7、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共植树造林11000余亩、封山育林63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41.2%,新增绿地180.6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44.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469.5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达142.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6.55%。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16个,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整体面貌得到提升,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由省会城市郊区向中心城区的转变。改革开放得到新深化。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108个单位和部门全部实行部门预算,69家有执收权的单位和部门全部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基本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

8、革,7家国有企业完成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制改造和重组工作,完成南方汇通、铝厂、七冶公司、中航标公司等企业办普通中小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工作,建立区企业退休人员托管中心、贵耐职工服务管理中心、七冶社区服务中心,启动七冶医院移交地方管理工作;成立区工业投资公司和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卫生、教育等事业单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势头良好,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4.75亿元,年均增长22.42%,引进各类投资项目10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3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21亿元,相继开工建设217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争取中央扩大内需和中央预算资金近2亿元,建成项目23个。加强全区重点项

9、目库建设,收集“十二五”期间动态储备计划实施项目266个,预计投资1100亿元。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发放种粮直补和综合直补1090万元,惠及农户1.76万户。兑现家电下乡补贴资金140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66万元。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聘干部养老失业保险、村居党支部书记主任养老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城乡统筹就业2.5万人、城乡统筹培训1.36万人,完成19个“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控制在4.2%以内

10、,“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改造农村危房1370户,修建串户路247公里。建成廉租房1.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0.7万平方米,将662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纳入廉租房、廉租补贴保障范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450元增加到16168元,年均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945元增加到7385元,年均增长13.4%。五年来,围绕水、电、路、气、房、医、学等民生方面投入达16.4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0%以上;累计办理实事50件97项,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教育“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完成,“

11、双高普九”有序实施,全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0.8%,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规模和质量逐年提高。在全省率先制定并落实“三免两补”政策,直接受益学生达12.8万人次,解决了1.4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问题。获得“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两次获教育部通报表扬。二中、兴农中学、一幼以及车辆厂幼儿园分别成功创建成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省级二类示范性幼儿园。建成了图书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所、村卫生室50个,创建市级

12、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市级示范性乡(镇)卫生院2所。有效处置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动,农民参合率从96%上升到98%,累计受益90余万人次。人口出生率从11.93下降到7.3,婴儿死亡率从12.00下降到9.49,孕产妇死亡率从54.56/10万下降到52.74/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96.1%提高到99.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目标顺利实现,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数据质量,获“第二次经济普查全国先进集体”称号。民族宗教、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

13、,区民宗局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区档案局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残联工作取得新进展,建成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继续保持“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健康繁荣,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全面推进信息化、和谐警民关系、执法规范化“三项”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积极畅通民众诉求渠道,促进信访突出问题妥善解决。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大力整改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国防动

14、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驻区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官兵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同社会各界人士联系,积极支持工青妇、工商联、老龄委、残联、关工委的工作。审计、体育、侨务、对台、人防、国教、物价、气象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作出了新贡献。年,全区保持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完成9.89亿元,同比增长25.0%;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2亿元,同比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38亿元,同比增长35.5%。社会消

15、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97亿元,同比增长20.0%。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恢复到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前的水平,“整脏治乱”工作获得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区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新成效。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风雨兼程、负重前行,不仅在应对挑战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而且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年初,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全区126家工业企业断电停产,尤其是中铝分公司842台电解槽全面停槽,在世界铝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全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2.73亿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未完,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接踵而至。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

16、响,电解铝、氧化铝价格最高跌幅分别达44%、47%,中铝分公司被迫限产。作为以铝工业为支撑的,年全区GDP、规模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大幅下降,呈现负增长,国民经济倒退到XX年的水平。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积极应对。五年来的历程昭示我们,信心胜过黄金、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全区上下坚定信念、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五年来的历程激励我们,谋事在人、事在人为。只有始终务实奋进、励志创新,才能永葆经济社会的勃勃生机!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超乎预料,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过去的五年,的每一点变化、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绩,都源自于区委的坚强领导、统揽全局,得益于历届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耕耘、团结奋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多方配合。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外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