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2561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党建执政管理工作意见一、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重点,选准配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1、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健全党委(扩大)中心组学习制度,引导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党委中心组每季度组织一次理论集中学习。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党性锻炼,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每年就工作、效能、作风等内容向基层作出公开承诺,把理论学习成果体现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创新群众参与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评议办法,每年开展一次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公开评议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思想理论建设成果活动,用群众满意度检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成果。2、切

2、实增强班子团结。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把思想、言论和行动统一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来,使班子成员有共同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责任分工,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增强班子成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班子集体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这一有效形式,加强班子成员间的思想交流,形成讲团结、顾大局的好风气,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强化党组织书记抓班子思想建设的责任,建立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之间的经常性交流沟通机制,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日常沟通。完善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领导班子日常管

3、理。充分发挥“一把手”在班子中的表率、管理和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合力。3、改进管理考核。完善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完成时限,落实奖惩措施。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和群众报告履行职责和执行重大决策情况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研究制定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以激活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为目标,建设一支凝聚力强、公信力强、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制度,鼓励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积极作用。对德才素质和

4、现实表现与履行岗位职责不相适应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采取内部轮岗、跨单位交流等方式,积极推进干部的合理流动,不断增强队伍活力。大力选拔思想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人才进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创业。实行支村(居)“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倡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居)支“两委”成员兼任村(居)民组长,注重从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村经济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回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中选拔村(居)支“两委”成员。5、推进全员绩效考核。

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镇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绩效考核,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类别、不同职务层次、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岗位,细化量化工作目标,通过强化考核主体责任、改进考核评价办法、完善考核测评体系等措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业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评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对象的选拔任用、报酬待遇和奖惩直接挂钩,树立凭实绩看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健全村(社区)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及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制定具体的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的管理。探索实行“村(社区)干部积分制管理”,把村(社区)干部在职时的绩效和贡献与其离任后的待遇直接挂钩。6、加强

6、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眼镇、村两级班子长远建设的需要,采取定期公开选拔和平时动态发现的方式,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按照“分类管理、跟踪培养”和“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强其业务培训和多岗位的实际才干历练。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更多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注重加强村(社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将那些党性强、作风正、年龄轻、文化程度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和能人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确保每个村(社区)有3-5名村级后备人才,安排其一定的村务工作加强锻炼和考验,建立工作档案。加强到村(社区)任职大学生的跟踪培养和管理,引导

7、其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基层干部的重要后备资源。7、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充分发挥乡镇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干部的主阵地作用,镇党委每年组织对村(社区)干部进行全面培训,重点突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农业科技、城乡规划建设、基层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着力增强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各级干部参加多种途径的学习,自主更新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履职本领。积极选派干部到高校进修学习和实施“一村一大”计划,鼓励机关干部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和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对取得学历或晋升职称的,给予相应的学费补助,逐步提高各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8

8、、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基本报酬+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的村(社区)干部保障制度,确保村(社区)干部村务工作基本报酬不低于本地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根据核定的村(社区)干部职数,按照平均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拨付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岗位津贴由镇党委提出指导性意见,经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采取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的办法解决。绩效奖励由镇党委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给予适当奖励。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标准原则上每个任期核定一次。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

9、干部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三、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为基础,不断焕发基层党组织活力。9、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改进基层党组织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在村(社区)、机关、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领域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探索党组织主导、党员积极投入、吸纳群众参与、接受群众评判、党群互促互动的党组织工作与活动的新形式。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村(居)务听证制度,实行党员大会和村(居)民代表会议联席制,涉及村(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在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党员大会、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推行和规范基层党务公开,认真落实党

10、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基层党内民主制度顺利实施。把发展基层党内民主与发展基层人民民主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形成以村规民约和自治制度来规范村(居)民行为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建立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规范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的程序,对与群众利益关系紧密、分歧大、涉及面广的重要事项,可以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办法,努力将党的主张化为全体村民的意志,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10、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创建“五

11、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在机关、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加大对“五个好”党组织和党建示范点的宣传推介力度,每年集中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创建,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各级党组织要立足争先创优,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企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目的;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比贡献”和“文明经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共产党员摊位”、“党

12、员挂牌上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丰富和创新基层党建活动载体,提高党建工作成效,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11、探索党组织设置新形式。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农民就业方式和党员分布情况,积极探索村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上”和村企联建、村村联建、“支部行业协会”等新的组织形式,推进村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改革;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党小组建设,健全党小组工作制度,发挥党小组在党员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在机关和社区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鼓励按专业、行业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专业化服务中的引领作用。要坚持党内生活制度,村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2次党员大会或组织

13、生活会,各党小组每年至少组织党员开展1次活动。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团工作机制,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促进共同发展。12、加大基层组织运行保障力度。按照中央和省市县要求,将村级补助经费列入镇财政年度预算,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将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和其他必要支出作为保障重点,以县、镇财政补助为主体,村级自筹为补充,切实保障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加强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监督管理,采取“村账镇代管”、村会计委托代理、村级财务定期公示等办法,确保村级经费规范使用;严格控制村级财务非生产性支出和发生新的村级

14、债务,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组织支出压力:建立严格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监督,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安全有效使用,防止截留挪用。13、建立城乡统筹工作格局。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资源共享、双向受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活动,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社区、“两新”组织等党组织主动与农村党组织进行“一对一”结对,通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困难共帮、资源共享、事业共创等措施,进一步拓展党组织活动内容,拓宽党组织活动平台,促进城乡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倡导企业联村、村企共建,鼓励联村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促进

15、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进乡镇、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14、健全发展党员工作机制。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落实发展党员培训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抓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退伍军人、干部尤其是生产、工作一线和妇女、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着力解决党员队伍老化、素质不高的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农村发展党员突出“三为主、三注重”,即:在年龄上以35岁以下为主,在文化程度上以高中以上为主,在分布上以村(居)干部、村(居)民小组长和致富能手为主;注重在支部班子后继乏人的村(社区)、在务工回乡青年、在优秀年轻妇女中培养发展

16、党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和考核,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积极分子队伍。15、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大力开展“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分类管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形成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党组织活动制度。建立“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常坚持、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常发挥、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经常得实惠”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村和社区党组织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愿望就届内和年度工作目标作出承诺,党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公开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事项。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农村设立党员示范户,增强党员的模范带头意识;在社区设立党员责任区,促进党员自觉搞好公共服务、维护治安秩序;在企业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建立健全党内互助制度,大力开展党内互助活动,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规模开展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