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氯丙嗪肌注致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164545 上传时间:2017-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氯丙嗪肌注致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word论文】氯丙嗪肌注致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氯丙嗪肌注致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氯丙嗪肌注致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临床医学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氯丙嗪肌注致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关键词】 氯丙嗪;肌注;局部化脓盐酸氯丙嗪是临床常用于镇静、降温及加强催眠,麻醉和镇痛的药物。肌注过浅,常引起局部无菌性脓肿,造成患者痛苦从而引发医疗纠纷。1990 年以来,我院发生 5 例因肌注盐酸氯丙唪至局部化脓引发不同程度医疗纠纷。为吸取教训,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 例,女性 2 例,其中单侧 4 例,双侧 1 例,年龄 1934 岁。用氯丙嗪原因:药物所致精神障碍 4 例,高热降温 1 例,肌注过一次发生 3 例,3 次以上2 例,注射剂量为 2ml(50mg),在肌内注射后,3 例出现全身发热,体温 38左右,1例因高热用药后体温

2、持续在 39以上,全部血象增高,局部表现为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中心部位有波动感,局部超声检查发现液性暗区。治疗措施:确诊脓肿后,全部病例均使用抗菌素,4 例行脓肿切开,挤压排除脓液,脓腔放入象皮引流条引流,并每天换药,更换引流条 1 次,1 例未行切开引流,给予局部湿热敷,外敷土豆片,每天 3 次。处理结果:4 例切开引流者,发热患者一天后全部体温正常,一周后局部症状,体征消失,脓液全部排出,伤口愈合,血细胞检查正常,未留不良后果,但引发长时间医疗纠纷,严重影响正常医疗工作。1 例未切开引流保守治疗,于住院 1 月后局部红肿消失出院,但局部出现硬结,疼痛,自诉功能障碍,虽非医疗事故,但

3、多次到医院投诉,于半年后,再次入院行硬结手术切除,并免除 2 次住院医疗费用,赔偿务工,精神损失及相关费用 2000 元了结。2 局部脓肿形成原因及纠纷分析(1)责任因素:给患者注射过此药全部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强,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对患者服务态度好,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护士,排除责任原因所致。(2)局部注射前感染因素:患者在接受盐酸氯丙嗪注射前,虽曾在诊所或基层医院就诊治疗过,但臀部未进行过肌肉注射治疗,入院后,在接受盐酸氯丙嗪注射前,未进行过肌注治疗,治疗人员在注射此药时,也未发现注射部有红肿及任何炎性体征。(3)消毒不严所致因素,注射盐酸氯丙嗪时,都是平时注射时消毒用的碘洒洒精,局部皮肤消

4、毒是认真和严格的,可排除消毒不严所致因素。(4)临床经验不足因素:该药注射后对局部剌激性大,吸收较慢,对盐酸氯丙嗪药物这一特殊性缺乏认知,本组所用均为 2ml 注射器,注射针长度不够,未能将药物注射到深部肌肉,由于药物注射过浅,吸收较难,3 例患者又较肥胖,臀部脂肪较多较厚,注射针长度不够,药物可能只注射到深部脂肪或肌肉表浅部位,吸收更慢,使注射部位发生无菌性炎症,脂肪液化坏死形成脓肿。此外几例药物注射的护理人员,多数都从事临床工作时间不长,对该药特殊性缺乏了解,导致注射深度不够。(5)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一是造成了患者痛苦;二是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三是随着医疗卫生度的改革

5、不断深化,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令的颁布,人们法制观念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未跟上,没有做好防范。3 讨 论2盐酸氯丙嗪注射液(Chlorpomazine Hydrochloride)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快速镇静安定及抗精神病作用,具有止吐和降温作用,常用于加强提高催眠,麻醉药和镇痛效果,是临床医师治疗各类精神病,控制精神分裂症和躁狂忧郁症躁狂发作,麻醉前人工冬眠,各种原因所至和高热持续不退冬眠降温药1肌注作用发挥快,但肌注过浅吸收不好,易发生无菌性炎症,形成局部脓肿,增加患者痛苦及造成医疗纠纷,根据本组病例应用中出现的局部脓肿,所造成的医疗纠纷情况,应从以下方面加强预防:(1)加强

6、护士责任心,认真做好治疗工作。(2)熟练掌握用药的注意事项,盐酸氯丙嗪注射临床应用较广泛,但肌注过浅易发生局部无菌炎症及化脓,教科书及使用说明书均有提示,应总结经验,把经验教训在医护人员中进行宣传,让医务人员应用时加以注意。(3)为防感染,肌肉注射时,局部更要严密消毒。(4)药物注射一周内,医师每天查房时,应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疼痛,要查看注射部位有无异常反应,多次使用者,注射后局部应每天进行 2 次湿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或用土豆片外敷,如出现局部炎性反应,应及时用鱼石脂软膏药外敷,一旦脓肿形成,待时机成熟,及时脓肿切开引流。(5)本药应用前应把用药的必要性,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局部脓肿情况向患者及家人说明,尽量避免脓肿发生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参考文献】1 周自永.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第 3 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