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3001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展示设计》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物馆展示设计相关资料整理收集,姓名:杜娟,目录,一般博物馆陈列展示主要以长期性为主。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博物馆往往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所以政府有关部门通常会参加整个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一般的展示内容都经过严格的审核,以保证其展品的权威性。展品多以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为主,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展品的保护和安全,展示内容往往表现某些历史发展过程或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展示的整体实际上就要求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展示设计还将充分考虑到交通流线、照明采光、展品安全、观赏效果、观众休息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对展示的艺术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引言,第一部分博物馆展示设计

2、的概述. 1.1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 1.2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历史沿革 1.3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一部分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述 从展示的角度而言,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以及各种组织策划,有计划、有目的、符合逻辑的将展示的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它是以功能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基础,以形式的艺术性、民族性为表现手法,为塑造出物质与精神兼而有之的室内生活环境而采用的思维创造活动。,1.1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概念 依据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第四章有关博物馆定义变化的论述,将博 物馆定义为: 第一,“非营利机构”观念的变

3、化。有“不营利的机构”向“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转变。 第二,强调“人于物之间的结合”。强调博物馆的“收藏”与博物馆的“利用者”以同等的地位互相联系。 第三,博物馆的新定义反映博物馆的“社会参与性”,强调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中国的博物馆作为近世西学东渐从西方引进的新生事物,如果以1905年中国人晚清状元张謇自己创建的南通博物苑(象考古学一样,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博物馆比此要略早一些)为始,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并在上个世纪30年代掀起了一次发展的高潮。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建设的第二个高潮,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国的博物馆已达72个,除西藏、青海以外,各省都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

4、。,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第三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1977年时,全国共有博物馆300余个,1987年,即达827个。现在距不完全统计,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2000余个,增长的速度极其惊人。发展最快的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平均每两、三天就有一个新的博物馆诞生。博物馆的类型、藏品、功能也得到空前的拓展和完善,除了原来较为发达的历史类、革命史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外,艺术、科技、民族、民俗、自然、地矿及各种行业性的博物馆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公立的博物馆以外,民办、企业办和私人办的博物馆也从无到有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还出现了不少 遗址类和景观型的博物馆,进行了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尝试。近来

5、,随着国力的增强,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博物馆建设更有了质的飞跃,一批新建或重建的大馆比如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等正在赶上和接近国际博物馆的先进水平。,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为3.800平方米,地下2层,地面5层, 高度为29.5米,(图1-1)总投资为4亿3千万元。博物馆内部按功6个区。一至四层为青铜器(图1-2)、陶瓷、书法、绘画、雕塑、玉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12个专馆和2个临时展厅,比老馆陈列面加2倍多。上海博物馆的设备设计均符合防震、防雷、防火、防盗、防防潮、防干、防光、防尘、防污染的“十防”要求。 在内部功能上,新馆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工艺流程科学,能满列展览、科学研究、文物

6、保护三大基本功能的需要。全馆分为开放区房区、学术区、科研区、管理区、设备区等六个区域。各区域分布明相互独立,交叉合理,互不干扰。,除了原来的展示观念之外,博物馆有一个很大的革新:一种使用叙述性的表现手法开始被运用,而这种叙述性理念的形式,简单的说:就是使用说故事的方式来陈述意见事情、观念或主题,使人们产生兴趣、并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然而,本人认为叙述性的表现方式,不但是上个世纪被重视的方式,在这个世纪也是将被广为推广的一种观念。因为人们从小就有听故事的经验,我们的父母或长辈会对我们说故事,且对故事的剧情、内容的接受度也较高,且对故事,似乎自然而然的记忆及接受的现象,其中在剧情中更强化观众的想象力

7、以及探求事件的好奇心,而博物馆中所述说的是事情的真相,更可造成说服。如此、一旦观众有了好奇心就想得到答案,也因对展示的内容就能主动的接触,进而达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因人的需要而设,也因人的发展,而显得生气蓬勃。 二十世纪是博物馆成长的世纪,除了自己不断地增强外,其精神奕奕及呈现的美学更丰富多样。相对的,面对本世纪,博物馆亦将面临新的问题与冲击,而需要有新的思考空间。因而,这个世纪的科学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有下列重大的改变:,(1)主题展示方式的运用 所谓主题单元展示,就是把同一时空的文物标本,编成一个故事, 内容必须切合人类生活或自然环境。因此,主题单元展,必须先确定主 编拟故事或纲要,经过

8、专业规划设计与制作,摒弃展品分类而采取科际 合,使展示生动活泼的串联,激发观众的兴趣,吸引观众的注意,并加 观众的印象。以历史情境或人物为主题的博物馆,如北京秦始皇艺术 这种主题情节的贯穿使本来独立、冰冷的模型变成了有生命、能向人们 述历史情景空间。 秦始皇艺术宫建造在八达岭长城脚下。从外表看,似乎是一坐小外边自然生长着青青的绿树,旁边还有零星的兵佣雕塑。艺术宫里展示秦始皇当政时的政治、文化、历史的塑像展。有修筑万里长城时尸户边的万人坑的惨状,有阿房宫的庞大原貌和胭脂水粉的幻影,有当时朝廷各种酷刑:挖目、割舌、锯腰、抽肠等,还有五马分尸等酷刑的实施塑以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统一六国的一些遗

9、物记载,有秦始皇的墓石门。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当时历史的点滴再现。,(2)展示呈现方式单纯性到多元化 二十世纪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之面貌深受流行文化、科技发展、社会专 业分工、民众的意识形态和需求影响,足可视作当代社会的索引。世界各 国许多博物馆自十九世纪以来,在展示风格和设计上,常与商业设施相互 影响,甚且同步发展。就因如此,博物馆为了吸引社会大众,就出现了多 媒体剧场、全景电影剧场、镭射剧场、鸟瞰剧场、博物馆剧场、戏剧或舞 蹈剧场等表演形态之展演形式的产生,而博物馆的生命力也就是如何去开 创新的展示,以结合先进科技对展示做新的诠释。,(3)从精英主义到大众文化的变化 华得狄斯奈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

10、教育家,而在这个视听媒体的时代 中,我们所学和儿童正在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在教室外,透过各种管道来 学习的,如杂志、运动、影片、游戏、电脑信息等,这些皆是非正式的教 育方式,然而正式教育的知识吸收速度已落后了,这乃显示大众文化的教 育力量之重要性。如此,科学博物馆未能吸引观众的到来,就大量的运用 大众文化的技巧来呈现所要表达的理念,也因此博物馆在这大众文化的强 大冲击下,已不再能固守原有的精英主义的文化馆点了,强大的大众文 化需求必须与原有的精英主义进行整合,以求发展出吸引观众到来的展示 设计。,(4)展示媒材传统性到科技化 现代博物馆展示,因科学文明的进展,而改变展示的手法、技巧,并 大量的运

11、用科技产物,而使得观众与展品的对话产生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例如大量的运用尖端科技如声、光、电子、媒体、电脑等使得展示中能产 生多种声光效果,已让观众充满新奇的感受,也就是加强了展示设计的情 境。,承上列所述,博物馆如果希望发挥影响力或广为宣传某重要信息,首 要做到的便是引起观众的兴趣,使观众主动进入博物馆。虽然一些博物馆 仍然辜著于教育和娱乐之间的分际,但娱乐却可能是相当有效的教育工 具。所以,这个世纪博物馆的展示不但是以观众为立场之出发点更强调参 与式的互动沟通,并大量运用科技产物及广泛地运用多元式的展示方式。,第二部分博物馆传统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 2.1博物馆传统展示设计的基本元素 2.2

12、博物馆传统展示设计的特点 2.3博物馆展示设计步骤与原理 2.4博物馆传统展示的展品陈设,第二部分博物馆传统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 2.1博物馆传统展示设计的基本元素 2.1.1造型 直线的运用 直线在视觉中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展示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视觉因 素之一。直线在几何学中表示二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具有较强的视觉张力。 展示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直线,分别呈不同的视觉效果,秩序的排列的直 线具有明显的秩序感,并能有效的统一整个展示面。,曲线在展示中的运用 从几何的角度而言,曲线可分为封闭型的曲线和开放型的曲线;从造 型的角度而言,曲线可趋向自由、活跃。由于曲线的曲率不同,曲线呈现 出各种不同的视觉

13、效果,平缓的曲线与变化突兀的曲线,分别有不同的效 果,展示中应用得当的曲线,能丰富整体效果,改变由单纯直线造成的冷 峻、严厉的气氛。 圆形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 从几何学的角度说,圆是一个被连续曲线包围的形状,曲线上各点距 该形状的中心的距离是相等。从展示设计的角度来说,圆是非常有用的形,它既可以是实心的盘状,也可以是空心的圆环。圆形从很多角度观看,或正圆或椭圆,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特点在展示中就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从圆形引伸出去,可以得到球形、扇形、螺旋等形体,因此,圆形与这些形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协调起来。,三角形的运用,三角形是陈列中常见的几何形状,它可以水平、垂直或倾斜的使用。 在用直线

14、构成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是所有直线最少的图形,只有三条边。 三角形中有两种特殊的形态:一是等边三角形,即三条边的长度相等;另 一中是等腰三角形,即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相等。由于三角形的形态变化, 不同的三角形或不同的位置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平放的三角形 具有稳固、庄重的视觉效果,展示中也常用这种形态来作为道具形态或版 面形式等;但如将三角形的形态做一些变化,改变原来的等边或等腰三角 形的稳固状态,其效果则完全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果将三角形完全倒 置,则呈现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三角形在实际运用中须考虑它的放 置角度。,2.1.2色彩 展示设计的对象是人,人在参与展示活动中通过色彩对信

15、息指示、信 息咨询、信息提供等方面进行选择并获取自己的需求。因而展示色彩设计 首先要研究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变化,从而探索展示色彩 设计的本质意义和色彩美学的原理。,展示色彩设计需要成功创造一个有效的展示效果,并符合人的视觉原 理和视觉心理,所以是一个融环境、策划、文化、创意、艺术实践等的综 合过程。,色彩在陈列设计中的作用:色彩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主题思想,色 彩带有一定地感情性,能直接影响到观众的心理情绪,对深化主题、突出 展品起着重大地催化作用。各类陈列的题材不同,对陈列形式的要求、色 彩的选择也就不同,主要的目的是使观众乐于欣赏、易于接受。 纪念性的博物馆辅助陈列颜色多以兴奋

16、的色调为主。 民族、民俗性的陈列应当尊重民俗习惯或遵守当地的传统色调。 自然性的陈列应接近于自然色彩。 科技性的陈列以沉着性的色彩为佳。,设计中的色彩是功能和情感的融合表达,在功能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 共同认知个性(如红色表示警示,白色表示洁静)。色彩不仅给人的印象 迅速,更有使人增加识别记忆的作用;它还是最富情感的表达要素,可因 人的情感状态产生多重个性,所以在设计中色彩恰到好处地处理能起到融 合表达功能和情感的作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性别会有不同的色彩选择,而同色调的产品又有着不一样的深 刻含义,所以说,色彩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运用了自身独有的特点,诠 释着设计师和参观者的不同心声,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色彩是设计表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将是区分性别设计的重要方 式,所以每个设计师都要协调好色彩搭配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做到具 体问题具体对待,千万不能闭门造车。,2.1.3光环境 陈列室的光环境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设计内容,良好的光环境能提高展品展出时的艺术效果,增添审美情趣。同时保护文物。通过对光源、照 明方式、照明器具、光源分布的精心选择,创造出特殊的视觉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