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2508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童秋玲,中国梅毒发病率攀升,1993年,0.2例/10万人 2005年,5.7例/10万人(I期和II期) 高发病率区:上海、浙江、福建、北京、广东等 存在漏报,可能,Z. Chen, G. Zhang, X. Gong, et al. Syphilis in China: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illance programme. The Lancet,2007,Volume 369, Issue 9556, 132-138.,病原学,苍白螺旋(又名梅毒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 1905年:Schaudinn与Hoffmann发现

2、 形态:长5-20m 粗细0.2m 8-14个规则的螺旋 染色:Giemsa法:红色 镀银染色法:棕褐色 观察:暗视野法(形态,运动),体外不易生存:体外生存一般1-2个小时 对干燥和化学品敏感:煮沸、干燥、肥皂水以及一般消毒剂如升汞、石炭酸、酒精等很容易将其杀死。 耐低温:40-41时于1-2小时内死亡;在低温(-78)下可保存数年,仍能保持其形态、活力及毒性。 横断分裂方式繁殖:其增代时间为30-33小时。,病原学特性,针对其弱点将梅毒螺旋体消灭 !,传染途径,性接触:-梅毒(皮肤粘膜),主要的 感染1年,最具有传染性 感染2年,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垂直传染:-(母-胎)先天性梅毒 妊娠7

3、周时,即可通过胎盘使胎儿发生感染 病期2年者,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 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输血:-输血后梅毒 (血液) 直接发生II期梅毒,梅毒的分期及损害,神经梅毒,定义: 神经梅毒(N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晚(III)期梅毒全身性损害表现。 临床概况: 发病率逐渐升高 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易被误诊,苍白密螺旋体,大脑,脑膜,脊髓,晚期梅毒 全身性损害表现,不正当性行为,病因及发病机制,病 理,临床分类,五大类 无症状神经梅毒 脑脊膜梅毒:梅毒性脑(脊)膜炎 脑膜血管梅毒+脊髓膜血管梅毒 实质性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脊髓痨和视神经萎

4、缩 神经系统树胶肿:大脑树胶肿、脊髓树胶肿,分类及临床表现,1.无症状型神经梅毒: 定义:CSF出现异常,但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 唯一体征:瞳孔异常 诊断关键:血清学、脑脊液的异常 头颅MRI:可增强 未治疗:2387可发展为临床神经梅毒 神经梅毒的早期阶段:治疗意义大,临床表现,2. 梅毒性脑膜炎: 见于原发性梅毒感染1年内 发热 脑膜刺激症状:头痛、颈强 颅神经受累:第3、6、7、8对颅神经 脑积水 分为早期/晚期梅毒性脑膜炎:鉴别见下表,早/晚期梅毒性脑膜炎鉴别,分类及临床表现,3.脑膜血管梅毒: 脑膜+血管病变 感染后530年 机制:梅毒性动脉炎动脉梗塞 症状体征似脑梗死,有前驱症状(

5、头痛、人格改变等) MRI:脑膜可强化 梗塞范围不大(累及动脉小分支),分类及临床表现,4.脊髓膜血管梅毒:横贯性脊膜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 梅毒性脊膜脊髓炎 双侧皮质脊髓束损害为主,部分以累及脊膜为主 下肢轻瘫/截瘫+大小便失禁+下肢感觉异常 腱反射亢进 梅毒性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血管性梅毒) 血管受累为主,常因动脉内膜炎而发生脊髓血管血栓形成 病变部位:常在胸廓水平 临床表现:脊髓横断症状 突发弛缓性截瘫+受损水平以下感觉丧失+尿潴留,分类及临床表现,5.麻痹性神经梅毒:最严重 又称麻痹性痴呆/梅毒性脑膜脑炎 感染后230年 进行性痴呆+神经损害(癫痫或卒中样发作)为主 伴精神症状:个性改变、

6、夸大妄想、欣快或抑郁 影像学:弥漫性脑萎缩,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缺乏特异性) 疗效:依赖于开始治疗时神经病变的状态和范围 炎症反应:易治愈 神经元受损多:虽感染可控制,但大脑功能无法恢复,注意要点:中青年患者,以痴呆为核心表现,伴精神、行为异常者;不能解释的成人癫痫发作,尤其是伴有痴呆表现者;影像学提示多发性散在病灶,存在脑室扩大或脑萎缩。,分类及临床表现,6.脊髓痨:占1/3 神经根损害症状: 复视、睑下垂、阿-罗瞳孔、面肌张力低下等 腱反射降低或消失 感觉异常及感觉过敏:感觉减退、闪电样痛 脊髓后索损害症状: 深感觉障碍 内脏危象:胃危象/肠危象(晚期) Charcot关节 无痛,非炎性,

7、关节不稳定并肿胀,反复损伤致骨生长过度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分类及临床表现,7.视神经萎缩: 孤立表现或伴发表现 先单侧再对侧 进行性视力减退失明 8.先天性神经梅毒: 由母体传给胎儿(孕4-7周) 脑积水+哈钦森三联征 (间质性角膜炎畸形齿听力丧失),临床表现,9.神经系统树胶肿:占位性病变 大脑树胶肿: 基本病变:炎性肉芽肿,靠近大脑皮层 特征:新生物、脑脓肿或结核瘤样症状 检查:影像学+脑脊液 脊髓树胶肿 脊髓受压表现,A.T1WI示右顶叶有一2.0cm2.2cm大小的低信号灶,邻近皮质表面。 B.T2WI示病变为高信号,周围有广泛的水肿区,左侧侧脑室受压变形,大脑镰右移。 C.矢状面Gd

8、-DTPA增强T1WI示病变区多个环形强化结节,多与邻近增厚强化脑膜成钝角。,大脑梅毒树胶肿,常见症状,人格改变 33% 共济失调 28% 中风 23% 眼部症状(视力模糊、畏光等) 17% 泌尿系症状(膀胱失禁) 17% 闪电样痛 10% 头痛 10% 眩晕 10% 听力丧失 10% 癫痫发作 7%,常见体征,反射减弱 50% 感觉障碍(如本体感觉或振动觉)48% 瞳孔改变(如瞳孔不等、阿-罗瞳孔)43% 颅神经病变 36% 痴呆、燥狂或偏执 35% Romberg征 24% Charcot关节 13% 张力过低 10% 视神经萎缩 7%,实验室检查,1、组织及体液中梅毒螺旋体的检查 2、梅

9、毒血清试验 3、脑脊液检查,1、组织及体液中梅毒螺旋体的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免疫荧光染色或直接荧光抗体试验 银染色,2、梅毒血清试验 根据所用抗原不同,可分为两类: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原理:用牛心肌提取的心磷脂 (梅毒螺旋体不能人工培养, 但和正常牛心肌脂质有交叉抗原)作抗原,测定血清中 抗心磷脂抗体,亦称反应素。 常用方法: 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常用(敏感度86%) 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TRUST) VDRL-酶免疫分析法(VDRL

10、-EIA),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优点:方法简易、快速、敏感性好 缺点:特异性较差 阳性率:一期(5382.9) 二期(100) 三期(较低) 应用:人群的血清筛查;可作为观察疗效、预后、复 发或再感染的指标。,假阳性的原因: 技术性假阳性:如标本保存不妥(细菌污染或溶血)、 试剂质量差、操作有误等 生理性假阳性:孕妇(0.4)及老年人 生物学假阳性: 胶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麻风、SLE、类风湿、海洛因成瘾等。 急性发热病后:如回归热、疟疾、黑热病、风疹、疟疾、肺炎等。 免疫接种,备注:一般疾病消退后数周6个月内转阴;血清滴度1:8(梅毒可能性大),1:8时,应考虑到上述疾病的可能,可

11、用特异性试验来证实。,假阴性的原因: 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尚未产生。 晚期梅毒患者虽有明显的体征,但部分患者血液 及脑脊液中的抗心磷脂抗体检查也可能为阴性。 前带现象可以造成RPR试验在技术上的假阴性。,前带现象(prozone phenomenon) 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如RPR试验)中,有时出现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的结果,而临床上又符合梅毒体征,将此血清进一步稀释后再做血清试验,可出现阳性结果,称为“前带现象”。其原因是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量过多,抑制了阳性反应的出现。,耐血清性 (血清固定,sero-resistance) 定义:由于梅毒病程和治疗时机以及治疗方法等原因,有 些患者出现的血清抗

12、体在若干年内仍保持低滴度阳 性(1:4以内)或弱阳性(+)反应,而不转阴。 处理:注意排除神经梅毒后,有否重新治疗的必要,要视 临床情况而定。,临床应用的注意点: 此类试验可鉴别早期、晚期潜伏梅毒。 早期潜伏梅毒:治疗后滴度下降快 晚期潜伏梅毒:滴度下降慢或不变。 有助于鉴别先天梅毒被动抗体反应素血症。 未染者出生三四月后可自动阴转 先天梅毒滴度不减或反而上升 艾滋病人合并感染梅毒者,其梅毒血清试验常呈阴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原理:用活的或死的梅毒螺旋体或其成分作抗原,测定血 清中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优点: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等 特点,且能较

13、早测出。 常用方法: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荧光法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血凝法,最常用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日本研制,新技术,TPHA的临床意义: 梅毒确证试验 终生阳性(即使驱梅治疗),早期弱阳性可阴转。 不作疗效观察的指标 比非特异性试验出现早:(早1周) 特异性强(99),很少出现假阳性(1),血清学结果分析,A:初筛试验+/确证试验+ 梅毒患者,未治疗或已治疗。 B:初筛试验+/确证试验- 生物学假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妊娠,吸毒等。 C:初筛试验-/确证试验+ 梅毒早期患者;早期梅毒已治愈;生物学假阳性 D:初筛试验-/确证试验- 排

14、除梅毒;极早期梅毒(尚无抗体产生);极晚 期梅毒或合并AIDS;如有不洁性交,可在一个月以后 再次复查,复查结果仍为阴性,可排除梅毒。,3.脑脊液检查 细胞计数: WBC数,10-150/L(106/L), L为主 淋巴细胞增多是衡量该病活动性的最佳尺度 生化指标:蛋白常,糖可或正常 VDRL:特异性高(100%) FTA-ABS 抗心磷脂抗体试验(RPR) 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有助诊断,但不特异,4.影像学 不同病理阶段,累及不同的部位,影像学表现不同 CT/MRI不能为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影像学高度怀疑的征象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诊断必须慎重! 病史+临床症状+体检 实验室检查

15、(皮损、血液、CSF等) 综合分析,作出诊断,诊断,与脑膜炎脑血管病痴呆脊髓病等鉴别 血清及CSF密螺旋体抗体效价增高有诊断价值,鉴别诊断,防 治,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剂量必须足够,疗程必须规则。 寻找传染源并治疗之。 治疗期间禁止性交,治疗后要定期随访。,治疗,水剂青霉素G,每日1200万-2400万U静脉滴注(200 万-400万U,每4小时1次),连续10-14日。 继以苄星青霉素G,240万U,im,每周1次,共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240万U,肌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丙磺舒,0.5g,每日4次,共10-14日。 必要时:继以苄星青霉素G,240万U,肌注,每周1次,共3次。 青

16、霉素过敏者:四环素500mg,每日4次,连服30日。或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30日。,驱梅治疗,追踪复查,治疗完毕后,每隔3个月对病人进行梅毒血清学定量试验检查。 在第6和第12个月复查脑脊液。 若脑脊液检查仍不正常,则应连续检查2年。 3年后,若病人病情稳定,脑脊液和血清梅毒试验正常,可停止复查(神经系统和脑脊液)。,共3年!,郭玉璞,高旭光,李坤成,等. MERRITT神经病学(第十版)译著.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76.,再次驱梅治疗,指征: 神经系统临床症状进展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尤其当脑脊液淋巴细胞异常增多时 脑脊液细胞数在6个月时仍不正常 血清或脑脊液VDRL未见下降或增高4倍以上 初次治疗不合理,方法: 青霉素治疗23个疗程 无效时:头孢曲松针1g,im或ivgtt,q6h14天 其后:多西环素(强力霉素)200mg,Bid30天,刘道宽,吕传真,蒋雨平,等.神经病学(第二版)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